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魅力泗县 > 泗县概况

泗县概况

发布日期:2024-02-27 15:31:49 信息来源: 泗县政府办 阅读次数:
【字体:

泗县是革命老区、安徽东北门户,境内平原广袤,沟河纵横,总面积1857平方公里,辖15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泗县当涂现代产业园)、3个街道;188个村(社区),其中:行政村168个,社区20个;总人口96.13万人。

历史文化悠久。早在夏朝建制,原为泗州府所在地,古称虹乡、泗州,涌现出彭雪枫、江上青等一批革命先烈,拥有“一河、一湖、一鞋、一戏、一史、两丝”“七张名片”,即: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唯一”活态遗址、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中国药物布鞋、皖东北革命根据地、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中国山芋之乡、中国金丝绞瓜之乡。

交通区位优越。地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国家重大战略叠加区,近傍京沪高铁,宿淮铁路横贯东西,泗许高速、徐明高速、G343、G104、S303、S329等国省干道穿境而过。是安徽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拥有全市唯一通江达海港口——徐洪河港口。客运一体化实现全覆盖,公交路线村村通,所有乡镇实现半小时上高速、半小时进县城。合新高铁、通用机场正在建设。

农业资源丰富。泗县是长三角重要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农产品生产基地,山芋、金丝绞瓜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草莓、果蔬、花卉、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畅销长三角。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山芋加工产业园、食用菌产业科技示范产业园加快建设。“泗县粉丝”、墩集草莓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大路口镇(山芋)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墩集草莓荣获“全国金奖”,墩集镇获批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长沟镇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第五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城市宜居宜业。明确“水韵泗州 运河名城”城市定位,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获评省级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以隋唐大运河活态遗址为城市文化轴、生态轴和发展轴,先后建成文化馆、科技馆、运河博物馆、皖东北革命纪念馆、古鞋博物馆、虹乡剧院等“十大公共文化场馆”,运河已成为泗县文明城市创建的鲜明标志和闪亮名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泗县负重前行、砥砺奋进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按照省委建设“七个强省”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拼经济,凝心聚力抓落实,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得到巩固,高质量现代化新泗县建设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02亿元,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6%、7.8%。

(一)聚力兴产业,实体经济承压而上

一是工业经济稳中有进。抢抓产业发展“风口”,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先进光伏、绿色食品三个产业板块。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先进光伏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8.3亿元、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6%、11.8%。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工业投资增长40%。投资125亿元的泉为绿能,是国内异质结领域单厂区建设规模、产能规模、产业配套、设备配置最大最全的全产业链智能生产基地,项目分三期实施,目前一期、二期设备已进场调试,即将投产,三期全部投产后产值可达300亿元,实现泗县百亿产业“零”突破。新虹纺织被认定为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

二是科技创新持续深化。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新增专精特新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61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三年全市第一。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21个,技改投资增长55%。新增战略性新兴企业10家。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高坚机械成功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突破,备案新能源汽车领域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家瑞轴承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恒电喷等2家企业获批省级企业研发中心。

三是第三产业优化提升。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30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1%。完成外贸进出口1亿美元。建成农村物流网点173个,快递进村通达率100%。新增电商经营主体120个,农产品网销额超7亿元、增长35.6%。泗县电子商务产业园获评省级电商示范园区。新增规上文化企业数、增速均居全市第一。

(二)聚力推项目,发展动能加速集聚

一是项目建设积势蓄能。狠抓有效投资项目落地,重点调度项目151个,总投资1046.7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全部完成。获批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级资金项目7个、5396万元,发行专项债券项目22个、13.42亿元,获批新增特别国债项目2个、1.78亿元,投资后劲显著增强。新开工制造业项目41个,投资增幅全市第一。强化重大项目撬动,智慧物流电商产业园、城乡供水一体化等项目加快建设。泗县入选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

二是“双招双引”提质增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四大班子全部上阵,专班推进亿元以上项目招商。全年共签约项目58个,总投资272.48亿元,投资金额全市最高,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8个。投资120亿元的莱卡织造项目成功签约,实现百亿元项目的重大突破。利用省外资金115.6亿元,增长13.5%。深入实施“才汇泗州”工程,引进博士91人,高层次人才团队9个,获评省级以上产业创新团队12个,泗县人民医院成功申报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三是园区能级全面增强。把开发区作为产业发展“主战场”,深化开发区“标准地”改革和“亩均效益”评价,供应工业用地23宗1850亩,亩均税收、亩均投资分别达到10万元、150万元,园区企业经营(销售)收入235亿元、增长10.8%。建成现代化标准化厂房13栋、15.1万平方米,新建、修复园区各类管网11.4公里,升级改造道路15.2公里。开发区获批安徽省农机装备质量提升示范区。泗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创业创新基地获评安徽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三)聚力强农业,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一是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连续2年实现耕地面积净增长。新建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7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35万亩,创建优质小麦万亩示范片17个、千亩示范方168个,推动优质良种全覆盖,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泗县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全国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泗县农业农村局获评全省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全省秋收秋种现场会在泗县成功举办。

二是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监测对象风险消除率51.1%。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2.5万人以上,人均纯收入增长14.3%。中央和省衔接资金用于农村产业发展比重提升至65.3%,衔接资金绩效评价获全省“6A”评价。2022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秸秆综合利用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三是大力推进乡村产业。统筹整合5.58亿元用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投入占63%。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加快建设,引进绿色食品项目6个、总投资21.91亿元。“泗县粉丝”“墩集草莓”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实施“秸秆变肉”“秸秆变菇”工程,食用菌、山芋全产业链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15.3%、11%。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46.04亿元,增长12.7%。大庄镇入选2023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墩集镇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长沟镇农业产业园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四是深入实施乡村建设。2022年度10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全面完成,获评安徽省2021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完成户厕改造7500户。大庄镇曙光村、屏山镇老山村获批省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首批精品示范村。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获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表彰。

(四)聚力补短板,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一是城市品质高效提升。实施文明创建巩固提升行动。农村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推进,新增农村转移人口2.4万人。投资50.2亿元,实施城乡建设重点项目30个,合新高铁泗县段、通用机场项目加快推进,中水处理厂基本完工。完成3.5万平方米征迁,一批征迁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安置房建成交付4个小区、4020套,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3个。新建口袋公园4个,打造“席地而坐”城市会客厅3个。新增绿地14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40%、绿化覆盖率达42%。

二是城乡短板加速补齐。完成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桃源路、玉兰路等7条城区道路完成升级改造。新增停车泊位6810个、公共充电桩180个。实施城区地下管网排查,新建、修复城区雨污水管网42公里。S216环县西路、S414泗徐路改建等项目加快推进,完成农村道路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村道生命防护工程589.57公里,公交路线实现“村村通”。

三是生态环境稳步向好。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1%,空气环境质量连续3年全市第一。6个国考断面均为优良水体,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5个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37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面完成,水环境质量连续3年全市第一。获评第五批全国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全省首批水资源环境规范化体系建设达标县。农业施肥和农药使用呈双降态势,土壤环境更加安全。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均按时序要求完成整改销号。

(五)聚力抓创新,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一是综合改革纵深推进。扎实推进62项改革事项,探索实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评定分离”改革、鼓励农民退宅进城安置改革。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兽医社会化服务改革,扎实推进“小田变大田”“大托管”等综合改革。获批全国2023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长30年试点县等6个国家级改革试点、4个省级改革试点。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二是交流合作同频共振。抢抓长三角地区“腾笼换鸟”契机,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项目22个,协议投资233.36亿元。深化与杭州市滨江区对接合作,签订结对合作帮扶共建产业园协议,建立泗县滨江现代产业园,交流合作更加紧密。

三是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扎实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沪苏浙专项行动,推动惠企政策精准落地。发放“园企·金桥贷”“园区贷”等各类贷款83.27亿元,服务市场主体3450家。新增减税降费2.3亿元,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0.6亿元。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交易1530亩,获批用地1600亩,完成供地2778亩,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充分保障。

(六)聚力解民忧,民生福祉日益增进

一是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和50项民生实事,累计投入民生资金53.7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6.8%。人力资源交易中心建成试运营,新增城镇就业8295人,泗县获批省级返乡入乡创业示范县。建成县级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和智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持续推动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举办大运河全国公路自行车邀请赛等多项群众体育赛事。扎根基层文化一线的郝丽丽入选2023年度安徽“十大新闻人物”。

二是群众满意指数显著提升。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50余个。泗县“军属普通门诊异地就医结算”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列入省民声呼应典型案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改扩建学校8所,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2000个,设立专门学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率先通过省级评估。加快建设健康泗县,中医院应急救治中心投入使用,人民医院应急救援病区主体完工,人民医院肿瘤专科医院加快建设。

三是群众安全指数显著提升。统筹开展“强基础、补短板、铸安提质年”活动和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常态化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阅批群众来信等制度,连续4年荣获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成功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广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持续深化平安泗县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全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泗城镇关庙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获评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同时,人防、地震、邮政、退役军人事务、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民族宗教、外事、红十字、供销、烟草、气象、科协、档案、地方志等事业实现新进步。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泗县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