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关于改善中学食堂的建议的答复
关于改善中学食堂的建议的答复
邓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改善中学食堂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食堂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供学生和教职工的日常饮食要求,还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工作效率。近年来,县教体局“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确保学生在校学、住、吃都安全,让家长放心”,保障了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现将改善中学食堂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公民中学食堂22家,其中自办15家,被承包食堂7家。
二、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县教体局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针对食堂招标、大宗食材统一采购和膳食经费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健全制度措施,强化刚性约束,制定并落实“家长做餐、校长陪餐、师生同餐、群众验餐”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学校食堂管理新格局,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一)严格落实工作职能职责
1.加强队伍建设。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60号),学校及其食堂承包经营企业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设置率达到100%;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执行率达到100%;开展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考核,培训考核率达到100%;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100%。
2.学校食堂坚持自办自管。根据《安徽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管理办法(试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应坚持“公益性、非营利性”原则,由学校自办自管。
3.学校食堂承包经营须遵守:(1)学校应通过政府网站等公开渠道对外发布承包经营信息;(2)承包经营企业应根据学校公布的信息和必备条件要求提出申请;(3)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承包采购评分细则; (4)在招标评定过程中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对投标单位“好中选好、优中选优”,招纳符合条件、管理规范、守法经营、信誉良好的企业。
4.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学校食堂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具有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能保持个人卫生良好,并定期参加食品安全培训考核。
5.落实陪餐制度。实行教体局班子成员和校(园)长共同陪餐制,倾听学生对食堂饭菜和服务方面的意见建议,对学校食材采购、制作加工、餐具洗消、饭菜留样等环节进行全流程监督,督促学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食堂被承包的学校须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禁将学校食堂经营进行分包或转包,并根据学生的消费能力和市场行情,制定合理价格,将利润率控制在5%以内,保证学生就餐不会过重。
(二)严格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1.加强食品安全制度建设。各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食材采购验收、食品贮存加工、供餐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制度、每日晨检制度,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
2.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各校严把“五关”(食材关、运送关、储存关、清洁关、加工关)。严格食材验收过程。学校食品原辅材料验收实行“三人制”和“轮值制”。全面推进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工作,打造“透明厨房”,实现“阳光操作”。
3.加强校园食堂环境卫生管理。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强校园食堂环境卫生管理,学校食堂均能保持内外环境整洁,地面保持干燥,定期对食堂设施、冰柜、消毒柜、操作面、储物间、地面和墙体等进行清洁消毒,餐后通风换气30分钟以上,及时清除餐厨废弃物,垃圾分类处理,完善“三防”措施,定期对食堂食品处理区和就餐区的有害生物(如蟑螂、老鼠、苍蝇、蚊虫等)进行灭杀,确保校园食堂环境整洁、清洁和卫生。
4.严格制止校园餐饮浪费。全面持续开展食堂“光盘行动”,各校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师生关注和参与学校餐饮节约,推动光盘行动常态化。在食堂明显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或宣传画、摆放提示牌,提醒师生适量点餐,制止浪费。安排专人加大食堂就餐巡视力度,建立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文明就餐监督员志愿者队伍,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
(三)严格完善落实管理制度
1.完善和落实监督委员会制度。学校定期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食品安全例行检查,学校定期召开会议,向学生家长通报学校供餐质量和膳食监督有关情况。学校还设立专兼职膳食质量安全监督员,自觉接受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学生供餐质量和安全的监督。
2.完善和落实公开公示制度。各校将每次调整变动的食材采购价格、每周供餐食谱、每次采购食材品种等关键环节,定期向师生、家长、社会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保障家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学生营养餐阳光透明运行。
3.充分发挥“明厨亮灶”作用。学校积极借助“明厨亮灶+互联网”,公开本校食堂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公布查看方式和渠道,供家长委员会代表查看;县教体局借助“明厨亮灶+互联网”,随机抽查供餐单位和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状况,主动查找、发现供餐单位和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及风险隐患。
4.加强监督检查。县教体局与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密切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增加督查频次,尤其加强对偏远学校、教学点和民办学校食堂的监管,围绕食材采购、库存、加工、餐厨具清洗消毒、环境卫生、用水安全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督查,对督查情况进行台账管理,紧盯问题整改,确保落实到位。
(四)规范膳食资金的管理
一是完善膳食资金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泗县中小学、幼儿园食堂财务管理办法》《泗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资金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学校(园)食堂食材采购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泗县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食材采购标后监管的通知》等多项制度。明确膳食资金管理基本原则,强化食堂财务和成本管理,
二是严格落实财务公开与监督制度。每日公示学生就餐人数、餐次,原材料采购、菜谱、价格等信息。每学期公示财务收支情况,接受学校师生和家长监督。各学校成立了由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工会干部、教师代表膳食委员会,定期对饭菜价格和饭菜质量进行评估,充分行使对食堂的检查、监督、评议等职能,同时严格落实餐饮企业退出机制。
三是规范食堂财务管理。各学校食堂按照“统一管理、独立建账、成本核算、收支平衡”的原则,单独设置食堂会计账簿,对食堂收支业务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四是强化陪餐管理。认真落实校长陪餐制度,所有陪餐人员在食堂就餐与学生同餐同菜同价,并据实结算。今年秋季学期制定了《泗县教体局工委委员、职工参与学校食堂陪餐工作方案》,通过收集陪餐一手信息,分析共性和突出问题,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持续完善学校食堂管理工作,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五是优化食材采购管理。我县营养餐大宗食材严格按照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分配、统一运送的“四统一”模式进行采购。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信誉好、质量高的供应商,统一配送到学校食堂,有力保证食材的新鲜度和安全性。集采模式进一步降低成本,更有效地监管食材的来源和质量,保障师生的饮食健康。今年秋季学期,营养餐蔬菜部分也开始实施“四统一”采购。此外,还加强合同履约验收管理,确保食品质量。
六是加强多部门联动监管。教育、财政等部门紧密联系,加大对资金的监管力度,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常态化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对虚报、冒领、套取、挤占、挪用、截留、克扣膳食补助资金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惩处。
三、下步打算
1.严格落实“日管控 周排查 月调度”工作制度,夯实校长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师生用餐安全。
2.强化食品安全。将食品安全管理,细化落实到食材验收、储存、粗加工、切配、烹饪、预售、陪餐、留样、餐具消毒等系列环节,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对食堂库房、加工间等实行24小时视频监控,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3.加大督查力度。为保障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有效实施,联合相关部门对实施学校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对于督查中存在的问题,开出整改清单,限期整改,对于问题较多的学校,采取回头看,提高督查效果。
4.严格执行带量带价食谱。联合相关部门将加强对学校营养餐膳食及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合理制定带量带价食谱。各学校要做好食谱及实际用餐情况公开公示工作,积极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感谢您对教体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办复类别:A 类
联系单位:泗县教育体育局
联系电话:7023092
泗县教育体育局
2025年4月23日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30关于改善中学食堂的建议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