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统计公报
2011年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泗县统计局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 “开放兴县、工业强县、项目立县、民生惠县”四大战略,强力推进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平稳较快、结构优化、民生改善、总体健康”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107.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24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40.65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4亿元,增长10%。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8.5∶35.6∶25.9变化为 37.6∶37.9∶24.5,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2.3%,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元大关,达11446元,比上年增加1918元。
从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看,一产拉动GDP增长 1.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4%,二产拉动GDP增长7.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2%,三产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4%。
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 标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 | 107.13 | 11.6 |
第一产业 | 40.24 | 5.0 |
第二产业 | 40.65 | 19.8 |
工 业 | 34.65 | 21.5 |
建筑业 | 6.00 | 10.5 |
第三产业 | 26.24 | 10.0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3.30 | 8.5 |
批发和零售业 | 4.10 | 8.1 |
住宿和餐饮业 | 1.24 | 9.7 |
金融业 | 1.35 | 6.5 |
房地产业 | 3.84 | 7.0 |
营利性服务业 | 4.78 | 22.0 |
非营利性服务业 | 7.63 | 7.2 |
2011年末全县从业人员54.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32.3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0.8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1.8万人。年末在岗职工3.04万人,增加0.44万人。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56743公顷,比上年增加1478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113公顷,比上年减少1021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5633公顷,比上年增加84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1133公顷,比上年增加678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84.53万吨,比上年增产2.21万吨。全年油料总量77171吨,比上年增产4542吨。棉花产量4077吨,比上年减少1155吨。水产品产量10004吨,比上年增加1289吨。
全年牛出栏5.11万头,比上年增长1.17%,猪出栏82.99万头,比上年增长0.46%,羊出栏58.93万只,比上年增长1.94%,家禽出栏1278万只,比上年增长0.87%,肉类总产量10.52万吨,比上年增长0.91%。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58.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8%。全年机耕面积91.18千公顷,机播面积115.52千公顷,机收面积110.83千公顷。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6.09万吨,增长1.5%;农村用电量18781万千瓦小时,增长1.3%;有效灌溉面积69.95公顷,增长0.68%。
201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合计 | 吨 | 845302 | 2.69 |
其中:夏粮 | 吨 | 468098 | 0.27 |
小麦 | 吨 | 458714 | 0.81 |
秋粮 | 吨 | 377204 | 5.85 |
玉米 | 吨 | 191063 | 3.86 |
大豆 | 吨 | 41763 | -2.14 |
油料合计 | 吨 | 77171 | 6.25 |
其中:花生 | 吨 | 75820 | 5.97 |
油菜籽 | 吨 | 1310 | 23 |
棉花 | 吨 | 4077 | -22.08 |
猪出栏 | 头 | 829854 | 0.46 |
牛出栏 | 头 | 51102 | 1.17 |
羊出栏 | 只 | 589262 | 1.94 |
家禽出栏 | 万只 | 1278 | 0.87 |
肉类总产量 | 吨 | 105221 | 0.91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0户,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3.53亿元,增长32%。全年产值超亿元的重点骨干企业已经发展到24户。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指标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总计 | 23.53 | 32.00 |
其中:轻工业 | 13.08 | 30.26 |
重工业 | 10.45 | 34.16 |
其中:国有企业 | 0.48 | -3.45 |
集体企业 | 0.44 | 5.83 |
股份制企业 | 21.11 | 34.09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0.97 | 36.72 |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 0.53 | 24.30 |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0.48 | -3.45 |
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 | 3.36 | 20.04 |
工业各个行业全面增长,主要支柱行业快速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服装业、纺织业、木材加工及其制品业四大行业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6%、132.1%、34%、50.6%。
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服装增长113.7%,小麦粉增长16.7%,人造板增长21.7%.
201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小麦粉 | 吨 | 524635 | 11.25 |
啤酒 | 千升 | 4030 | -80.70 |
纱 | 吨 | 18468 | 39.76 |
棉纱 | 吨 | 18468 | 39.76 |
服装 | 万件 | 2101.6 | 112.71 |
人造板 | 立方米 | 840088 | 13.59 |
其中:胶合板 | 立方米 | 840088 | 16.41 |
塑料制品 | 吨 | 2934 | 0.55 |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3.03亿元,比上年增长78.7%;利税4.24亿元,增长71.8%,其中利润2.91亿元,增长72.1%。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
指标 | 计量单位 | 2011年 | 比上年增减百分点或次数 |
总资产贡献率 | % | 16.57 | 2.00 |
资本保值增值率 | % | 160.21 | -69.47 |
资产负债率 | % | 38.28 | -5.31 |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 次 | 9.17 | 1.41 |
成本费用利润率 | % | 3.01 | -0.02 |
全县有资质建筑企业10家,年末从业人员2862人,全年完成产值21212万元,比上年增长7.4%。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亿元,同比增长10.5%。房屋施工面积15.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7.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5.8亿元,比上年增长42.4%,其中,城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9亿元,增长37.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9亿元,增长19.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亿元,增长109.4%。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3亿元,下降88.9%,第二产业投资32.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投资23.3亿元,增长50.2%。
全年工业投资完成24亿元,占总投资的43%,比上年同期提升3.8个百分点。
从投资项目个数看,全年施工项目228个,其中亿元项目2个。
五、商业贸易和对外经济
市场销售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6亿元,增长17.4%。按销售地区分,城镇的零售额16.44亿元,增长27.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22亿元,同比下降2.8%。分行业看,批发业消费品零售额1.7亿元,增长240%;零售业零售额18.28亿元,增长12.8%;住宿业零售额0.12亿元,增长20%;餐饮业零售额2.56亿元,增长18.8%。
全年进出口总额4171.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0.6%。其中,出口3600.2万美元,增长64.8%;进口570.9万美元,增长355.3%。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200万美元,增长66%。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全社会完成货运量2820万吨,完成客运量948万人。全年邮政业务量2505.4万元,同比下降4.5%。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2.1万户,同比下降4.7%,住宅电话年末用户10.2万户,同比下降14.3%,农村电话用户9.4万户,同比下降3.1%;移动电话用户34.3万户,增长28.5%。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2600户,增长23.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收入51141万元,比上年增长53.9%,地方财政收入37545万元,增长59.2%。全年财政支出203084万元,增长38.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413万元,增长12.6%,农林水事务支出40865万元,增长85.6%,教育支出53814万元,增长42.8%,医疗卫生支出28792万元,增长49.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903万元,增长30.3%。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82.5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14.58亿元,增长21.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7.4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79亿元,增长23.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36.4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58亿元,增长18.1%。其中,短期贷款10.35亿元,比上年末减少0.07亿元,下降0.7%,中长期贷款26.0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65亿元,增长27.6%,中长期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6.1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4亿元,增长85%。
全年全县保险机构保险费收入14677万元,比上年增长0.9%。其中财产保险收入3077万元,增长20.5%,人寿保险费收入11600万元,同比下降3.3%。
八、教育和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小学144所,比上年减少17所,当年小学招生10605人,比上年减少3066人,小学在校学生58128人,比上年减少8536人。普通中学 28所,比上年减少8所,初中当年招生10673人,比上年减少2540人,高中当年招生5616人,比上年减少74人;初中在校学生36074人,比上年减少737人,高中在校学生16635人,比上年减少807人;初中毕业学生9312人,比上年减少3550人,高中毕业学生5917人,比上年减少35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 99.6%,初中升学率74.1%,高中升学率62%。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个,妇幼保健站 1个。卫生机构床位1550张,卫生技术人员1479人,其中医生953人,卫生防疫人员296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1年末全县户籍人口93.6万人,其中男性48万人,女性45.6万人,年末总户数25.3万户。当年出生人口13573人,死亡人口3513人。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459元,比上年增长38.9%。农民人均纯收入5648元,比上年增长19.8%。
年末全县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8个,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1350张,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15780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1287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30300人,参加失业保险23793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671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3329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763689人。
十、环境保护
污染减排取得突出成绩。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投资2251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和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均为95%。
全年平均气温14.9℃,降水量958.1mm。
注: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为省反馈数据。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工业增加值数据、效益指标均为快报数,
4、人口数为公安年报人口。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2011年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