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创发展路径 赋文旅新能
“消费帮扶金秋行动”开展以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文化和旅游局创新实施“文旅+帮扶”模式,通过品牌、产品、链条“三维”协同发力,不仅实现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直接采购与帮扶销售总额近40万元,更探索出一条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乡村旅游提质,激活“造血”新潜能
走进泗城镇彭铺社区,游客们正兴致勃勃地体验采摘、品尝农家菜。2025年,该社区成功获评“皖美休闲旅游乡村”,成为泗县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泗县文化和旅游局以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为抓手,构建起“特色资源+品牌打造+链条延伸”的帮扶模式。依托墩集草莓产业园、大庄小宋梨园等优质农业基地,精心打造“春摘草莓、夏品瓜果、秋赏梨园、冬挖山芋”的“四季采摘+农事体验”品牌矩阵,成功将山芋粉丝、金丝绞瓜等20余种特色农产品转化为畅销旅游商品。
同时,通过引导农户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创新开发融合业态,系统编制8条乡村旅游主题线路,让彭铺社区、大庄镇曙光村等重点村成为备受青睐的生态休闲目的地,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华丽转身。
节庆活动引流,打造消费“热力场”
国庆、中秋假期,泗县文旅活动精彩纷呈。从第十三届广场舞大赛决赛到博物馆非遗展演,从龙凤乐园科学实验秀到深蓝中心五彩芯街摇滚乐队演出,20余场“文化+旅游”主题活动,累计吸引近40万人次参与。
“没想到在非遗市集上买到的药物布鞋这么舒服,这趟旅行很有收获。”一位在运河文化风情街游玩的旅客表示。
泗县巧妙地将金秋丰收季与“双节”消费特点相结合,通过在运河风情街设置“非遗文创市集”、在百姓茶馆打造展演空间等创新场景,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非遗魅力,成功将“节庆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带动周边餐饮、住宿、零售消费环比增长12%。
构筑产业生态,培育发展“新动能”
重大项目的牵引为泗县文旅消费拓展了新空间。总投资8亿元的蟠龙山文旅项目稳步推进,其中飞虹水上运动中心、龙凤乐园已正式运营,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成为县域文旅消费新地标。
在绿城深蓝中心·五彩芯街、万像奥莱商业街等特色街区,常态化开展的非遗展演、大地歌会等活动,成功打造了“日间购物+夜间娱乐”的全时段消费场景。2025年三季度,这些街区的文旅消费额已突破5000万元。
更令人欣喜的是,泗县正以IP培育推动产业升级。通过成功对接国家级平台,将影旅融合发展纳入国家级课题,并启动《我的中国·我的大运河》首届“影旅融合”文化创意系列活动,着力打造城市IP与朱山文旅IP,初步形成“IP创作—产品开发—消费转化”的产业闭环,为文旅消费持续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泗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文旅+帮扶”机制,围绕品牌升级、场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重点发力,进一步挖掘运河文化、非遗资源和农业特色,让文旅产业成为带动群众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为建设和美泗县贡献更多文旅力量。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泗县:创发展路径 赋文旅新能
网站首页
领导之窗
政务资讯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解读回应
政府数据
魅力泗县
皖公网安备 3413240200014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