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解读】「央视·今日说法」纪录片《民之法典》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条件不成熟无法制定出一部完备的民法典,立法机构决定先从制定相关的民事单行法开始,先后出台了《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等等,为民法典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的立法任务,五年磨一剑,2020年5月28日,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时代,在规范和引导互联网上的行为、农村土地的效益最大化以及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方面,民法典及时回应了时代给中国提出的新问题。 (《今日说法》 20210218 民之法典——应时而生)
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在国家层面将不断规范和引导公权力积极有为,面对高空抛物和个人信息泄露等民生治理难题,公权力机关迎难而上。针对高利放贷等破坏经济秩序的行为,有关部门明晰标准,严厉管控。刑事制裁与民事责任并存时,民事赔偿将获得优先实现。而面对纷繁复杂的民事纠纷,民法典更是倡导通过多元的方式进行化解。人民对权利的种种诉求,都在这部民法典中得到了切实回应。 (《今日说法》 20210219 民之法典——以民为本)
今天,老百姓的餐桌安全需要保障;涉及千家万户的物业服务亟待规范;公交出行的“霸座”问题怎样解决?互联网商业平台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百姓的娱乐生活?这些和我们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吃、住、行、娱、医等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民法典》当中找到答案。 (《今日说法》 20210220 民之法典——无信不立)
树立良好家风,弘扬家庭美德,自古至今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将树立良好家风写入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推进强化家庭,弘扬家风的知行合一,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法律领域得到了认可。本期节目将为您解读民法典中的“婚姻家庭编”。 (《今日说法》 20210221 民之法典——家顺人和)
《民法典》用慈母般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每个人一生的成长。它提升了胎儿的合法权益的保障水准,积极呵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它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擢升人格尊严的保护标准。它新设居住权制度,在提升房屋利用效率同时,也为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养老和居住问题提供了法治新方案。 (《今日说法》 20210222 民之法典——生命尊严)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