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魅力泗县 > 泗县名片 > 中国药物布鞋

泗县:“文化赋能”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

作者:王靖 董泽甫 发布日期:2021-12-06 15:25:29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阅读次数:
【字体:

 近年来,泗县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了特色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为脱贫攻坚和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2021年,泗县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稳步发展,群众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泗县先后荣获“全国书香城市”、“美丽中国魅力文旅目的地”、“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优秀地区”、“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泗县运河特色小镇入选全国文化旅游投融资项目,泗城镇获评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泗县图书馆入选全省十家最美图书馆。

  因地制宜,构建高规格的文化设施体系。持续推进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县城公共文化场馆集聚区,建成图书馆(国家一级馆)、文化馆(国家一级馆)、博物馆、规划馆、家风馆、少年宫、科技馆、中国古鞋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皖东北抗战革命纪念馆、虹乡剧场等十余处公共文化场馆,形成了泗县独具特色的公共文化集聚区,实现了城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全覆盖;高标准打造镇综合文化站,全县建成15个镇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了省级一级综合文化站标准,为基层群众求知、娱乐提供了丰富便捷的平台;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一村一品”建设,按照“七个一”的标准,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68个,覆盖率100%。设立村史馆、农耕展览馆、山芋展览馆、家风馆、好人馆、乡贤馆等50余个(处),展现了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民风民情,增强了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留住了乡情乡愁。

 满足需求,构建高频次的文化活动体系。按照“天天有节目、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的目标,推进群众文化活动高频次、高质量开展。文化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送戏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演出300余场次,举办春节文艺晚会、广场舞大赛、曲艺大赛、唢呐大赛、“4.23世界读书日演讲比赛”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50余场次;打造品牌文化活动。深入挖掘泗州戏、大运河等特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文化活动品牌,逐步形成了“乡村春晚”、“泗州戏文化艺术展演”、“古泗州十三县(区)书画联展”、“龙舟民俗文化展演”、“农民丰收节文艺演出”等品牌文化活动,促进了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传播,提高了文化自信,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引领;不断壮大基层文化队伍,选拔培育39名省级“乡村文化带头人”,组织认定167名县级非遗传承人,聘用60余名文化协管员,指导村(社区)组建戏曲、书画、广场舞等各类文化队伍200多支,队员超过3000人,带动了基层文化活动开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了乡村文化振兴,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动力。

发展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2021年,泗县立足独特的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动能。实施全域旅游发展工程,围绕打造面向长三角的康养休闲文化旅游基地,构建了以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片区、运河名城文化旅游片区、蟠龙山乡村文化旅游片区、隋唐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其他特色旅游片区等为支撑的“三区一带多点”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出了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唯一”活态遗址、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中国山芋之乡、中国金丝绞瓜之乡、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中国药物布鞋、皖东北革命根据地“七大名片”。推进大运河传承保护利用,加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高规格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大运河泗县段50余个文化文物资源点纳入国家和省大运河保护利用传承规划,大运河整体环境风貌得到较好改善,建成了运河小镇、虹乡剧场、运河人家景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建成9个省级重点旅游扶贫示范村,打造了墩集草莓基地、草庙油桃基地、开发区葡萄基地、屏山花卉基地、大庄猕猴桃基地、小宋梨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了菜园、果园、花园、游园“四园”产业,建成了采摘园、农乐园、垂钓园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泗县:“文化赋能”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