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大运河看安徽丨悠悠古运河 水韵泗州调

发布日期:2023-12-15 08:54:43 信息来源: 央广网 阅读次数:
【字体:

央广网宿州10月13日消息(记者 张宣剑) “泗州戏与皖北人民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示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泗县泗州戏传承人姚玉友说。

在泗县大运河畔,因水而生,彰显水韵泗州文化的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的泗州戏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


泗州戏剧照(央广网记者 张宣剑摄)


泗州戏台本(央广网记者 张宣剑摄)

记者了解到,泗州戏,原名拉魂腔,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泗州戏因其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为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2006年泗州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建国前泗州戏基本上是由民间小班社在农村演出。这种班社多以家族、家庭成员、师承关系为核心组成。建国后才逐步进入城市登上舞台。”姚玉友说。

泗洲戏的唱腔具有加快、爽朗、委婉的特色。由于泗州戏的唱腔优美动人,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深受淮北地区人民的喜爱。又因为泗洲戏的老一辈艺人多数生长在泗县一带,所以这一剧种在语言运用上又具有泗县一带语言粗犷、幽默的特色。

20世纪50年代初,泗州戏首次赴京演出,郭沫若称赞为“它是淮北人民的一朵花”。梅兰芳称赞泗州戏中的“压花场”这一舞蹈动作, 在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中,还不曾看到过,说它是泗州戏的艺术结晶,值得学习。

泗州戏深深植根于淮北平原的情感沃土,且紧傍着生动、火热、温馨、恬适的农村生活景观,它不仅是泗州戏风采魅力的生命源泉,更是地方戏活力四射的审美根源。

记者了解到,泗州戏属于稀有地方戏剧,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泗州戏艺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地方文化发展和繁荣,泗县政府与宿州学院本着校地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事业双赢的原则开展合作共建泗州戏学院。

2010年11月16日,泗县人民政府与宿州学院签订共建“泗州戏学院”框架协议。“泗州戏学院”计划开设泗州戏本科班,培养表演专业(泗州戏方向)人才,2011年挂牌,2012年开始招生。

值得一提的是,泗州戏学院的创办,是校地合作、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传承保护泗州戏的一项重大举措,将为培养泗州戏优秀人才创造良好条件,也将进一步推动泗州戏艺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沿着大运河看安徽丨悠悠古运河 水韵泗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