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泗县中小学布局调整三年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开发区工委、管委会,县直有关单位:
现将《泗县中小学布局调整三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泗县县委办公室
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6月26日
泗县中小学布局调整三年规划
为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需求,提高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依据省市中小学布局调整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特编制泗县2009-2012学年度中小学布局调整三年规划。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中小学250所,其中普通高中6所,职业高中3所;初级中学37所;小学204所。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11.9万人,其中,小学生7.8万人,初中生4.1万人,高中阶段学生2.1万人。全县共有专任教师6549人,其中,高中专任教师793人,初中专任教师2213人,小学专任教师3453人。
二、调整原则
按照“高中集中在县城、初级中学一个乡镇保留一所,扩大小学规模、重点发展乡镇中心学校”的总体要求,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县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逐步实现高中城市化、初中乡镇化、小学中心化。
(一)统筹规划,均衡发展。根据未来三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结合教育工作现状,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将中小学布局调整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与城镇、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学校标准化建设相结合,统筹安排项目、资金、师资等,促进全县教育健康发展。
(二)因地制宜,分步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实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逐年推进,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学校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三)积极稳妥,注重实效。中小学布局调整可以根据条件一次性撤销,也可以采取停止招生、分年消化的办法有序撤并,先建后撤、边建边撤,使保留的学校足够容纳并入学校的学生,教育教学设施满足正常需求。
(四)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通过布局调整,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提高中小学办学水平,促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使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规划目标
到2012年,将农村完全小学从现在的204所调减到132所,初中从现在的37所调减到18所,职业高中由3所调减到1所,普通高中由6所调减到4所。
(一)小学布局调整。由乡镇政府负责组织实施,重点发展乡镇中心小学和农村寄宿制学校,撤并生源不足、效益不高的完小,压缩教学点设置。
山头镇:撤并潼城小学、张宏小学、惠庙小学、杨娄小学,保留11所完小。
刘圩镇:撤并大杨小学、周圩小学、新建小学,保留9所完小。
黑塔镇:撤并徐赵小学、老徐小学、小夏小学、陈场小学、苏巷小学、李庄小学,保留14所完小。
草庙镇:撤并小刘小学,保留3所完小。
墩集镇:撤并朱圩小学、朱庙小学,保留7所完小。
大路口乡:撤并大张小学、双梁小学、网周小学、西李小学、龙庙小学、西圩小学、横刘小学,保留7所完小。
丁湖镇:撤并大万小学、歧李小学、刘圩小学、大魏小学、大袁小学、簸王小学,保留8所完小。
草沟镇:撤并侍圩小学、汪尚小学、张集小学、大翟小学、杨彦小学、李圩小学、刘铺小学、关塘小学、赵代小学、张圩小学、高圩小学,保留7所完小。
大杨乡:撤并大曹小学、时李小学、庙涂小学、时圩小学,保留7所完小。
大庄镇:撤并回庄小学、许超小学、佃庄小学、朱祠小学、刘集小学、漂陈小学、东郭小学、张昌小学,保留6所完小。
瓦坊乡:撤并王集小学、杨刘小学、联合小学、王兆小学、土山小学、梁场小学,保留6所完小。
屏山镇:撤并沟赵小学、大张小学、大史小学、大刘小学、大彭小学、那杨小学、乔圩小学、湖半岗小学、彭圩小学、张鲍小学,合并姜刘小学、邢陈小学,新建屏山四小,保留10所完小。
泗城镇:撤并周庄小学、赵庄小学、三王小学,保留16所完小。
长沟镇:保留现有9所完小。
黄圩镇:保留现有12所完小。
(二)初中布局调整。
1、城区初中。保留泗县二中初中部、泗县三中初中部,每学年各招收480人。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扩大泗县中学、泗县五中办学规模。
2、乡镇初中。目前,大庄、瓦坊、黄圩、山头、黑塔、草沟6个乡镇均有3所初中,刘圩、大杨、屏山、墩集、长沟、丁湖6个乡镇均有2所初中,草庙、大路口均1所初中。按现有人口分布状况及地理条件,每乡镇只保留一所乡镇所在地初中,以引导农村义务教育向城镇集中。乡镇适龄儿童少年按《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实行就近入学,撤并掉的学校学生可以跨乡镇就读,不受行政区划限制。
2009-2010学年度,撤并四山初中、马厂初中、前李初中、陡张初中、新集初中、曹场初中、周庙初中、骆庙初中、高集初中、霸王初中。
2010-2011学年度,撤并关庙初中、吴圩初中。
2011-2012学年度,撤并找沟初中、万安初中、小骆初中、巩沟初中、徐贺初中、小梁初中、瓦韩初中。
对保留的初中加快实施初中工程和寄宿制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力争在校生达到1500人,住宿生达50%以上。
(三)普通高中。2009-2010学年度,撤并刘圩高中,草沟中学高中部停止招收高一新生。泗县一中、二中、三中、新集中学、双语中学、泗州学校2009-2010学年度招生总数维持在现有规模,招生人数稳定在6500-7000人左右,以后逐年扩大招生。
(四)职业高中。撤销长沟职高、黑塔职高、第一职业高中,新建泗县职业教育中心。从2009学年开始,长沟职高、黑塔职高、第一职业高中停止招生,2011年完成撤并工作。2009年泗县职业教育中心秋季开学计划招生1600人,2010年计划招生2000-2500人,以后逐年扩大招生,滚动发展,力争在2010年创建成省级示范重点职业高中。
四、重点工作
(一)加强资产管理,确保教育资产不流失。有关部门要做好撤并学校的资产登记、清理、审计和评估工作。学校撤并后,可将资产移交给保留的中小学使用,也可以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资产置换、有偿转让或拍卖等,盘活教育资产。所得资金全部用于弥补学校建设经费不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处置,否则,将从严查处,依法追究责任。
(二)加强教育引导,合理分流教师和学生。撤并学校的教师原则上通过竞争上岗等方式调剂到并入学校,富余教师将适当分流到师资紧缺的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律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不受乡镇、村行政区划限制。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要继续做好组织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三)加快建设步伐,做好学校扩建、新建工作。首先要做好乡镇中心小学、中心初中的扩建工作,合理安排项目资金,用于校舍改建扩建及必要设施设备的添置配备,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县政府成立以政府负责人为组长,教育、财政、发改、审计、建设、人事、编制、国土、监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领导,协调处理布局调整中资产处置、人员分流、校舍建设等问题,确保规划进度的落实。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将中小学布局调整纳入工作计划,具体组织实施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协助做好中学布局调整工作。
(二)广泛宣传,层层发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量大,牵涉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采取进村入户等方式,广泛宣传布局调整有关政策,让群众真正认识到布局调整、整合资源对于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大意义,从而形成共识,赢得广泛认同和支持。特别是对于规划中需要撤并的学校,有关乡镇党委、政府和行政村党组织应深入宣传动员,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力求学校布局调整后,群众满意,社会稳定。
(三)多方筹资,加大投入。一是增加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努力做到“三个增长”。二是做好城镇“三税”及教育附加费的征、管、用工作,足额用于教育,重点用于学校布局调整建设。三是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专项资金支持,切实把布局调整与农村初中建设、寄宿制工程、农远工程等项目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四是盘活撤并学校的资产和采取其他融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增加教育投入,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四)明确责任,兑现奖惩。将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进度列入部门和乡镇政府年度责任目标考核体系,明确部门及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的工作责任,并加强督查,年终考核,兑现奖惩。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