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类】泗县多措并举抓防汛积极应对首轮强降雨
一、雨情水情
6月30日20时至7月5日08时,我县有16个站点降雨量超过50毫米、3个超过100毫米。分别为泗县国家基本站雨量95.4毫米、大杨李庙190.7毫米、黄圩164.7毫米、长沟枢纽116.5毫米、大杨81.3毫米、长沟80.7毫米、大路口71.8毫米、屏山69.2毫米、滨河公园68.8毫米、大庄66.4毫米、草沟65毫米、丁湖60毫米、运河人家59.9毫米、草庙59.8毫米、瓦坊52.8毫米、黑塔50.8毫米。
二、主要行动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家和省市防汛抗旱工作部署,泗县认真做好水旱灾害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于7月2日18时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7月5日9时30分终止。
一是全面安排部署。在《宿州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基础上,修订完善《泗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县政府常务会议已审核通过并印发执行。组织各镇、街道、防指有关成员单位召开气象灾害防范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做好此轮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通过政务平台、泗县防汛工作微信群等方式,及时传达省、市、县领导指示批示精神,发布预警3次、应急叫应5次。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多次作出指示批示,第一副指挥长现场督导并主持召开专题会、调度会,县防指办组织2个工作组,对涉及红色预警、多次橙色预警的镇、街道,现场指导、对接,相关镇迅速启动预案,党政主要负责人一线指挥。
二是加强隐患排查整改。7月2日,按照县长王汝娜同志、常务副县长马壮同志部署要求,各镇、街道、园区迅速组织排查辖区内防汛情况,包括近期雨量、农业设施及农作物、道路交通、农村危旧房屋、独居老人及残疾人生活、企业生产、队伍物资等方面基本情况。县城管、水利、住建、房管、民政、农业农村、交通公路、公安交警等部门结合工作职责全面排查整治本行业领域汛期风险点,明确应对措施。本轮降雨全县防汛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险情灾情,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全县农业设施、道路交通、农村破旧房屋未发生受损情况。环城河提前排空,为汛期排水提供保障,城区部分道路因强降雨影响存在短时积水现象,已及时排水疏通。县城管局组建由市政、市容、环卫等部门共200余人的18支应急抢险队伍,配备挖掘机、铲车、疏通车等各类抢险车辆50余台、发电机6台、潜水泵10台、各类抢险作业工具300多套。
三是强化重点区域和设施管理。各镇、街道和水利等有关部门对全县11条主要河道堤防、10座水库、91座水闸、30座电灌站进行了全方位安全度汛隐患排查,强化洪涝灾害高风险点的巡查防守,抢早抢小处置险情。住建、城管等部门切实加强对城区建筑施工现场、重点设施设备、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落实好深基坑、沟(槽)等地下作业的排水措施,制定落实重大危险源监控、隐患排查、除险加固、避险撤离、安全监测等防范应对措施和工作方案,所有在建工地落实“关闭停撤”措施。县农业农村局组织15个农经站、5个农场,加强值班值守,强化对低洼农田巡查,指导农户及时清沟沥水,消除水渍。指导大棚蔬菜种植户提前加固大棚,预防大风天气。
四是强化防汛应对能力。于5月26日组织开展全市暨泗县防汛抢险应急演练,6月20日举办全县防汛抗旱业务培训班,切实提高相关人员业务水平。初步统计,全县共组建防汛应急抢险队伍98支、1000余人;储备发电机组、抽水泵300余台,挖机铲车等机械20余台,着力满足应急处置需要。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保持手机畅通,确保出现紧急情况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强化值班督查,7月2日,县防办对15个镇、3个街道及县防指有关成员单位汛期值班值守情况进行了抽查(值班电话均畅通且带班领导在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应急值守、靠前指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监测预报预警力度,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防御,加强值班值守督查巡查,推动各项防汛准备工作落实落地,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