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9日
发布地点:泗县乡村振兴局会议室
主 持 人:刘宝
参会嘉宾:泗县人民政府网、泗县融媒体中心、泗县发布、今日泗州等
摘 要:介绍我县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和财政衔接补助资金发展产业情况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泗县乡村振兴局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议程有两项,一是介绍我县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和财政衔接补助资金发展产业情况,二是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分项进行。现在进行第一项内容,由张琪同志介绍我县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和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发展产业情况。
张琪介绍2023年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和财政衔接补助资金发展产业情况:
一、2023年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严格按照省市有关部署要求,持续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坚持精准帮扶、精准施策,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一是持续开展常态化排查。组织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网格员和小组长开展常态化入户排查,与群众真心交流,深入了解户下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当场反馈、处理,杜绝扯皮拖延。对有返贫致贫风险户,及时履行监测对象识别程序,做到应纳尽纳,对风险稳定消除的户,及时会商研判,应消尽消。今年以来识别监测对象475户1560人,现有监测对象1650户5132人,已消除865户2625人。
二是定期开展系统数据筛查。数据质量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防返贫监测工作的生命线,县局信息中心按照省局制定的疑点数据清洗规则,每天安排专人对系统数据进行常态化筛查,每月进行2次集中筛查,发现疑点数据及时反馈镇村修正,并电话核实数据修正情况,对多次督促未及时修正或出现类似疑点的镇、街道予以通报。今年以来已反馈疑点数据40余次20000余条。
三是做好部门预警信息核实。每月10日前,与民政、残联、医保、卫健、教体、住建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共享,要求及时反馈部门预警信息,并安排镇村在5个工作日内逐户核实,对发现在“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方面存在问题户,要求镇村会商研判,做到应帮尽帮、应纳尽纳。今年以来已反馈预警信息14次47170条,通过预警信息识别监测对象43户168人。
四是及时处理系统反馈问题。充分利用好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和安徽省防返贫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每天登录系统,查看农户通过防返贫监测APP和“一码申报”自主申报信息及“一户一码”反馈问题情况,第一时间反馈镇村核实,要求在2日内完成。今年以来共有49户农户通过“一码申报”进行自主申报,其中有4户被识别为监测对象;“一户一码”反馈14个问题已全部解决。
五是优化完善网格化管理。根据《安徽省乡村振兴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监测的通知》(皖乡振发〔2023〕18号)要求,优化“四级网格职责”,明确“四级网格责任”,加强对各级网格员的业务培训,使其更好发挥网格监测作用。截止目前配置村组网格员2044名。
六是动态调整帮扶联系人。组织镇村全面筛查辖区内帮扶联系人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因工作单位变动、退休、身体原因等无法履行帮扶责任的人员,对于新的帮扶责任人把好政治关、能力关、作风关,确认后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并做好帮扶联系人调整记录。(根据省局《关于进一步强化精准帮扶工作的通知》要求,1名帮扶责任人联系帮扶一般脱贫户不超过10户、联系帮扶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不超过2户。帮扶联系人对一般脱贫户至少每季度开展走访或联系1次,对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至少每月开展走访或联系1次)。今年以来,因工作需要优化调整帮扶干部560余人次。
七是坚持督查与指导相结合。将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纳入月督查,制定评分细则,组织业务人员到村入户核实预警信息和系统农户自主申报、“一户一码”反馈问题,对反馈监测对象识别不及时、不精准,帮扶政策落实不到位,存在“体外循环”“一兜了之”等问题整改不到位的情况,将予以通报。
二、财政衔接补助资金发展产业情况
我县始终把用好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发展产业作为重要工作,大力发展强村富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支持带动脱贫人口就业较多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发展,全力促进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
一是优先支持联农带农产业。大力推进食用菌、果蔬、山芋等产业全链条发展,优先支持食用菌种植、草莓种苗培育、庭院经济以及农产品加工、秸秆收储机械设备等联农带农富农的产业发展,重点推进泗县食用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泗县草莓种苗科创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补齐必要的产业基础设施短板。
二是重点关注到户到人产业。我县今年小额贷款发放3774户、18242万元(截至12月28日);特色种养到户奖补共发放5414户1482.32万元;衔接资金投入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125万元,带动脱贫户和监测户412户,到户产业发展有效增加脱贫户和监测户收入。
三是紧盯衔接资金产业占比。2023年共收到中央衔接资金9547万元,省级衔接资金8388万元,共计1.79亿元,安排产业发展类项目11523.73万元,占比64.25%(其中中央资金项目6211万元,产业占比65.06%;省级资金项目5312.73万元,产业占比63.34%)。
张琪:
第二项 回答记者提问
1.监测对象风险消除的条件是什么?需要哪些程序?
答:
条件:收入稳定超过当年监测范围、"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经综合分析研判,监测对象识别时的返贫致贫风险已经稳定消除或自然消除,且不存在新增返贫致贫风险的,按程序标注风险消除。原则上,识别认定监测对象时间至少半年以上且针对返贫致贫风险落实至少一项帮扶措施的,才能履行风险消除程序。
程序:监测对象风险稳定消除(包括经过帮扶后消除风险和风险自然消失两种情况),履行入户核实、民主评议、村内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定公告等程序后,在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标注风险消除。
2.2024年财政衔接资金投入产业比例是否会下降?
答:根据上级文件要求,要逐年提高中央及省级财政衔接资金投入产业占比,根据2024年度财政衔接资金项目实施计划测算,预计2024年中央财政衔接资金投入产业占比68.9%、省级财政衔接资金投入产业占比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