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阅读人次:  
【字体:

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发表时间:2018-04-30 09:44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泗县人民政府
【字体: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

——财政收入增长11%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以上;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节能减排控制在省市下达目标以内。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创新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形成“4+3”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壮大四大主导产业。要有抓“工业强县”的战略定力,一个个具体项目抓、一个个具体企业抓,积少成多,积小成大,久久为功,成就我县工业一片新天地。全年实施工业重点调度项目39个,总投资78.9亿元,着力壮大机械电子、节能环保、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品牌服装四大主导产业。继续实施“3111”工程建设,新引进10个规模以上企业,开工建设10个规模以上企业,建成投产10个规模以上企业。以美加净净化器等为龙头,发展壮大智能家电(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创建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刘圩、大路口两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大路口和屏山两个创新型农业现代化核心区、南北两条产业扶贫示范带和16个示范区建设。树立大农业理念,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特色种养业、花卉苗木、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着力打造航天科技农业产业园、泗城农艺博览园、强英农业全产业链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开展农机、农技、农资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等新业态,构筑“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新格局。

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商业贸易、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农资农机大市场、货运物流大市场、同辉广场商业综合体、朱桥专业菜市场等项目建设,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以阿里巴巴、京东等农村淘宝店为重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推进“十大扩消费行动”,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开拓老年人健康照护服务和社会化养老服务市场,提升15个乡镇敬老院服务功能,推进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建设,建成泗县夕阳红老年公寓养护院。

发展文化旅游业。着力打造古运河文化旅游、皖东北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石龙湖湿地旅游、乡村休闲旅游四大特色旅游品牌,规划大运河文化博览园、石龙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运河人家、蟠龙山文化景区、释迦寺文化广场等旅游重点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水平,建设10个省级试点农民文化乐园、10个标准化村级综合性村民文化活动中心。运营全民健身中心暨体育馆,培育文化体育产业,争取体育赛事、演艺活动和会展展览等在市域及周边有较高影响。

推进项目建设。树立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产业化、产业效益化理念,持续抓好项目建设。切实做好项目储备,加强与省、市衔接,力争进入省“大新专”项目75个,市“5161”项目210个,编制县重点调度项目168个。熟化深化项目前期工作,紧紧抓住规划设计、项目审批、土地报批、招标投标、施工许可、征地拆迁、资金筹措等7个环节,切实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达到“对上可申报、对下可调度、对内可实施”深度。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工业突破、农业转型、城镇提升、脱贫攻坚、文教振兴、绿化泗县”等6大类项目建设,强化督查调度,加强考核奖惩,确保完成年度时序建设任务。抓好要素保障,推动人才、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向重点项目集聚。盘活国有资产,做大融资平台,全年扩充有效资产50亿元以上;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推动城投公司、虹投公司债券成功发行。

(二)坚持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突出县城作为县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首位度。

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新城。突出规划的遵循意识,设计的精品意识,建设的作品意识,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新城。开工建设104国道绕城段、老303省道泗洪交界至灵璧交界段、彩虹大道东延段、滨河大道二期,畅通城区对外通道;建设北部新城路网、洋城湖路东段、玉兰路西段、梁园路北段、南柳路西段、朱山路段、朝阳路南段、南三环东段及西段、发展路、创业路、蟠龙山路北段、清水湾路西段等城区道路,升级改造玉兰路、朝阳路、丹凤路,实施汴河大道东段、北二环路东段、东二环路非机动车道“白改黑”改造,完善城区路网微循环。开工建设地表水厂、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厂,铺设供水管网15公里、污水管网20公里、燃气管网10公里;完成老垃圾场封场整治,建设城区5个垃圾中转站和7个标准化水冲公厕,提升城市基本功能。建设长途客运站和4个换乘中心,系统规划城区停车场,完成公共交通服务市场化运营。规划建设科技馆、档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演绎文化馆,建设公安驾考中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成新汴河滨河公园、新濉河滨河公园、石梁河滨河公园、南柳公园、中央公园等,推进泗许高速出口至城区段、玉兰路、潼河路、赤山路、朱山南路及清水湾公园等绿化提升改造,让城市四季洋溢绿色的生机与活力。继续实施棚户区改造,完成白庙片区、朱桥西片区、三湾轮窑厂东南角、广电局东、桂花苑西、中设百合西、克庄片区、双语中学东、四里桥片区、石梁河中上游段两侧、曹苗村片区、公路局南侧、老煤建片区、泗五大桥南两侧、西303省道两侧、于圩社区等16个地块征迁任务,实施城市之光、学府名城、清水湾景苑二期、泗州名城二期、运河家园三期、南柳花园、虹景花园、康庄家园、古汴湾、星河湾、石梁景苑、学仕公馆、永济花园、白庙、大季等15个安置小区建设。

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超前规划建设重要基础设施,要有“一步跨入现代化”的理念和意识。积极推进泗县通用机场、合新高铁、新汴河航道升级等项目前期工作,构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继续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推进环县东路、环县南路、彩虹大道北延至瓦坊段、老山至上青大道连接线、大杨至104国道连接线、刘圩至大庄连接线等建设,升级改造环县西路、丁湖至泗城连接线。抓好唐河治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推进潼河、怀洪新河洼地治理。完成大庄、屏山、大杨、黑塔、丁湖等5个乡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城乡土地增减挂,新增耕地3500亩。抓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开工建设泗北220千伏变电站、大杨35千伏输变电、四山35千伏变电站工程。

高要求建设美丽乡村。加强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中心村规划体系建设,推进墩集、大路口、草沟、大杨、黄圩、黑塔、瓦坊等7个乡镇政府驻地整治,全面完成5个省级中心村和4个县自主建设中心村建设任务。注重特色小镇培育,按照“功能全、产业优、形象美、特色显”等建设石龙湖湿地小镇、曹苗运河小镇、秦场红色小镇、小宋梨园小镇,打造激情创业的平台,诗意生活的家园。

(三)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树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的理念,推进重点流域、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综合治理突出环境整治、水资源保护,构筑崇尚自然、生态绿色的发展体系

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城市建成区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建设垃圾收集转运系统,推进市场化运作。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巩固“三线三边”环境治理成果。实施重要干道两侧、大中河流堤岸、中心村等绿色屏障建设,推进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搬迁城区养殖业,规划建设大吴畜牧养殖规模小区;规范农村养殖业,实现环保达标养殖。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要以临战的状态,做好迎接环保督察工作,切实做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建设秸秆发电厂,实施康桥现代牧业循环产业园项目,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要以石梁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大路口山芋加工区水污染治理为重点,实质性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启动土壤污染治理可行性研究,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实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加快新能源建设。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提高天然气利用规模。重点建设朱山光伏发电基地、民利河农业光伏、京东方草沟桥东农光互补光伏发电、昌盛日电农业光伏发电,推进垃圾发电、深能墩集风力发电、汉能草庙风力发电项目建设。

(四)坚持开放发展,实现项目建设大突破

创新开放合作机制和模式,加快构建开放型区域发展高地,以大改革促进大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

坚持不懈抓招商。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引擎,固化招商引资多年来形成的成熟的体制机制和有益做法。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围绕产业链,制定招商路线图,推进精准招商;重视招商信息研判,对有价值线索,及时组建专业团队,实施跟踪招商。优化招商环境,注重从制度和规则层面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引导企业合理预期。在选择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辐射带动强的大项目同时,积极引进落地快、见效快、成长快的中小微企业。以大开放推进大发展,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2%以上。

持之以恒强载体。引导园区转型升级,提升专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县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有质的飞跃;深化泗涂现代产业园合作共建,建设标准化厂房18万元平方米,构筑企业入驻、孵化、发展的载体;推进泗城双创产业园建设,培育精密仪器制造、商贸物流等主导产业;推进乡镇工业园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打造创业平台;推进专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化工产业园、机械电子产业园、塑编产业园、食品产业园、纺织产业园等园中园。

坚定不移抓改革。围绕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民生导向,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一批我县特色改革项目。全力推进国家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及省级美丽乡村整县推进试点县、农民工进城购房试点县等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和经验。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调转促”系列政策,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税负、社保、财务、电力、物流等成本。聚焦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性项目投资机制和统筹平台公司融资、土地出让收益、财政性资金安排的资金保障机制;聚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黑名单制度和联合惩戒机制;聚焦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改革,激活农村集体资产,增加农民收入。

(五)坚持共享发展,保障人民群众民生福祉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要求,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着力保障基本民生。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建成新一中、开发区中心校、泗城中心校、明德小学、衡尤小学,改扩建二中、三中、雪枫小学、四小、五小,完成城区教育十大工程。建设草庙第二幼儿园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和长沟中心学校综合楼,推进草庙中学、山头中学、城南中学等学生宿舍,黄圩中学、瓦坊中学、黑塔中学、屏山中学等教师周转房建设,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达标县验收。加快推进职教园区和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技工大县。建成县人民医院新院、县中医院迁建并投入使用,完成第二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妇幼保健院、华宇妇科医院、心脑血管专科医院建设。推进县人民医院医养中心、中医院医养中心、县福利院老年楼、儿童供养楼及县光荣院建设,启动实施15个乡镇敬老院提升改造。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公益性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发展。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着力抓好安全生产和综治维稳。不断加强计划生育、科技、防震减灾、广播电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对台、气象等各项工作。

持续用力改善民生。怀揣百姓情怀,秉承“民生为大”,扎实推进33项民生工程,全力做好县政府承诺的10件惠民实事。以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推动创业就业,实现新增城镇就业4750人。健全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大病救助、救灾救济等社会救助体系,保障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切实抓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建设,确保实现1.3万人脱贫、15个贫困村出列。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