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魅力泗县 > 泗县名片 > 中国药物布鞋

安徽泗县:足上的非遗卓尔“布”凡

作者:单珊 吴天元 发布日期:2024-10-18 16:54:56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阅读次数:
【字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古人善用脚步丈量世界,而以棉布缝衲鞋履,不仅好穿耐磨,而且舒适养脚,因此留下做布鞋、穿布鞋的传统。

安徽宿州泗县作为传统的产棉大县之一,民间制鞋业发达,做布鞋、穿布鞋的传统,在这里得以完整延续。当布鞋千层底的细密针脚间,透出阵阵中草药香味,不禁让人感叹神奇。泗县人给这种走起路来也有药香味的布鞋,取了一个朴实而又贴切的名字——泗县药物布鞋。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县药物布鞋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近日,走进泗县的药物布鞋加工企业,亲身感受泗县药物布鞋的独特魅力。

“这就是我们‘老孙头’药物布鞋,我们按照不同的药物配比,使其具有不同的作用功效。”在泗县丁湖镇安徽老孙头鞋业有限公司厂房内,安徽省非遗传承人孙标展示起了药物布鞋的制作技艺。面前的长桌上数十种中草药琳琅满目,只见孙标熟练地依配方抓取称重、杵捣、磨辗,直至成为粉状。随后,孙标拿起了一个“千层底”的布鞋鞋底。“这是还没有用手工缝纳的鞋底样子,待会我们把这些粉状的药物填入层层叠叠的鞋底夹层中,制作药物布鞋的核心部分就完成了。”

加入中草药的“千层底”布鞋,不仅有养生的作用,更兼具吸汗、除臭、抑制脚气等各种功效,成为一个行走的“养生仪”。千层底布鞋舒适、透气又轻便。随着工艺不断推陈出新,如今的千层底布鞋不仅受老年人喜爱,也受年轻人欢迎。”孙标说,泗县布鞋在保留古法制作的基础上,在原材料里添加中药成分,增强了保健效果。因融合中国传统书画和刺绣等艺术元素,布鞋工艺更加考究,具有了一定的艺术鉴赏价值,更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传统的黑色鞋面外,“老孙头”药物布鞋还增加了彩色系列以及青花瓷、蓝印花布等鞋面款式,“私人订制”的专属鞋款更受中高端消费群体的青睐。在泗县的另一家药物布鞋加工企业泗州中草药功能布鞋科技有限公司里,记者看到药物布鞋的款式更为丰富,色彩也更为多样。戏曲脸谱类、花卉刺绣类鞋面让小布鞋在兼顾功效的同时更加凸显出了时尚感。

有了现代元素的加持,泗县的药物布鞋已成为中高端保健品和艺术礼品,逐渐走上了更大的舞台。在参展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期间,泗县药物布鞋不仅在现场销售出了千余双,更是签下了一千多万元的订单。

泗县药物布鞋作为传承中熠熠生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巾帼女工勤劳致富的机遇平台。现如今,泗县布鞋产业形成了“公司+农户”的加工模式,既保留了手工传统,又保证了批量生产,还可以帮助更多农户稳定增收。这种模式主要是指鞋业公司将部分鞋底,交给农村留守女性在家中手工缝制,之后统一回购,在车间“组装”成整鞋。据了解,泗县有十余个村、上百名农户参与药物布鞋手工制作,每人每天可纳一两双鞋底,足不出户即可获得数十元手工费,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

“泗县药物布鞋制作技艺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一定要好好传承和发展这项技艺。”泗县文旅局负责人巩彪说。为支持泗县药物布鞋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泗县专门出台了《泗县支持药物布鞋产业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技术研发、项目传承等给予支持。同时,该县还把药物布鞋等非遗产品作为旅游宣传推介的重要内容,组织药物布鞋等非遗产品生产企业参加全国性各类大型展览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

“我们通过寻找、记录、弘扬、传承等方式,充分挖掘和保护这些乡土文化资源,同时大力创新传统工艺,发展特色工艺产品和品牌,将地方优秀的文化资源融入市场,转化为文化产品,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品牌的跨越。”泗县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说。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安徽泗县:足上的非遗卓尔“布”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