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魅力泗县 > 泗县名片 > 中国药物布鞋

泗县:发掘文化“符号” 打造特色治理名片

发布日期:2025-08-01 09:56:40 信息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安徽频道 阅读次数:
【字体:

近年来,泗县充分结合县域实际,依托历史与本土文化,探索治理经验,形成一批具有浓郁泗州风情与深厚历史渊源的治理名片,营造出群防群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新风貌。

乡音土调,奏响善治之声

泗县是“泗州戏”发源地。泗县坚持本土原创,用好剧团人才,积极谱写“泗州戏”时代新曲,推出了《桥啊桥》《春满上塘》《青阳红霞》《六尺巷》等一系列经典剧目,反映新时代乡村振兴变化,传播孝老爱亲、睦邻友好的传统美德,有效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泗县通过挖掘非遗资源、整合乡土艺人,推出“泗说新语”文化宣讲品牌。丁湖镇梁贤地的板话、屏山镇村级文化带头人那崇山的大鼓、大杨镇祥伦文艺演出队的琴书等,借助“村晚”“议事会”纷纷亮相“家门口”的小舞台,用群众耳熟能详的“土腔土调”呼吁移风易俗,传播时代“新声”,以优秀乡土文化润养和谐家风、文明乡风。

夜话生活,丰富治理生态

泗县创新开展“围楼夜话”活动,“夜话”模式不仅仅局限于城区楼栋之间,还通过“夜话乡村”“月半小板凳”等搬上了乡村治理的“餐桌”。通过“夜话”活动,群众闲聊邻里琐事、共议治理问题,获取政策知识等治理“套餐”,参与到基层的共建共治中。大家相约即来、围坐而谈、欢歌笑语,“围楼夜话”成为嵌入邻里日常生活生态的治理品牌。

网格细治,赋能基层运转

泗县探索社区网格“微治理”,以小区为基本单元,构建起“1+3+N”立体服务框架,即一个党支部统筹,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协同,“N”个部门支撑,融合党建领航、志愿服务、邻里共建、矛盾调解、法治护航等多元化治理场景,做到“群众点单、接诉即办、服务上门、群防群治”,实现党群联动、邻里守望。

古运千载,流淌时代之韵

泗县境内尚存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活态运河河段,依然保持着较为原始的历史风貌。千载运河浩浩汤汤,流淌着两岸人民的勤劳智慧,也承载着丰富的治理文化。泗县在大力整治古运河河段生态,保护利用运河文化遗产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运河文化所承载的人文精神,融入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在泗县城市展览馆和泗县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群众可以通过实物模型、声光电的演绎,回顾运河昔日波澜壮阔的历史,了解古泗州人开凿河段、依河而兴、漕运商贸过程中的开拓创新、群策群力、团结奋进、诚实守信。大运河连接古今,汇聚广大群众继往开来的磅礴力量,为新时代泗县治理和发展振兴提供丰富的文化借鉴。(徐宝同)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泗县:发掘文化“符号” 打造特色治理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