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泗县教体局督导室关于《泗县2023年“双减”督导工作方案》的解读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文件出台背景: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继续把“双减”督导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的通知》,系统部署教育战线做好2023年度“双减”督导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建立健全“双减”督导工作机制,在履行督政、督学、评估监测职能中,创新方式方法,切实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作用,实现以督促减、以督增效。针对当前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非学科类培训良莠不齐、校外培训预收费监管不到位、艺考及涉境外培训治理难度大、学校课后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重点从四个方面做好“双减”督导工作。一是纳入市县政府履职“重点督”。督促压实市县政府责任,聚焦“双减”工作落实中的关键问题、突出矛盾,带着线索督、跟着问题查、盯着问题改;二是部署指导责任督学“常态督”。按照《责任督学“双减”实地督导工作指引》要求,组织责任督学采用校园巡查、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督导;三是组织各级督学“专项督”。组织国家督学和省级督学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改革任务重、工作成效差、投诉问题多的市县进行专项督查;四是加大通报问责力度“公开督”。定期通报工作进展缓慢或问题较多的市县,对重点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通报,适时公开曝光不作为、慢作为等典型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问题进行挂牌督办。
为贯彻落实《通知》精神,进一步做好全县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年度“双减”督导工作方案。
文件出台依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继续把“双减”督导作为2023年教育督导“一号工程”的通知》《2023年全省“双减”督导工作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为提高《方案》的有效性,由局长统筹,分管领导牵头,相关科室协同,共同完成《方案》的意见征集工作。督导室于3月20日起草方案,分管领导审阅后,于3月21日发送至各股室征求意见,要求有无意见均需于3月23日前反馈。3月24日会议研究审定,于3月29日印发至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及全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反复研究,征求意见,并结合相关文件,几易其稿,形成了《方案(草案)》。
四、工作目标
巩固2021、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成果,全面助推“双减”政策落地落细,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责任落实,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切实推动各中小学校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持续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发生,推动形成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精力负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及幸福感明显提升。
五、主要任务
通过对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双减”及“五项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及校外培训机构证照资质、培训服务行为、收费管理等情况的常态化督导,实现校内服务提质增效,校外培训规范有序,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目标。
六、创新举措
1.责任督学“常态督”。将“双减”督导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及重点工作周督导重要内容,按照《责任督学“双减”督导工作指引》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明确督导任务,创新督导方式,加强培训指导,提升责任督学履职尽责能力,做到中小学校督导全覆盖;部署责任督学每月到校开展常态化督导,认真梳理问题清单,及时上传督导信息,强化跟踪问效,确保问题整改有力度,长期巩固不反弹。
2.结合反馈“精准督”。在各显著位置悬挂责任督学公示牌、责任督学联系方式,畅通群众反映渠道,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分层分类进行分析,针对群众关心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可能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精准督导,靶向发力,不断增强工作主动性,提升问题线索处置质效,确保问题线索第一时间核实、第一时间整改,有效提高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七、保障措施
县直各相关部门、各校支持配合教育督导部门和督学开展专项督导和到校督查、明查暗访等,对反馈的问题及时组织开展核查处理。县教体局将统筹做好“双减”督导工作期间的保障工作。
八、解读单位/政策咨询方式
解读单位:泗县教体局(督导室)
政策咨询方式:0557-7022153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