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魅力泗县 > 人文历史

“群众的满意是我最大的满足”——记“宿州市好护士”王素萍

作者:刘国鸿 胡宾 发布日期:2023-06-01 15:59:41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阅读次数:
【字体:

王素萍,泗县虹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护士,副主任护师,曾多次获得全县卫生系统年度“优秀护士、优秀公共卫生工作者、名天使”,2022年“最美逆行者”及2023年宿州市首届“宿州市好护士”等称号,泗县医学会护理分会会员。

自参加工作以来,王素萍一直从事疫苗接种、护理工作,擅长对接种狂犬病、百白破等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的后期护理干预有较高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在工作中,王素萍始终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坚持把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定期在科室内组织开展业务知识学习,能主动把自己掌握的新知识通过一些典型案例分享给同事,通过带领同事长期不懈地坚持接种门诊宣教,大大提高了辖区内群众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多年来,她以雷厉风行的作风,精湛的技术,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平凡而艰苦的岗位上用情工作,用心服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社会和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

为确保完成工作,她每天坚持提前20分钟到岗,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打扫卫生、补充好疫苗数量、做好各种消毒准备迎接每一天的疫苗接种任务。每天下班,也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即使“另一半”在基层工作,整个家庭重担压在身上,也从不肯因此破例。因为工作忙,孩子放学无人带,总是老师放学后把孩子带回家,她下班了才接回家弄饭并督促家庭作业,晚上等孩子睡觉了才开始做家务至深夜。有一次孩子放学,精神萎靡地来到办公室,告诉妈妈她头疼,可是当时由于接种的孩子很多,王素萍顾不及自己的孩子,只叫她自己拿钱去买东西吃。孩子说什么也不去,只是自己站在一旁默默流泪等到王素萍忙完的时候,才发现孩子满脸通红,一量体温,竟是39.2度的高烧!

上班以来,王素萍总是说:“我来自农村,老百姓不容易,我一定好好待他们”。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工作中总是带着微笑,给接种对象做好各种疫苗解释和宣传,即使遇到少数难缠无理的对象,听到过激无理的言论,也始终以温柔和蔼的态度,耐心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以其女性特有的温柔化掉隔阂的寒冰,为单位减少了麻烦和纠缠。就是靠着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她和社区其他同志一起,为辖区少年儿童筑就了一道坚固的健康屏障,多年来从未发生一例预防接种相关的投诉及纠纷。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抗疫三年,她先后辗转奋战在新冠疫苗接种、核酸采集、追阳、消杀、隔离点等一线工作岗位,始终冲锋在前,舍小家为大家。疫情之初,她主动请缨,多次穿着防护服背着笨重的喷雾器,深入辖区内中高风险地区,返乡居民家中开展消杀工作。2021年1月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开展以来,又和接种门诊的同志投入到紧张有序的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之中,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准时到岗,严格落实“三查七对一验证”,时刻不停地扫码、取苗、消毒、接种。询问、登记、核对、抽取疫苗、注射,平均每天操作700-800余次,更有单日接种人次高达1000以上。有时,还要背着疫苗箱,逐家挨户上门为那些年老体弱及久病卧床老人接种新冠疫苗,在没有电梯的楼层,就要一层一层爬,如此繁重的工作是每天的工作常态。

2022年1月,经组织安排到县体育馆核酸检测点工作。她感觉,每天身着隔离服、鞋套,戴着N95口罩、两层帽子,感觉都有点窒息。采集口咽拭子的时候,因为要准确查看咽部位置,通常都要站在被检测者的正对面,暴露风险很大,在采集咽拭子的时候,很容易引起被检测者咳嗽、打喷嚏等,尤其是个别发热采集时已经出现了咳嗽、发烧等症状,采样时,面对摘下口罩的被采者,保证高质量采样,就意味着面临更大更多感染的危险。在身体和心理上,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为了尽快完成核酸采集任务、减少群众等待时间,工作期间为了节约防护服,她在穿上防护服之前都要上厕所,并且不喝水。每天就是在这样工作状态中一直工作结束,直到消完毒脱掉防护服,人已经累得虚脱了。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从业多年,王素萍始终没有忘记南丁格尔精神,从不放弃对白衣天使事业的追求,多次到上级部门进修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公共卫生事业奋斗。为了这一崇高的事业,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像陀螺似的一直转个不停,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天的工作。她说:“付出总有回报,群众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