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绿化工程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
随着县委县政府提出“十六城同创”,打造宜居宜业的园林县城,我县相应配套的绿化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多,在绿化工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苗木工程量难以准确认定
审计分为两个时间点,一是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审计,在此时点如果把未成活苗数量计入工程造价,日后施工单位是否补种及补种苗木的规格、质量、数量都不能得到保证;二是养护期满后审计,工程量基本上可以确定,但是对于在养护期间补植的苗木,其后期养护施工单位不再承担义务相应的义务,苗木的成活率方面很难得到保证。
二、苗木的价格难以确定
由于苗木品种繁杂、规格多样,价格受时间、产地波动较大,如果审计时不能全面把握则直接影响价格的准确性。
三、养护等级难以界定
绿化工程不同与其他市政、房建等,绿化工程有明确的养护期和养护等级,不同级别的养护费用差别很大,同时对于是否达到养护级别不宜把握,对未达标养护也无扣减费用的依据标准。
四、部分树种成活后不易养护
由于在设计阶段缺少对当地土质气温状况的调查,很多树种不能适应本地,即使成活后死亡率也过高,如香樟树耐寒性较差,每年冬季都有大量的枯死,广玉兰耐旱性较弱,夏秋季死亡较多。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如下:
一、在设计阶段应做到完善,对于苗木特征描述应详细全面,尽量减少在施工期变更,同时注意树种选择,避免引入不适应在本地生长的苗木,如有必要前期设计工作可以请林业部门参与把关。
二、在施工阶段,工程项目的甲方代表和监理要把好苗木的质量关,严格按照合同清单要求,对苗木的面积、数量、规格等逐一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予以补植或换植。
三、在工程审计阶段,对于苗木数量的认定上,由项目建设单位综合考虑后确定审计时间,避免因为审计时点的不同造成苗木数量的差异。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泗县绿化工程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