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宏阳解读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发布会
时间:2025年7月29日
地点: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11楼
主持人:赵宏阳 县工信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发言人:赵宏阳 县工信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参会媒体:泗县人民政府网、泗县融媒体中心、泗县发布、今日泗州等媒体和记者到会
会议内容:
上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企业培育、数字转型、为企服务等重点工作,推动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工业经济稳中有进。上半年,全县176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速10%,高于全市2.4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三;全县规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速6.5%,全市排名第二。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6家(相比去年同期多5家,16家企业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107.5%)。重点产业新能源(先进光伏)、汽车零部件规上工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66.1%、9.1%,拉动全县产值增速6.6个百分点,工业发展动能不断释放。
(二)企业培育提质增效。上半年,我局构建重点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各项称号和奖补。滤特菲汽配、农丰机械等2家企业3个产品获批省级新产品,高坚机械、农丰机械获批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数量均为全市最多;强陆超硬材料、凯尔达汽配等7家企业获批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有研吸气获批省首批次新材料;高坚机械、中恒电喷等5家企业获批基础级智能工厂;有研吸气、滤特菲汽配等2家企业获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家瑞轴承、巨仁光伏获批省“专精特新”专板培育奖补资金合计40万元;中恒电喷获批安徽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奖补资金120万元,实现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零突破。
(三)亩均效益稳步提升。上半年,我局按照省、市工作要求,稳步推进2024年度亩均效益评价工作。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亩均税收8.8万元,同比增长6.5%,高于全市1.7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二;实现亩均营收209.7万元,同比增长1.5%,全市排名第三。65家占地5亩以上的规下工业企业实现亩均税收2.03万元,同比增长8.38%,全市排名第二;实现亩均营收62.92万元,同比增长11.08%,全市排名第二。
(四)数智转型不断加快。上半年,我局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测评工作,已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新增63家;全力推动两化融合评估工作,完成15家重点企业注册和评估。组织新虹纺织、安羿智能等5家企业参加“百园万企数字化转型江淮行活动”;组织中恒电喷、集光安防等4家企业参加市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发布会暨宿州市企业首席数字官培训会并取得相应结业证书;组织新联农牧、巨仁光伏等14家重点企业参加2025年宿州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推动制造业快速转型。
(五)惠企政策落地见效。我局编印《服务工业企业政策汇编》(2025版),细化29项奖补政策,明确专人为企解读惠企政策,帮助企业打通“最后一公里”;组织开展“益企赋能”规上企业政策咨询全覆盖活动,已完成48家规上企业入企服务,有效推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企业;落实为企服务代办、跨省通办政策,各类审批备案和服务事项,已办结技改备案11个,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问:下半年,县工信局将从哪些方面推动全县工业发展?
答:(一)加强为企服务施策。一是持续开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坚持局包保帮扶规上工业企业制度,对全县重点企业进行常态化走访,及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的临时性和趋势性难题,协同各职能部门制定“一企一策”帮助解决。二是结合全县工业发展实际,做好工业领域“十五五”工作谋划,为全县工业发展谋篇布局。
(二)加强企业培育力度。一是加强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动态更新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库,强化入规指导,对明源广晟等申报入规企业紧盯申报进度,确保月度顺利入规;对感磁电子等成长型企业加强生产运行监测、强化包保责任,确保年底按时入规;对未名电子等本年度暂未入规企业开票期延后,确保明年新建入规。二是加强重点工业企业培育,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各项称号和奖补,紧盯中恒电喷等企业申报小巨人、家瑞轴承等企业申报省级绿色工厂、巨仁光伏等企业申报省级工业精品进度,加快谋划国家级绿色工厂、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省级新产品等申报(复核)工作,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三)加强数字为企赋能。一是加大政策宣讲和解读,提高全县中小企业转型意愿,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优化服务保障体系,确保政策精准落地,持续开展“政策入企”走访活动;强化产需对接合作,建立产业需求清单,搭建跨区域平台,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二是推进工业互联网场景建设,组织企业参与数字化诊断,积极对接服务商,为企制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引导企业推进两化融合,利用数字为企赋能发展。
(四)加强双招双引力度。一是聚焦产业集群导向,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围绕产业匹配度、环境适配度、投资活跃度,动态储备更新招商线索;按照本年度招引工作方案,围绕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绿色食品等重点领域,深化商协会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科技招商等多维模式应用,加快招引进度。二是聚焦重点产业,优化人才培训,统筹省、市、县各级培训资源,积极推动人才产业相融合,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