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良:十余载用心呵护“小树苗”
近日,在安徽省委社会工作部主办的首届安徽省社会工作职业技能大赛颁奖现场,当颁奖嘉宾将“职工组个人二等奖”的荣誉证书递到泗县一中心理教师邱振良的手中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这位扎根基层十几年的心理教师,再次用专业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2016年,邱振良发起了面向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关怀援助的“小树苗”志愿服务项目,公益从24小时开机的心理热线到遍布乡村学校的足迹,从深夜接听的几千个求助电话到为1万余名留守儿童送去心灵温暖。
深夜来电:一条热线的温度
2019年寒冬的一个凌晨,邱振良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那头,一位母亲声音颤抖:“邱老师,孩子已经三天没出房门了……”他立即驱车赶往现场,同时在电话里安抚家长情绪,指导他们如何与孩子沟通。
当邱振良蹲在那扇紧闭的房门前,用轻柔的声音持续安抚一个多小时后,紧锁的房门终于打开。在后续多次心理干预中,邱振良了解到这个自比“提线木偶”的少年长期承受着父母的争吵和过高期望。通过认知行为治疗和家庭辅导,少年逐渐走出阴霾,最终重返校园。最后一次咨询时,他动情地对邱振良说:“谢谢您让我明白,我的生命里还有光。”
几千个心理热线来电,每一个号码背后都是一段被托起的人生。邱振良的办公桌上总放着一盒润喉糖——最长的一次通话,他持续倾听了一个“绝望”少年140分钟的心声。
“他总说,能多教一点是一点,能让学生多明白一分是一分。”泗县一中的仝老师与邱振良共事十余年,提起他,语气里满是敬佩:“为讲好‘情绪管理’课,他啃透《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专著,研析数十篇期刊文献,将大脑杏仁核与前额叶的对抗机制铺满整面白板——最终灵光乍现:用吹气球模拟压力累积,就在气球濒临爆破的瞬间,正是教会孩子觉察情绪临界点的黄金时刻。”
生日会上的眼泪:被看见的童年
“祝你生日快乐……”2022年5月14日,在泗县泗城镇三湾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岁的留守儿童晓丽(化名)盯着蛋糕上的烛光愣住了。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有人为她庆祝生日。当邱振良俯下身为她擦去脸上的奶油时,孩子突然抱住他放声大哭:“邱爸爸,我能叫你一声爸爸吗?”
这场看似普通的集体生日会,是邱振良设计的“五个一心理服务”中的一环。他记得每个细节:有的孩子会偷偷藏起蛋糕上的水果糖,说要留给过年才回家的父母;有的孩子收到生日贺卡时,反复抚摸上面手写的祝福语。一位在外打工的母亲通过视频看到这一幕,泣不成声:“原来孩子要的这么简单……”
“五个一心理服务”是邱振良团队的品牌活动:每天一次热线、每周一次生日会、每月一次节日庆祝、每学期一次拓展游、每学年一次春节团圆。
邱振良的妻子苦笑着“抱怨”:“女儿上到小学五年级,他只去过三次家长会。有次周末女儿发烧到39度,他却在乡下给留守儿童做心理干预。我生气,但更心疼——因为他回家后,偷偷看女儿睡着的脸,一个人抹眼泪。”
乖巧懂事的女儿却从不埋怨:“爸爸虽然忙,但每次我心情不好时,他都会放下一切陪我。他说,每个孩子都值得被好好对待,包括我,也包括那些没有爸爸妈妈陪伴的孩子。”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邱振良:十余载用心呵护“小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