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泗县:运河名城,文脉悠悠

发布日期:2025-01-02 09:14:30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阅读次数:
【字体:

近年来,安徽泗县锚定“水韵泗州 运河名城”城市定位,着力擦亮“一河、一湖、一鞋、一戏、一史、两丝”七张名片,即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唯一活态遗址、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中国药物布鞋、皖东北革命根据地、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中国山芋之乡、中国金丝绞瓜之乡,运河名城不断焕发时代活力。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全长47公里,其中现存较为完好的运河原始有水故道28公里,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安徽段唯一的有水河段,也是大运河通济渠段仅存的有水河道遗址之一。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中自泗县东环城河向东约5.8公里河段作为沿线7个遗产点段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段。

大运河泗县段巡护员吴怀玉向记者介绍,该段基本保留了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原始风貌,且整个河段水系至今仍然活态流通,还发挥着排洪、灌溉等重要作用。

泗州戏原名“拉魂腔”,是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泗州戏唱腔念白既有北方戏曲的激昂慷慨,又有南方戏曲的温柔舒缓,同时还有难度极大的花腔、花舌及民间琴书的平实质朴,深受群众喜爱。2006年,泗州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丝绞瓜外形长圆,外壳金黄,瓜瓤天然成丝形似鱼翅,口感脆爽、营养丰富,是蔬菜中的稀有品种。泗县因其独特的水土与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金丝绞瓜生长,当地种植金丝绞瓜已有数百年历史,总面积突破2万亩,被誉为“中国金丝绞瓜之乡”。

近年来,泗县紧紧围绕“2+5”产业发展布局,做大做强金丝绞瓜全产业链,全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制定实施金丝绞瓜产业发展规划,实行种植、冷藏、冷链运输、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加快推进金丝绞瓜精深加工,全力推动金丝绞瓜产业发展,不断擦亮“中国金丝绞瓜之乡”名片。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安徽泗县:运河名城,文脉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