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机助力“山芋之乡”轻松种红薯
“今年我家的山芋种植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既轻松又能多挣钱。有了这些机器,明年我再多种300亩不成问题。”近日,说起种山芋的新变化,泗县大路口镇山芋种植大户刘猛非常开心。刘猛种了100多亩夏山芋,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从山芋的起垄、覆膜、移栽、中耕、打秧,一直到收获等各个环节,都用上了机器。”
种山芋全程使用机械,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大幅下降,山芋的品质和产量得以提升。刘猛算了一笔账:使用机械化种植每亩可以节约人工成本610元,种出来的山芋品相好,每亩还可增产100斤左右,每斤山芋价格比别人家的要贵5分钱,这样算下来每亩可增加收入750元左右。
刘猛津津乐道的山芋种植全程机械,是由安徽农业大学副教授秦宽作为安徽省泗县甘薯生产机械化工程科技特派团团长,与泗县伟达农机具有限公司经过数年产学研合作,研发的山芋全程机械化装备。目前已研发成功的装备包括双轴式山芋打秧机、线式自动供苗山芋移栽机、山芋中耕除草机、振动式山芋收获机、软夹轮式山芋移栽机、山芋覆膜起垄施肥一体机等。
秦宽告诉记者,这些装备很多都是山芋生产领域的首创,例如双轴式山芋打秧机,采用了双轴差速设计,挑秧轴与粉碎轴组合进行作业,挑秧轴上的挑秧杆设计为可伸缩的仿形结构,将匍匐在地垄表面的秧蔓挑起后,高速旋转的粉碎轴跟进粉碎,粉碎轴上方布置了一排定刀,与粉碎轴动刀配合对秧蔓进行剪切粉碎。“该双轴式山芋打秧机的工作效率是人工的60倍、茎叶打碎合格率≥90%、伤薯率≤3%、配套动力25马力,各项指标远优于同类产品,大幅提高了打秧效率,降低了功耗。特别是挑秧轴的创新设计,解决了同类产品秧蔓缠绕机具的难题。”秦宽说。
据了解,泗县被称为“中国山芋之乡”,2024年山芋种植面积达28万亩,山芋种植的机械化水平低一直是困扰该县的一个痛点。秦宽介绍,泗县甘薯生产机械化工程团队经过多年研发,已经实现从无机可用到现在山芋全程机械化程度超过85%的巨大转变。“目前研发的机具投入当地山芋种植户后,亩均节约种植成本600元左右,作业效率相较于人工作业提高了5倍以上。真正实现了机械强农,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秦宽说,他的团队研发的线式自动供苗山芋移栽机、山芋中耕除草机、山芋覆膜起垄施肥一体机等入选了省农机补短板机具名单,相关研究获安徽省科技推广奖。有了好的机具,还要做好推广工作。团队将研发的山芋装备带到泗县敦集镇霸王村、石龙岗村等脱贫村,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示范推广。2019年至今,已举办现场会5次,现场培训农民超300人次,手把手教农户使用机具。同时不断创新山芋全程机械化技术,为群众持续提供高质量山芋机具,推进山芋产业发展,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新农机助力“山芋之乡”轻松种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