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泗县教育体育局 > 教育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 > 普通中小学信息 > 泗城第一小学 > 规划计划
阅读人次:  
【字体:

泗城第一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发表时间:2024-10-23 16:38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泗县教育体育局
【字体:

泗城一小教导处工作计划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深耕细作教研路   惟实励新向未来)

主要举措

一、精细管理,规范行为笃教学

二、精耕细作,思教研学促提升

三、推进“双减”,凝心聚力助成长

四、创新服务,多彩社团展风采

五、丰富载体,搭建平台显个性

以梦为马未下鞍,逐梦前行再奋蹄。本学期,教导处继续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原则,继续围绕"双减”政策,开展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落实课程计划,抓好学情质量评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指导思想

砥砺深耕守初心,踔厉奋发再致远。以新课程标准位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落实“双减”政策,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立足我校实际,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各学科的教学研究和业务上的指导与检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培训,充分发挥教导处指导监督、整合推进、贯彻落实的工作职责,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科学安排教育教学工作、创新教育常规管理方式、注重质量管理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二、工作目标

筑牢并深化教学常规管理

对备课、教学、批改等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加以细化,尤其要重视集体备课环节,增强教师钻研教材的自觉性和备课的实效性。

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青蓝携手、专题培训、集体备课、课堂教学演练等活动,持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重视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高度重视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确保教研活动主题明确。本学期以“轻负担、高质量”为研究专题,开展校内教学研讨活动。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持续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实

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辅导学生、教学评价五个环节入手,切实优化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增效”。

(五)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

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各学科要逐步打造并尽快形成具有特色的名牌活动。

(六)认真开展阅读、书写活动

认真开展阅读、书写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体验阅读、书写之美,增强读书书写养育功能,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三、工作措施

(一)精细管理,规范行为笃教学

1.规范学籍管理

加强学籍管理进一步规范办理转、休、复学手续,定期核查对比学生学籍,扎实做好学生的转入转出、休学复学工作,及时办理纸质电子手续,时刻做到“籍随人走,人籍一致”。

2.严格课程设置

严格按照《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课程设置方案,结合实际制定课程计划,严格执行课程设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科学分工、上好每一节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创新课程安排

坚持体音美教师“1+1”配置,各年级音体美课程分别由专职和兼职教师共同任课,实现艺体专职教师全覆盖,让全体学生都能接受专职艺体老师的指导,着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精耕细作,思教研学促提升

1.精心备课提质量

建立三级教研团队,进行集体备课、课时作业设计。

具体流程:教导处统筹安排,理念架构、确定模板,按校本教研分组——骨干教师主备——年级教研组二次备课——校级中心教研组三次备课——教导处终审,形成定稿、刊印人手一册。

2.集中研讨促效能

准确、深入了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期初、期中、期末组织教师以学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研讨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在研讨中促进教师相互交流学习,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

3.夯实常规促发展

教导处定期对教师的备课、作业设计、布置、批改等环节进行详细、认真地检查,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并针对问题进行再复查,真正做到“以查促改,以改提质”。

(三)推进“双减”,凝心聚力助成长

1.强化领导,夯实责任

为确保“双减”政策落实到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定期召开“双减”工作专题会议,对落细落实“双减”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夯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人,高质高效有序推进。

2.加大宣传,构建合力

多措并举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发展,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家长会、教师家访、班级家长群解决实际问题,向家长大力宣传教育政策法规,全面提升学校、家庭教育协同育人体系建设。

3.优化作业,提升质量

对作业管理采取三级联动模式,各科教师、班主任、年组长、分管领导从作业设计到审核公示,紧扣学科素养,一二年级作业游戏化,三四年级作业情境化,五六年级作业主题化,假期作业项目化。层层落实责任,控制作业总量、优化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4.多元评价,促进成长

落实“双减”精神,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让期末评价更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建立健全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机制,强化对学生学习品格、学习能力、学习过程、学业成绩、身心发展等综合评价,学业成绩评价采用等级制。一二年级将所学知识融入游戏中,期末依据课程内容、课程标准以及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围绕“趣”字精心设计。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做到乐学促成长。

(四)创新服务,多彩社团展风采

不断完善《课后服务工作方案》,加强课后服务管理,立足学校实际,精心设计课后服务课程套餐,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根据教师特长及学生实际需要,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形成“1+X”课后服务模式,在每天2小时的课后延时服务中安排一节作业与辅导,另一节为社团、阅读、体育活动。在作业与辅导中主要为作业答疑、边缘生辅导,适合每一位学生的需求。学校社团设置音乐类、美术类、科创、文学类等个校级社个班级社团,学生参与度100%,师参与率达95%以上。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惯,缓解家长的教育压力,提高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丰富载体,搭建平台显个性

学校要在百年老校厚重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守正创新,全力推进校园管理“六个一”,倾心打造“书香校园。通过丰富多彩活动践行以艺修身、以美立德、以美育人的办学理念,培养充满朝气和活力、具有精气神的阳光少年,为学生健康、个性发展搭建广阔舞台。

1.阳光体育强体魄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加强体育课外活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落实课间体育活动制度,继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校园大课间活动,确保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构建快乐校园。

“双减”为契机,辅导老师在延时服务课上要带好田径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等兴趣小组,开展小学生广播操比赛等

2.课前歌声振精神

音乐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确定校园歌单,利用班级文化、班级社团拓展音乐课堂,组建校级合唱、舞蹈社团不断提升音乐活动质量。在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组织全体师生齐唱爱国歌曲、让“课前一首歌”成为学校教育新亮点。

3.科技创新拓思维

利用科技创新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科学创新精神,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在科技活动中的乐趣。以科技作品展出为载体,把普及科技知识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相结合,引领学生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创造,感受科技的无限魅力,树立远大的科技强国梦。

4.书香阅读提涵养

利用教室、走廊、图书室、阅览室为学生构建多元化阅读场所,通过开展“阅读之星”晋级赛、亲子共读、读书分享等各种活动提升了读书养育功能,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激发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带动广大师生、家长积极参与读书活动,共享读书之乐,共绘美好未来,让校园和家庭都浸润在书香之中。

5.墨香书写强素质

   充分利用写字课、语文课、美术课、兴趣小组、社团等打造全方位书写练习氛围,通过开展“我是小小书法家”、“书法小达人”等活动提升书法的育人功能,激发全体师生的书写热情,充分发挥书写的辐射功能,引领全体师生及家长积极参与,共享书写之乐,感受书写之美,陶醉于书写之中。

四、工作安排

月:

1.制定各教研组工作计划,教师教学计划、各社团活动计划

2.各学科进行集体备课,制定并审阅各学科进度。

3.进行课务微调,发放个人课表。

4.进行开学初教育教学业务检查

5.开展小学生写字、读书系列活动。

6.各教研组校级公开课听、评活动

1.开展校际交流活动(4次以上)。

2.举行作业设计比赛活动。

3.各教研组校级公开课听、评活动。

4.继续开展小学生写字、读书系列活动。

5.家长开放日活动

6.教学成果调研

7.国庆节系列实践活动。

8.智慧课堂比赛。

9.新任教师基本功比赛。

10.优质课评选。

十一月:

1.继续开展小学生写字、读书系列活动。

2.进行期中教育教学业务检查

3.各教研组校级公开课听、评活动。

4.教学成果调研。

5.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6.开展校级交流(4次以上)。

十二月:

1.开展教学比武活动。

2.各教研组校级公开课听、评活动。

3.校际交流活动(4次以上)。

4.教学成果调研。

5.英语演讲比赛。

6.继续开展小学生写字、读书系列活动。

月:

1.开展校际交流4次以上)

2.制定复习计划,做好小学毕业考试工作。

3.各教研组校级公开课听、评活动。

4.教学成果调研。

5.开展小学生写字、读书系列成果展示活动。

6.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总结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收集教学教研各项小结,成果。

7.完成教务处各类学期结束阶段工作,撰写本学期工作总结。

未尽事宜,以通知为准。

路虽远,行之将至;事虽难,做之则成。新的学期,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凝心聚力,精耕细耘,努力开拓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