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民政局召开泗县养老托残县乡“三合一”、村级“五合一”模式及智慧养老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
时 间:2020年12月9日 下午3:30
地 点:泗县国土局6楼会议室
内 容:泗县养老托残县乡“三合一”、村级“五合一”模式及智慧养老建设
发布人:胡海涛
参加新闻发布会媒体:泗县发布、今日泗州报、泗县广播电视台、泗县政府网等。
政府网等。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出席泗县民政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在此,我代表民政局对各位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我们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的是泗县养老托残县乡“三合一”、村级“五合一”模式及智慧养老建设情况:
2018年以来,泗县为实现户脱贫、县摘帽总目标,针对农村重病重残和分散供养五保户等较多的情况,积极探索“县为龙头、乡镇主体、村为补充”集中供养护理模式,创造性提出了泗县养老托残县乡“三合一”、村级“五合一”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养老服务方面荣获省政府表扬激励。2020年度,开展县级智慧养老综合数据中心和应用平台建设试点,全方位优化泗县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布局,形成泗县特色的养老托残服务体系。
一、泗县养老服务形势概述
泗县总人口共96.2万人,其中老年人口12万人,五保老人4495人,残疾人2.9万人,建档立卡一级残疾人1580人,现有城乡养老服务机构21所,公办17所,社会办4所。五保老人在敬老院长期患有老年病和其他疾病救治不及时、不方便,困难残疾人分散生活在农村,生活和就医也较为不便,为解决这一难题,泗县创造性实行养老托残医疗县乡“三合一”和村级“五合一”模式。2018年以来,全县共打造17所县乡“三合一”养老托残中心、24所村级“五合一”养老托残中心、187个村级养老服务站和2个幸福食堂。
二、主要做法
(一)高标准定位,形成泗县特色的养老托残服务体系。针对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重病重残户较多的实际,泗县整合民政、残联、卫健等资源,盘活存量资产,积极探索“县为龙头、乡镇主体、村为补充”集中供养护理模式,在全县构建以县社会福利中心为龙头,乡镇敬老院和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级敬老院分院和村级养老托残服务站为补充的养老、托残、医疗服务“三合一”协同发展服务体系。利用农村现有闲置校舍、村部、卫生室、老年房和农户空房等,打造成乡镇敬老院村级分院,建成县乡“三合一”养老托残服务中心17所、村级“五合一”养老托残服务中心24所,目前集中供养总人数为1053人。
(二)多要素保障,全方位构建泗县特色养老托残服务体系。一是强化县镇村三级联动。为了实现兜底脱贫的目标,县、镇、村高度重视、形成合力,以“敬老院改造提升”为抓手,以“院内老人生活改善”为重点,以“兜底脱贫”为目标,着力强化高质量脱贫责任落实。二是协调资金支持。中央救助资金、地方配套资金、福彩公益金“三金共进”,全面推动县乡“三合一”、村级“五合一”服务中心的改造提升。三是加强监督考核。出台《关于加强全县重度残疾人托养和农村集中养老服务的意见》,不断加大民生保障投入,提高全县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人员、护理人员和儿童集中供养机构护理人员工资标准,并制定周督查、月考核制度,定期对敬老院环境卫生、消防情况进行考核打分,确保敬老院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和“三合一”、“五合一”养老服务持续运营。
(三)高定位优化,推进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布局。开展县级智慧养老综合数据中心和应用平台建设试点,打造县级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和县级智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建设“中心+平台”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开展机构、社区以及居家养老试点,建设16个乡镇(开发区)智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3个智慧养老示范院、3个社区养老日间照料中心示范点和200户智慧养老示范居民户,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以信息化平台为纽带,从生活照料、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等角度,实现养老智能化管理。
三、工作成效
两大创新模式,解决了农村养老难题。县乡“三合一”、村级“五合一”、村级日间照料服务站运营模式不仅解决农村养老托残、独居老人、无房老人生活困难的现实问题,而且有效盘活了村级存量闲置资产,把众多家庭劳动力从照顾五保、重残、独居老人中解放出来,乡镇贫困人口脱贫难、难兜底等多重困难得到有效化解。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