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公共文化空间工程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 信息来源:泗县人民政府网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4年6月28日上午9:00

发布地点:泗县文旅局会议室

主 持 人:朱磊

参会嘉宾:泗县发布、泗县人民政府网、泗县融媒体中心、《今日泗州》等。

摘  要:介绍公共文化空间推进建设情况

发布会详情

主持人: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泗县公共文化空间工程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应邀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新闻媒体单位有:泗县发布、泗县人民政府网、泗县融媒体中心、《今日泗州》等。

今天的发布会主要有两项议程:一是请高致远同志介绍公共文化空间推进建设情况;二是回答记者提问。下面分项进行,首先请高致远同志介绍公共文化空间推进建设情况。

发布人: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公共文化空间(以下简称“文化空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公共文化空间工程实施方案﹞通知》皖文旅发2023100号)《安徽省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24实施50项民生实事的通知》(皖民生办20241号)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泗县文化和旅游局结合实际,认真推进公共文化空间建设。

公共文化空间具体规划为:2024年度,市级下达2个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建设任务。我们按照“布局科学、规模适当、业态多元、特色鲜明”的要求,分阶段、有计划推动“文化空间”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文化空间”评级标准和服务规范标准,做到规模适当、功能优先、经济适用、简约大方,注重建设的实用性。“文化空间”从布局设计、功能设置、服务人次、活动场次、数字化服务、运营模式、群众评价等7个维度,赋予不同分值,由高到低依次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进行定级。到2027年,全县各镇基本建成15个具备公益性、综合性和特色性的“文化空间”。到2030年,城区基本建成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思路为:一是“四个原则”创新引领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按照坚持“正确方向、以人为本”、“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四个原则,根据城乡特点,科学谋划,稳步推进,开展“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服务推动有条件的“文化空间”开发文旅创意产品,通过多种形式艺术分享,满足群众多层次、个性化文化需求,实现公共文化可持续发展。鼓励社会参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挂牌命名等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依法依规参与“文化空间”建设、管理和运营。二是“一盘棋”统筹谋划,助推“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依托15分钟阅读圈”,将“文化空间”作为标准配置,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原则上,在城市里,服务人口5万人或服务半径2公里左右,布局一处相当规模的“文化空间”。通过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扩建一批、合作一批等方式把符合条件的公共空间吸纳进来,鼓励在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广场、集市等地打造或改造一批城市“文化空间”,依托和美乡村、农民文化乐园、居民安置点、乡村旅游点、非遗手工作坊、民宿、传统村落、古民居、养老院、宗祠、村史馆等打造一批农村“文化空间”。同时,推动“文化空间”互联网全覆盖,建立适用于“文化空间”场景应用的数字资源库,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公共文化“数智”服务水平。三是全程保障加快推进项目见行见效。县文旅局研究制定年度建设计划,统筹推进建设。支持“文化空间”服务项目纳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采购范围。鼓励民间资本依法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支持“文化空间”人才培养纳入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培训计划。建设达标的公共文化空间,争取省级奖补,根据新下达《安徽省公共文化空间评估定级标准(暂行) 》建设标准,“文化空间”应免费或优惠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制定绩效考核制度,组织开展服务效能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惩。杜绝利用“文化空间”开展任何宗教类活动及其他违法违规活动。及时总结经验,选树典型案例,加强宣传推广,打造特色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主持人:感谢高致远的介绍,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

  泗县发布记者:刚才发言人提到新下达2024年《安徽省公共文化空间评估定级标准(暂行) 》,请发言人就具体绩效评估工作要求详细讲解下。

  发人:好的,根据《安徽省公共文化空间评估定级标准(暂行) 》要求,文化空间建设必备条件为:

  1.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和传播优秀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2.运营管理制度健全、设施设备完善、运营团队稳定、安全措施到位。

  3.空间建筑面积一般不低于100平方米,级空间建筑面积应达到400平方米,二级空间应达到300平方米。不少于50%的空间作为公益活动空间。利用现有公共文化设施改造升级。

  4.每年举办群众文化活动不少于40场。

  5.作为公共图书馆或文化馆分馆。

  6.便捷便利,布点合理。

  7.面向社会开放运营1年以上。

  8.三年内或自运营以来,无重大安全和责任事故。

    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根据刚才公布内容,我县2024年度2个乡村文化公共服务空间,请发言人就2个文化空间的建设概况,以及推进情况做下说明。

发布人:好的,下面就我县2个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推进情况说明如下。

截至目前,已初步选定泗县双创产业园(原阅读空间)、泗县民俗农耕文化陈列展览馆作为本年度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点建设内容,具体情况如下:

泗县双创产业园公共文化空间位于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双创产业园内(原阅读空间),总规划面积约148.57亩。建筑面积约7000㎡。目前该公共文化空间已配置消防系统、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书机、高清网络监控摄像头等智能化电子设备,专业健身房、乒乓球室等活动场所。实现与县图书馆通借通还功能,无线网络全覆盖。配置冷暖空调、图书报刊架、阅览桌椅工作台、电脑等配套设备。配置少儿出版物配备不少于总藏量的20%,年更新出版物不少于总藏量20%(目前藏书5000余册、电子书籍5000册。配备专兼职服务人员开展培训,让其掌握图书管理的基础知识,熟练使用阅览设备,统一培训后上岗。同时,通过配备线上“图书馆”,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数字阅读多样化、多层次阅读体验

我们针对泗县双创产业园产业工人集群的区域,以知识技能提升为抓手,精准对接职工及附近群众文化需求,将阅读与职业技能和职业规划结合积极营造“享受快乐、增长知识、提高素养”的群众文化氛围,为产业工人队伍素质建设提质赋能。

泗县民俗农耕文化陈列展览馆公共文化空间,于2015年建设在安徽泗县瓦坊镇王集村阳光新区。占地面积600㎡,公共服务区面积1000㎡。公共文化空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露天展示,院内有牛石槽、麦场碾子、石墨等大型农业生产物件。第二部分室内展览,一楼共5间展区,马车、纺织机、花轿等不易受雨水风化的大物件。二楼共5间展区,有电影放映机、煤油灯、老式粮票等生活类物件。展厅面积800㎡,库房面积100㎡,农耕历史文化物件4000余件,年免费开放近300天。第三部分以农耕文化馆为依托,结合省级数字农家书屋平台管理,积极打造新型农家书屋。目前已配发图书、电脑等阅读必备物品,内含大量乡村文化类书籍,县图书馆不定期对图书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逐步提高业务水平。

本展览馆陈列近几百年来江淮大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耕作业的珍贵历史物件。这些物件承载着近几百年来中国农村发展、变革,和文明复兴与经济腾飞的灿烂历史。该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进行升级改造以后,必将成为周边群众乡村旅游和后世学者研究农耕文化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源。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答问环节就到这里。各位记者对公共文化空间工程建设情况还有需要了解的,请会后与我们联系。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莅临,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