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进中南海的“泗州戏”

发布日期:2022-05-06 16:05:43 信息来源: 文化旅游泗州 阅读次数:
【字体:

泗州戏是安徽省的地方戏,它和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为安徽的四大剧种,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该剧种20世纪50年代前俗称叫“拉魂腔”,它发端于苏北,起源于安徽省的宿州泗县,流行于皖北一带,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板腔体戏曲剧种,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相传,在清乾隆年间,江苏省海州一带,有邱、葛、张三位老农爱好民间音乐,他们在劳动休息时,经常编一些山歌企盼太平丰年,山歌有两种,一种称为太平调,一种称为猎户腔。后来经收集整理,不断丰富,就编出了具有简单人物故事的“小篇子”进行演唱,由于演唱的唱腔优美,听者不思饮食,赶场听看,好像魂被拉去,故被群众誉为“拉魂腔”。后来因连年灾荒,邱老则在泗县一带传艺卖唱,发展为“拉魂腔”。因泗县古称泗州,“拉魂腔”又有“泗州调”的叫法。1952年,政府有关部门将“拉魂腔”正式定名为泗州戏。

目前,泗州戏流行广泛,主要覆盖淮河两岸,波及长江以南。泗州戏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贴近生活、演老百姓自己身边的事。特别是解放后,泗州戏更是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上世纪50年代,为了配合第一部婚姻法的宣传,当时的泗州戏剧团移植改编了大型现代戏《小女婿》,该剧把皖北地区农民的生活语言、风俗习尚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巧妙地融入剧中,突出了地方特色,演出朴实真切,令人叫绝;而在泗州戏发展史上有过重大影响的泗州戏小戏《拾棉花》则是由泗州戏剧团自己创作。该剧描写的是一对皖北村姑相约去田间摘棉花,劳动休息时在田野的一棵大树下乘凉,拉开了知心话,互相攀比,争夸未婚夫,甚至比谁先养个胖娃娃。这些全被藏在树上看瓜的老汉看见听到了,忍俊不禁,大笑起来,小姐妹不禁羞赧而逃。把刚刚获得婚姻自主、追求恋爱婚姻自由的农村少女那热情奔放地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态描画得是细腻逼真、生动感人。

泗州戏《拾棉花》在1954年参加华东地区六省一市戏曲汇演时,由当时著名泗州戏演员李宝琴、霍桂侠联袂登场,双双荣获演出一等奖,引起很大轰动,并被选为赴朝慰问志愿军的演出剧目。回国后还参加了五一国际劳动节天安门广场的彩车展演,后来由李宝琴、蒋荣花主演的拍成戏曲电影。

1957年,泗州戏晋京汇报演出,在中南海怀仁堂由泗州戏著名小生马方元和李宝琴老师合演泗州戏《打干棒》,还有周凤云老师演出的泗州戏《思盼》,演出非常成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致赞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走上舞台接见全体演职人员,并和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2006年5月20日,泗州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基于此逐渐走上世界舞台。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唱进中南海的“泗州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