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良:“护苗”成长,做点亮未成年人心灵的那束光
他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更是一位热心社会公益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是泗县广大青少年儿童成长的心灵守护者。“用好专业能力,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社会,做不平凡的事。”是他的箴言,他就是泗县一中专职工作教师、社会工作师,泗县“小树苗”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的创始人,2024年全省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系列活动参与者——邱振良。
——学生眼中的“知心老师”
邱振良这个名字在泗县这方不大的县城可谓家喻户晓,数十年间,他凭借过硬的心理专业素养和服务技能,活跃在课程讲座、心理辅导和社会公益的一线,为泗县的千家万户送去心理关怀的福音。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心理服务战线上的一分子,邱振良立足自身工作领域,向社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正确教育方法理念。
“现在很多家庭都比较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培养,但在科学的亲子沟通和情感教育方面有所欠缺,面对孩子成长阶段的性格心理变化束手无策。”在一次学校的高三升学家长会上他表示。就如何帮助孩子疏导升学压力,应对青春期早恋,正确认知和引导叛逆行为,培养良好亲子关系,陪伴孩子度过高考成人礼等向参会家长做了专业的心理培训。通过年复一年定期培训,他的课程为许多处于孩子升学阶段的家庭指点迷津。
在课余阶段,邱振良也积极担任孩子们的良师益友,陪伴一批又一批学子走出校园,用专业心理辅导做成人成才路上的引路者,用实际行动诠释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业崇高感,在学校他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知心老师”。
——公益路上的“育苗园丁”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家校双重关怀,也不是所有孩子的家长都能坐在课堂聆听讲座。”在邱振良看来,在学校教育阵地发挥光热的空间依然是有限的,要将自己的专业能力施展在社会公益道路上,用自身能量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创造更大价值。
正是秉持这样一颗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公益之心,邱振良积极参与到社会心理志愿服务中,将关心关爱的视线投向城乡地区留守残疾、家庭困难和存在心理问题等青少年儿童群体,通过多方奔走和精心筹备,他在2016年发起成立了面向未成年人,特别为上述群体提供心理关怀援助的志愿公益项目——“小树苗心成长”。
项目实施八年来,秉承“爱护童心,健康成长”的理念,组织382名志愿者深入全县146所农村学校、20所青少年宫及18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心理辅导、网络课堂、“宝贝出村”等活动,累计服务留守儿童6458人,为全县6万多名家长开出家庭教育“心理”处方。项目先后荣获2021年度全国“四个100”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安徽省“月评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第六届安徽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称号。
“‘小树苗心成长’的意义就在于让‘小树苗’成长为‘参天树’,志愿项目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公益园丁。”邱振良表示。当前包括邱振良在内的项目团队志愿者从最初的23名,壮大到382名,长期参与志愿者占比超过60%,极大地传播了志愿服务精神和公益价值理念,为社会心理服务做出突出贡献。
——点亮成长的“心灵之光”
24年冬季的一天,温暖的阳光穿透云层洒满大地,凛冽的寒风吹不灭志愿者们似火的热情,伴随着一阵阵天真的笑声,一张张红扑扑的脸颊上堆满童年快乐和甜蜜笑意,泗城镇三湾社区的孩子们在志愿者的组织带领下围成圈嬉戏奔跑。
“这是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的‘老鹰抓小鸡’,孩子们都很喜欢,通过观察游戏中的表现,可以分析出他们的心理状态。”泗县“小树苗”心理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赵雪艳说,“参加的基本是留守儿童,任何细节和童年的体验我们都有责任给他们补齐,只有一点一滴的陪伴才能促进健康成长。”在“小树苗”的推动下,这项活动每周都会在社区或学校常态化开展。
据悉,“小树苗心成长”项目刚发起时,为了让志愿服务更加优质高效,邱振良团队专门筹资聘请了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心理学、教育学高端人才和专家学者,为项目设计和整体推进提供科学指导和策划,打造了小树苗“145”志愿服务项目体系,即围绕“泗县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一个中心,打造“个案、家庭、学校、社区”四位一体儿童青少年心理关爱网络,重点对孤残儿童、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和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宣教、心理健康环境营造、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健康关爱、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提升等“五大行动”。
在“145”志愿项目体系下,项目团队推出百堂课程,联合清华心理教育专家、心理教育名师陆续推出线上课程《家有小学生》《中学生家长课堂36讲》《心育战役18讲》等684堂家庭教育课程,从家庭个案说起,倡导良好家风、传播文明新风,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点亮心灵的“引路明灯”。
——真情服务的“志愿桥梁”
“志愿者是联系社会与个体的一座桥梁。”邱振良表示。为了更好地倾听心声、解答心事,“小树苗心成长”项目团队注册“4000050515”心理倾诉咨询热线,成立24人服务小组,按照分工及专业领域,全天候接听留守儿童及家长电话。热线开通以来,共接听来电6800多例,用真情与专业知识给予留守儿童精神关爱和心理抚慰。
“明明(化名)不想上学,总是和社会闲散人员混在一起,我们也不知道怎么说他……”这是一次,邱振良接到的一对夫妻的来电,对方语气中传达出深深的担忧和无奈。通过交流,邱振良得知,孩子很小的时候,这对夫妻就常年在外务工,由于缺少陪伴,回家后孩子的态度非常淡漠,加上正处在叛逆期,出现了很多问题。
“你们不要着急,有时间我们可以上门做工作。”邱振良向对方承诺,之后他带领团队成员,多次往返学校和家庭间,入户和父母、孩子谈心,积极做心理疏导,保持电话沟通。在学校、家庭和团队三方共同努力下,明明(化名)已经正常回到学校上课,“邱老师放心,父母在外辛苦奔波起早贪黑都是为了我,虽然没能时常陪伴,但是他们心里唯一牵挂的就是我,我要争取做一个好孩子,不让他们操心。”这是最近一次通话,明明(化名)的表态。
据了解,“小树苗心成长”项目通过心理热线、心理健康进校园、线上课堂、星期六家长课堂等活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改变留守儿童家长亲子教养方式,提升留守儿童监护人家庭教育能力。项目实施以来,所服务留守儿童心理素养明显提高,情绪觉察力提升10%以上,主观幸福感提升15%以上。
一条热线是一座桥梁,连接着留守儿童生活和一群热心温暖的志愿者,让阳光洒满他们的成长道路。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