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科技局召开2022年度科技创新工作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3年3月29日
地点:泗县科技局2楼会议室
内容:泗县科学技术局2022年度科技创新工作落实情况
主持人:苗霖韬(泗县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发布人:张伟秋(泗县科技局副局长)
参加新闻发布会媒体:泗县发布、今日泗州报、泗县融媒体中心、泗县政府网。
各位媒体记者和新闻界的朋友们:
下午好!
今天泗县科技局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及社会公开通报2022年以来全县科技创新工作开展情况。
2022年以来,泗县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抓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了科技创新工作。
一、重点工作成效
(一)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我县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3.287亿元,同比增长33.74%,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为1.14%,同比增长25.27%,均居全市县区第一。
(二)科技成果登记及技术合同成交额: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27.23亿元,其中技术额27.22亿元,登记科技成果335项,均居全市县区第一。
(三)高新技术企业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总数达57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4家,均居全市县区第二。
二、主要工作做法
一是主动融入长三角,开展协同攻关。紧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加强与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高坚机械、泗州拖拉机、新联禽业、快康生物等30余家企业与合肥工业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等20余家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旭峰面粉“绿色健康优质面粉及食品加工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获批省重点研发项目,汉能诚信“零能耗装配式光伏建筑一体化新能源示范推广项目”获批市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项目,伟达农机“甘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攻关与装备研发”项目获批市重大专项项目。
二是搭建平台载体,引进高端人才。积极争创省级创新型县,经省科技厅评审后被确定为全省开展第二批省级创新型县(市)的22个县(市)之一。积极招引河北工业大学教授、俄罗斯工程院院士陈勇团队来泗开展科研活动,依托高坚机械申报安徽省院士工作站。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及团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推荐安徽中医药大学贾晓益博士团队依托大庭生物申报市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获批市级孵化器1家,市级创业领军人才1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
三是实施科技强农,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巩固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科技特派员225人,其中大学生科技特派员29人,实现服务行政村全覆盖。围绕草莓、山芋、小麦、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省市级科技特派团8个,特派员工作站5个,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3个,培育农业人才,带动农民增收。泗县小麦产业科技特派团“泗县小麦丰产增效绿色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和泗县山芋产业科技特派团“泗县山芋高值化综合加工利用研究”获批省级科技特派团立项项目。泗县科技特派员庄小林获省科技厅、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人社会厅联合通报表扬。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创新氛围。按照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工作要求,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召开企业研发经费填报、高企申报等培训会8场400余人次。组织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科技活动周、成果转化交易会等交流活动,其中金晥泵业“大流量便捷式锂电水泵”项目获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宿州赛区成长组第一名,代表宿州市晋级安徽赛区半决赛。汉和智能装备在第10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上作主题发言,现场推介自主研发的“多功能植保无人机”“履带式农用机器人”等产品。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3年泗县科技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一改两位五做到”指示精神,以开展第二批省级创新型县(市)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和研发费用“两清零一提升”行动,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针对群众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各媒体记者进行了提问与会同志分别给出了详细解答。
1、请问目前我县高新技术企业具体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高企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扶持政策两个方面:
税收优惠政策重点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即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税率由认定前的25%降为15%,税率降低10个点,连续享受三年,三年期满后可重新申请认定。
财政扶持政策分市、县两个层面。市级层面,根据2022年11月21日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要求,对首次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市级给予20万元奖励;对再次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市级给予10万元奖励。县级层面按不低于市奖补资金给予配套支持。
2、科技部门是如何持续加大社会研发投入激发创新活力的?
2022年我县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3.287亿元,同比增长33.74%,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为1.14%,同比增长25.27%,均居全市县区第一。
一是高位推动建机制。组织制定《关于印发泗县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若干政策(试行)》、《关于印发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意见》,成立研发投入强度提升工作专班,定期调度,建立研发投入攻坚长效机制。
二是部门联动提量质。行业主管部门对研发投入总量靠前、高企研发费用占比偏低、新入规企业等“三类”企业开展“一对一”指导。邀请省市统计部门专家举办研发费用归集业务培训累计10余期。
三是落实政策强投入。近年来,兑现支持科技创新资金3000余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税额超过1亿元。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实施项目50余项,获财政资金支持1千余万元,撬动社会资金投入研发近5亿元。
3、科技部门是如何发挥科技强农促乡村振兴的?
2022年以来,科技局紧紧围绕科技特派员建机制、精选派、育平台、抓服务做文章,确保科技特派员选得准、下得去、服务好,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是健全管理机制,合力推动工作新局面。成立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科技特派员工作办公室,定期召开科技特派员专题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先后制定《泗县进一步完善巩固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方案》《泗县科技局关于科技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修订《泗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完善科技特派员考核考评、日常监管、奖惩激励、利益联结等机制,提升科技特派员工作活力。
二是拓宽选认渠道,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健全科技特派员“需求库”和“备选库”。建立由高校院所、农技推广部门、企业和乡土技能人才等组成的300余人科技特派员“备选库”;征集行政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科技服务需求160余项,建立科技特派员“需求库”。实施靶向选认对接。坚持供需对接、按需下派,2022年全县选派科技特派员196名,服务167个行政村,实现科技特派员服务行政村全覆盖。扩大选认范围。全县开发实施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岗位30个,为乡村振兴储备农村科技人才;从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实体选认科技特派员89名,发挥实践示范作用,带动小农户增产增收。
三是搭建服务平台,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依托“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特派员+合作社”模式,推广新技术10项,转化山芋新品种11个,培养脱毒山芋种苗超200万株,培训技术人员1000余人次,服务农户370余户,带动园区内35家合作社增收170余万元。依托“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基地+高校+公司+养殖户”模式,育大“市场带动型”泗县中草药“减抗替抗”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依托“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基地+高校院所+村级经济联合社+农户”模式,育强“技术推动型”泗县草莓优质种苗繁育与双减增效栽培示范基地。整合农业服务平台资源优势。依托全县4家省级科技特派工作站,引导4家企业组建市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针对我县农机、山芋等产业,开展研发攻关、成果转化等活动。
四是创新服务模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线上推广“安徽省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平台”,线下围绕供需对接,在镇村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工作点,打通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最后一公里”。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