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泗县发展改革委(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阅读人次:  
【字体:

2024年县发改委第四季度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发表时间:2024-12-31 09:49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泗县发展改革委(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字体:
2024年第四季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考核目标7%、力争目标8%。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目前指标正在上报
2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考核目标10%、力争目标12%。 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目前投资正在上报。
3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 2024年,全县PM2.5平均浓度为33.7微克/立方米,较2023年34.7微克/立方米降低3%;PM10平均浓度为60.9微克/立方米,较2023年65.8微克/立方米降低7.4%;优良天数为301天,空气优良率82.2%,较2023年80%提高2.2个百分点;空气质量连续四年排名全市第一。2024年1-12月份,全县6个国考断面、3个省考断面均稳定达标,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市第一。
4 统筹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产业集群基地建设,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力争“新三样”产业规模突破50亿元。 围绕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强化双招双引,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招商专班,绘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招商图谱,紧盯重点区域,围绕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高端功率半导体芯片和器件、锂电池新材料、汽车电子、底盘系统和轻量化部件等细分领域精准招商。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和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库,“一企一策”实施精准培育。2024年汽车零部件产值突破23亿元。
5 围绕打造具有皖北重要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基地,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窗口期,在底盘系统、汽车电子、汽车铝铸件等领域深耕细作,引导汽车燃油泵、滤清器、轴承、刹车片、火花塞等产业迭代升级。成立泗县汽车零部件产业行业协会,设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基金,鼓励中恒电喷等优势企业深度嵌入省内整车配套供应链,支持高坚机械、家瑞轴承等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打造国家级和省级数字化车间。 泗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汽车“首位产业”战略定位,充分发挥特有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口优势。以集群化、差异化、特色化为原则,着力推动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力争成为全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生力军,全力服务和支持制造强省建设,支持县城零部件企业深度嵌入全省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集聚汽车零部件企业7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家,高新技术企业3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今年以来,云欣、欧潮、高本等12个单独供地项目投润明等15个汽车要部件项目加快建设,索力德普、中科摩通等21个项目签约落地。
6 全年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制造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超30%,实施重点工业技改项目25项以上。 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3家,已完成目标任务。实施工业技改项目35项
7 实施“专精特新”倍增行动,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以上,战略性新兴企业12家以上。 上半年新增调入战略性新兴企业3家,下半年调整窗口暂未开放。
8 强化重点产业人才支撑,联合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泉为绿能光伏研究院、家瑞轴承CNAS实验室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新认定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家(家瑞轴承)、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家(滤特菲汽车)、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泉为绿能)。
2 坚持项目为王,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30个,总投资749亿元以上。 全县纳入市重点项目160个,年度计划投资97.3亿元。1—11月,全县纳入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1.4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4.75%;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45个,已开工45个,开工率100%。
3 提速建设一批有带动力和支撑性强的重大项目,推进合新高铁泗县段、城乡供水一体化等项目加快建设,通用机场、中水处理厂等项目投入使用。 泉为光伏组件一期已竣工投产,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中水处理厂已竣工验收,莱卡织造基地、集光视讯产业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中
合新高铁泗县段:1.泗县东站站房:混凝土主体、二次结构、钢结构施工完成,站房外幕墙龙骨施工完成97%;正在进行水电、屋面檩条、内装腻子、外装龙骨施工。2.路基工程:目前路基地基处理、土石方均已完成。正在进行站台雨棚、正线无砟轨道及高速道岔施工。区间路基正在进行路基附属及无砟轨道前置条件施工。3.桥梁工程:目前两座桥下部结构、箱梁架设、桥面系均已完成。4.轨道工程:无砟轨道设计50303单线延米,底
座板累计14545单线延米,道床板累计4075单线延米。
5 把握中央预算内投资、特别国债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地方专项债加快发行等政策机遇,精准谋划一批示范带动项目,建立重点项目谋划储备项目库,为扩大投资奠定坚实基础。 全县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谋划项目10个,总投资20.51亿元,资金需求6.09亿元;围绕超长期特别国债“两重”“两新”领域谋划项目29个,总投资102.21亿元,资金需求23.79亿元;谋划政府专项债券项目38个,总投资298.79亿元,资金需求36.47亿元。
6 坚持重大项目要素保障联席会议制度,全力争取省级指标,保障重大项目用地。 全年召开重大项目联审暨要素保障会议5次,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
7 优化能耗指标配置,优先支持产出效益高、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 严格两高项目审批,推动企业节能技改工作。
8 聚焦“追赶苏北”,持续加强与沪苏浙对接合作,当好皖北地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北桥头堡”。 坚持把招大引强作为重中之重,抢抓“新三样”产业发展“风口”,今年以来,我县在长三角地区共招引28个亿元以上项目,协议投资额62.34亿元。持续深化与滨江教体局结对合作帮扶,滨江区学校共5批20余人赴泗县结对学校开展帮扶活动,泗县各学校分4批共91人赴滨江区结对学校跟岗学习。10月24日,泗县文旅推介会暨招商在杭州市滨江区举办,来自滨江区文旅部门、旅游协会、文旅企业等6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中,播放了《水韵泗州 运河名城》《跟我去泗县》两部宣传片,同时介绍了泗县文旅景观及重点招商引资文旅项目。10月30日至11月1日,滨江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专职副队长徐宏国带队来泗开展文旅结对帮扶暨参观考察活动。并召开了滨江区-泗县文旅交流座谈会,双方就旅游路线共建、酒店资源共享事宜进行研讨。10月26日,县卫健委选派15名医疗卫生人员赴杭州市滨江区进修学习。11月,县人民医院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长征医院等医疗机构持续开展合作,派出5名骨干医师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徐州二院等长三角地区医疗机构进修学习。11月,滨江区发改委捐赠1.6万元,用于资助20名泗县困难群众。11月28日,县总工会组织48人赴常州开展疗休养活动。12月6日,组织45名职工赴杭州开展疗休养活动。
9 深化与杭州市滨江区结对合作帮扶,支持企业与沪苏浙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创新中心,协同推进技术攻关合作。 持续深化与滨江教体局结对合作帮扶,滨江区学校共5批20余人赴泗县结对学校开展帮扶活动,泗县各学校分4批共91人赴滨江区结对学校跟岗学习。10月24日,泗县文旅推介会暨招商在杭州市滨江区举办,来自滨江区文旅部门、旅游协会、文旅企业等6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中,播放了《水韵泗州 运河名城》《跟我去泗县》两部宣传片,同时介绍了泗县文旅景观及重点招商引资文旅项目。10月30日至11月1日,滨江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专职副队长徐宏国带队来泗开展文旅结对帮扶暨参观考察活动。并召开了滨江区-泗县文旅交流座谈会,双方就旅游路线共建、酒店资源共享事宜进行研讨。10月26日,县卫健委选派15名医疗卫生人员赴杭州市滨江区进修学习。11月,滨江区发改委捐赠1.6万元,用于资助20名泗县困难群众。11月28日,县总工会组织48人赴常州开展疗休养活动。12月6日,组织45名职工赴杭州开展疗休养活动。鼓励快康生物与南京农业大学王德云教授协同攻关合作,获市级长三角合作专项立项。
10 发挥徐洪河港口通江达海区位优势,做好向海而兴、借船出海的开放文章。 (一)环境影响评价:目前报告编制完成,已进行征求意见稿公示。待洪评批复与水保批复工作完成后,可上报取得批复。
(二)防洪影响评价:正在编制防洪影响报告书,安排收集基础资料,做好现场调研准备。需县水利局协调淮河水利委员会予以审批,同时需水利局协调解决该项目一切涉水审批问题。
(三)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稳评工作已完成。
(四)安全预评价:编制完成,需要防洪审批、岸线审批等作为支撑材料。
(五)初步设计:初设报告初稿编写完成,根据现有资料对码头设计进行调整。初设批复需取得洪评批复与航评批复后办理。
(六)航道影响评价:航道影响评价报告依据宿迁市交运局意见进行修改。取得洪评批复及航评文本修改完善后,需县交运局协调宿迁市交运局安排上会。
(七)土地报批:地灾评估已完成预审批复,选址意见书已办理完成,林地审批已完成。临时用地复垦方案工作、建设用地地价评估工作正在开展。
11 规划建设高铁片区,高品质打造北部新城,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和发展空间。 北部新城已全部建设完成,高铁片区正在适时启动。
12 强化“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争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推进全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持续推动各单位贯彻落实安徽省碳达峰碳综合重点工作任务,2024年4季度建设居民屋顶分布式光伏1.5兆瓦。
13 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98%、99%以上。 四季度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8%。
14 倡导绿色生活,增强全民绿色出行、绿色消费意识,推进节约型机关、学校、商场创建。 持续开展入企帮扶活动,积极为企业“问诊把脉”,推动企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组织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等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15 办好50项民生实事,确保民生支出稳定在85%以上。 我县实施的48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省第三方社情民意调查已结束,抽查结果未出,持续做好建成项目管护和运营。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2024年县发改委第四季度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