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73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晓、徐瑞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设立家庭病床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积极做好为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重大疾病康复患者、重大疾病持续治疗患者、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以及儿童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县卫健委通过多措并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一是制定方案,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印发《泗县2020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在2019年工作的基础上,为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慢性病(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中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学龄前儿童、孕产妇、精神病在家康复者、晚期肿瘤维持治疗的患者、生活不便的残疾人、长期卧床者以及其他有医疗需求的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二是应签尽签,强力推动贫困人口签约进度。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签约服务团队立即动员和行动起来,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按照《实施方案》具体规定,强力推动全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同时不断加快贫困人口签约进度,坚持“应签尽签”原则,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应签不漏签,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三是压实责任,督促各级服务团队开展履约服务。为切实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实做细,县卫健委不断加大督促指导力度,严格执行双周调度与通报机制,压实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签约服务主体责任,及时转变服务方式,充分利用智医助理外呼平台,定期向签约对象发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警示和卫生健康知识,指导签约对象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反馈个人健康状况;乡村两级签约团队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依据签约服务包内容提供上门履约服务,通过大力宣传健康脱贫和基本公卫等各项惠民政策,让签约群众从内心深处认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而提高签约居民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四是迅速动员,扎实开展居民健康体检。在我县被省卫健委宣布为低风险地区后,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陆续组织签约居民开展本年度健康体检工作,县级服务团队密切配合乡村两级服务团队,逐村为签约居民提供健康结果评估、慢性病患者用药指导和高危患者转诊服务等,切实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落实一人。
五是监督考核,切实规范各级服务团队履约行为。县卫健委通过签约系统抽查、电话回访等方式,对全县签约居民签约履约真实性和满意度进行调查,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限期整改。
六是加强联动,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我县组建了以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为牵头单位,18个乡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的两个县域医共体,进一步推进县级优质资源下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与医共体成员单位共同明确制定了各级医疗机构收治的病种,住院患者县域内就诊率逐步提高,“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机制初步形成。按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两包三单六贯通”的建设路径,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及时足额打包拨付医共体,通过完善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编制“周转池”制度,盘活用足乡镇卫生院存量编制,进一步落实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县管乡用”、村医“乡聘村用”制度了,充实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同时围绕城乡居民看病就医问题做到专家资源、医疗技术、药品保障、补偿政策、双向转诊、公共服务“六贯通”,有力促进了县乡村医疗资源共享。
七是强化保障,大力提升村、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全县医疗健康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县、乡、村三级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同时,大力推进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以泗城镇、开发区现有的12个社区居委为依托,坚持机构公益性质,重新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由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分别对8家和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财物进行一体化管理。根据社区居民实际需求,安排全科、中医科等专家为城区居民提供一体化、连续性的卫生健康服务。目前,全县医疗卫生机构的整体建设和设备配置水平处于省、市前列,城乡居民就医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全县医疗服务水平,在原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设立家庭病床”,同时,县卫健委将积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倾听不同声音,充分考虑合理意见,促进我县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合理、有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泗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联系电话:0557-7090148
2021年3月19日
抄送:县政协提案委员会、县政府督查室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