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审计公开 > 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
阅读人次:  
【字体:

关于泗县201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公告

发表时间:2017-11-20 00:00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泗县人民政府
【字体:


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泗县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关于宿州市本级201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了审计工作报告并作出审议意见,要求相关部门切实抓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县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整改落实,县长作出批示,要求各单位突出抓好问题的整改,对涉及查出的问题,列出整改任务清单,实行对账销号,提高审计整改实效,切实发挥审计监督作用;要实事求是地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整改情况,对尚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问题,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逐项整改,逐项落实。对审议意见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县政府高度重视,并逐条进行整改落实。现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问题整改情况

(一)关于预算体系不完整,预算编制不细化问题。县财政局表示,2017年根据市财政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同时对全县国有资产及经营状况进行清理登记20171031日,县政府下发《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泗政发2017113号),明确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要求、职责分工等注意事项,根据文件精神,县财政将首次试编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关于预算编制不细化问题。由于县级安排的民生、重点工程及土地出让金等不确定因素较多,无法确定实际支出时的具体预算单位及支出科目,所以采取项目资金预留,待具体执行时,根据县批安排再分配到具体预算单位。下一步县财政局将加强县级项目预算管理,按照项目实施具体情况,细化项目预算编制,明确项目实施部门,将项目安排到具体实施部门,减少预留资金,逐步实现项目规范化管理。

(二)关于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预算调整较大问题。我县财力有限,主要靠省转移支付,2016年虽然将提前下达专项及转移支付指标纳入预算,全县年初支出预算296,351万元,但年终决算我县实际支出达415,968万元,增加119,617万元。主要因为省专项及转移支付追加形成,追加的指标全部分配到部门,特别是较大的项目资金,导致部门决算数比年初预算数出现较大差异而被动调整。针对全省普遍存在的这一问题,省厅逐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县级提前下达转移支付资金力度,随着省提前指标不断地增加,预算调整较大现象会逐年减少。

(三)关于部分省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下达不及时问题。对此,县财政表示下一步将强化同省市财政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掌握专项资金分配情况,同时,进一步严格专项资金管理,建立专项资金管理流程,在省指标下达后,第一时间及时下达到股室预算单位,确保转移支付资金及时拨付到位。

(四)关于已下达的预算指标未完全执行到位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是项目推进较慢。财政部门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督查力度,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完善保障手续,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减少项目资金结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关于预算收入未及时入库问题。对此问题县财政已组织相关股室,立即整改,将未及时入预算收入库的7674万元,于2017年1月全部入库,其中包括:财政专户收入应缴未缴预算584万元以及县非税收入管理局应缴未交财政收入7089万元。

(六)关于公用经费预算定额标准较低,无法满足单位行政运行需要问题。我县财力较少,只能优先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等基本支出,人均公用经费一直保障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单位基本需求。2017年县政府研究决定,提高单位公用经费综合定额,由人均3000元/年,提高到人均20000元/年左右,同时压缩本级安排非项目类资金,切实保障预算基本支出需求。

二、税收征管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一)应征未征税款374万元。对此问题,县地税局组织人员进行了整改,但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仅补征契税71.58万元。

(二)税款未及时入库28.17万元。县地税局已全部解缴入库,同时对未严格按照规定延迟入库的开票员给予批评教育,并从制度上保证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三、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方面存在问题整改情况

(一)关于财政专户银行账户清理不到位问题。对于应该清理的徽商银行和农合行的财政专户,县财政局已将专户撤销手续送达上述银行,并督促加快办理,计划年底前清理完毕。

(二)关于专户资金拨付及报账手续有待进一步完善问题。问题,县财政局已全部整改到位。下一步,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报批程序,优化拨付流程,确保专项安全高效支付。

(三)关于财政专项资金指标结余量大,支付率低问题。对此问题,县政府高度重视,今年下半年以来,在每次扶贫领导小组会议上都对项目支出情况进行调度。财政局各股室积极配合项目主管单位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同时,建立资金月报制度,按月调度各项目实施单位,对中央和省市县安排的专项资金和实际支出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督促加快工作进度,确保资金及时支付,尽早发挥效益。

(四)关于借出财政资金未及时收回问题。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借给龙牧猪业有限公司和新亚牧业养殖有限公司项目资金1142.9万元,农发办已多次下达催款通知,下一步要求农发办按照法律程序进一步加大催缴力度,减少财政资金损失。

(五)关于购建固定资产未登记入账问题。县教体局、城管局及林业局等相关单位迅速做出反应,对固定资产进行认真盘存,对于漏记漏登的固定资产,账面予以补记,同时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

四、延伸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一)对县土地局储备中心土地出让金征收未及时到位问题。县国土局积极作出整改,截止目前已追缴到位8440万元,尚有5796万元未能征缴到位,仍在积极追缴。

(二)对于政府性融资平台及担保公司审计发现管理方面问题。各公司都在积极整改,对于收支管理不规范问题,做到认真梳理,及时调整相关账目,完善手续,同时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五、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问题情况

(一)关于未按规定批复所属单位预、决算问题。县财政局、教体局、城管局表示今后将严格按照《预算法》要求,在财政预决算批复后,及时将预决算批复到二级机构。

(二)关于决算编制不真实问题。县财政局、教体局及城管局表示将认真按照有关制度规定,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地编报决算,保证部门决算信息质量。认真做好部门决算汇总工作,建立部门决算评价指标体系,确保报送数据资料真实、完整、准确

(三)关于预算编制不完整问题县财政局和城管局表示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要求,科学编制预算,力求年初编制预算精细准确,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四)关于未按规定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以及未执行政府集中采购问题县教体局和城管局表示,今后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根据县财政总采购预算,做好2018年度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严格按照集中采购批复进行采购物品。

(五)关于改变专项资金用途问题。县教体局、城管局已迅速整改,作了调账处理,将资金归还原渠道。

六、专项审计调查问题整改情况

(一)公车运行平台问题整改情况。一是部分车辆使用效率较低问题,县行管局已经上报县政府,准备再招聘一批司机,把闲置的15辆公务用车充分利用起来;二是驾驶员补助已兑现发放到位,劳动合同签订问题目前正在协调;三是移交车辆未及时进行固定资产账务处理问题,行管局已经会同财政部门完成资产登记过户。

(二)财政涉企补助资金审计调查问题整改情况。一是对涉企补助项目繁多,补助企业面广,补助资金量小,存在“撒胡椒面”现象。县财政局会同县农委、经信委和商务局等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和排查,努力做到相对集中资金,有重点扶持,充分发挥涉企资金效益。二是对扶持企业实行动态监管,优胜劣汰,确保被扶持企业有较好的社会贡献。三是对涉企资金未全部纳入安徽财政涉企项目资金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财政局已责成相关股室,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争取将历年涉企资金全部纳入该系统统一管理。

七、当前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县委、县政府对审计整改高度重视,县政府多次组织召开专题整改会议,研究部署审计整改,明确、细化分工和责任,持续督促审计查出问题的切实整改,确保整改工作的落实和有序进行。总体上看,审计整改到位率进一步提高,特表是扶贫等专项资金发现问题都能纠正到位,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从整改的结果看,部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力度仍然不够,整改仍不够彻底,审计整改进度缓慢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部门单位仅重视具体违纪违法问题的整改,认为把违纪违规金额上缴或归位就算完成审计整改,忽视从建立制度方面去根治源。下一步,我们将把推进审计整改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确保审计整改取得实效。

(一)继续强化预算编制、管理和执行力度。一是要全面实施全口径预算,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约束机制,严格控制预算支出,严格按照人大要求,全面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精细化水平,对预算需要调整项目、超收收入按程序报经人大常委会调整预算后再安排支出。二是要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加强预算单位结转结余资金的管理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减少预算结余。

(二)进一步压实整改责任。被审计单位是审计整改的责任主体,要严格落实审计整改要求,执行审计决定,采纳审计建议,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各部门主要领导作为审计整改的第一责任人,对审计整改完成情况负总责,对整改方案制定、实施进度、整改重点难点以及组织协调等重要环节要亲自抓、亲自管,并督促整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部门要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分解、明确并压实主管领导以及岗位个人的具体责任,做到所有问题不落不漏,所有责任有主可追。健全完善审计整改重点问题督办制度,确定责任部门、责任领导和整改期限,定期检查督办整改进度,及时协调解决整改难题,做到不完成不销号。

(三)细化方案措施、分类推进整改实施。研究制订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审计整改方案,按照分类实施的原则,细化整改措施。一是建立整改台账和整改销号制度,分部门、分单位将所有需要整改的问题事项统一归集管理,排出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实行对账销号,保证审计整改完成时限和整改质量。二是突出事关改革发展、社会稳定、群众利益的政策措施落实、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资金等方面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的整改,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和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使用。三是按工作难易程度和所需时限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开展审计整改。对直接就可整改到位的问题要不拖不等;对需要一个过程才能整改到位的问题,要倒排时间,组织展开分段整改;对因体制制度原因一时无法整改到位的问题,要加紧研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整改;对需要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的问题,要由主管部门负责牵头,分层次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合力完成整改;对久拖不决或屡查屡犯的突出问题,要专题研究部署,实施重点督办。

(四)建立健全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合力提升整改效果。建立健全审计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公安、检察以及其他有关主管单位的工作协调机制,把审计监督与党管干部、纪律检查、追责问责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联动效应。加大问责和责任追究力度,对审计查出的违纪违法行为,要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追责,对不按规定期限和要求进行整改、屡审屡犯的,要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严肃问责。要把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纳入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内容,作为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年度考核、任职考核的重要依据。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研究解决审计发现的突出问题。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加大人大监督审计整改落实和追责力度,使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紧密对接,合力推进审计整改。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通过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扎实有效的工作,《审议意见》的办理工作基本上落到了实处,办理工作成效明显,但在工作落实中也还仍存在不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贵在办理,重在落实,务求实效”的要求,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与指导下,进一步苦干实干、提速提效、攻坚克难,确保政府各项工作能够落到实处,为实现“全市争第一、全省争上游、全面达小康”目标而努力奋斗

2017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