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泗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12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徐琰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重视泗州戏传承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1.为加强泗县泗州戏保护利用工作,我县已成立非遗保护中心(设在县文化馆),首要任务就是将其音乐、声腔、乐器、剧本、表演技巧、传承人与传承团体等进行保护,并记录、录音、录像,目前已完成《泗州戏韵》编辑出版。
2.充分发挥文旅系统的组织优势、专业优势,坚持共建共享、还戏于民,致力于打造农村戏曲大舞台,坚持做到“建设一个,照亮一片,惠及一方”。截至目前,已建设完成乡村戏曲大舞台200余个,同时配发锣、鼓、笙以及调音台、音响等戏曲专业设备。随着全县行政村乡村大舞台建设实现全覆盖,从基础的角度,同时实现了表演地方特色节目,熟悉的艺术形式能够让观众理解,并从心里认可接受,愿意主动观看、学习,甚至直接参与表演,也为泗州戏表演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展现出了农民精神新风貌、农村生活新变化、乡村振兴新气象,并在推进传统戏曲普及、构建乡村和谐文化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泗县是戏剧大县,群众基础深厚,70余支民间剧团常年活跃在农村、社区,为进一步推进群众文化专业化,我们聚焦创作生产优秀作品这一中心环节,广泛开展剧团(剧目)选拔、志愿下乡展演、新创小戏展演巡演等,通过组织专家对新创剧目进行审核、技术辅导,盘活乡村戏剧资源,使一些相对优秀的小戏得到打造提升,成为精品剧目。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我县每年开展“送戏进万村”和“戏曲三进”正规戏曲演出活动264场,并将学唱演地方特色节目专门作为一个重点项目来抓,每场演出均组织、邀请当地戏曲爱好者现场观摩、学习,并利用进校园机会,为孩子们勾勒脸谱,演示唱腔、身段等。我县的戏曲爱好者和孩子们在参与泗州戏艺术表演过程中,直接接触泗州戏,并逐渐领略泗州戏的内涵和精髓,理所当然就成了泗州戏的直接传承人。同时我们利用如正月古会、“四季村晚”等活动,大力推介泗州戏,群众喜闻乐见,热情参与。最关键的是,吸引了一批年轻人直接参与起到了保护和传承地方艺术文化的作用,承上启下,使泗县泗州戏充满前景,重新富有活力。
4.为发挥专业泗州戏在传承利用龙头带动工作,自2012年起,泗县泗州戏剧团(泗县唯一一家专业剧团)结合文化体制改革要求,成功变更为安徽省泗县泗州戏演艺有限公司。为此,公司明确思路,“不能依靠被动输血,还要谋求自我造血。”在不折不扣完成文艺下乡公益演出的基础上,积极竞标其他市县演出活动以及参加商演等,成功创作生产《中奖之后》《虹县令》《女人也是太阳》等一大批接地气的(曲)目,演员工资以及公司发展均得到一定的保障。目前公司现坐落于国家三A级景区——泗县清水湾公园内,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公司持有文化主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演出设备齐全。现有演职人员30余人,其中国家三级演员和艺校毕业中专生28人,瑶剧市级传承人1人,泗州戏市级传承人3人,县级传承人6人。公司每年开展“送戏进万村”“戏曲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文化惠民活动及其他公益演出160余场次,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
感谢徐琰等代表对我县文化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们的意见实事求是,为提高泗州戏传承保护利用工作指明方向。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意见建议,继续加强泗州戏资金投入、人才培育、宣传推广和创新发展,推动传统戏曲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让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加广泛应用和发展。同时,保护和传承传统戏曲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我们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真正实现泗州戏的有效保护和传承,让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泗县文化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557-7022436
泗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4月24日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