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泗县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67号提案的答复
侯静静委员、于红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水平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老有所养,安度晚年,是每个人的美好愿望。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年来,泗县民政局在满足人们养老需求上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不少难题亟待解决: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观念根深蒂固;单靠政府资金投入建设的公办养老机构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社会资金投入的民办养老机构数量较少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民政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镇村引导宣传力度,转变“养儿防老”观念
目前,本地大部分父辈或是子辈的养老观念中,都较青睐家庭养老模式。针对此问题,我们应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使现代老年人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送养老院生活不是“不孝”的行为,而是为了更好更专业地护理好照顾好老人。同时,要倡导老年人以一种与社会发展共同进步的精神调整自己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使自己的晚年有质量,有活力。如,通过社区(乡镇)的老年服务中心,根据老人们的个人爱好和特长举办一些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和兴趣学习班,丰富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传颂美德教育,从精神上帮助老人,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精神生活,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奉献余热,变“养儿防老”为“精神养老”、“精神助老”,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二、大力开展基层养老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村老年人保障服务水平
1、养老机构条件不断改善。我县现有各类养老机构23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8家,民办养老机构5家,床位总数3954张,关停了一些规模小、条件差、消防隐患严重的养老机构,新建、扩建和改造了一批乡镇敬老院。
2、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发展迅速。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是一种适合半失能老年人的“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我县共有20个社区,已全部建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经营模式有的是社区自主经营,有的是社区签订协议,委托专业机构实行社会组织运营。主要为社区60以上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优抚老人、低保或低收入老人等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紧急援助等日间照料服务。
3、村级养老服务站遍及全县。目前,全县共187个村,已全部建成村级养老服务站。村级养老服务站通过全县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为本村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发展社区基层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养老服务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规定了养老机构在用地、用水用电、税收等方面扶持政策,依据《实施意见》有关要求,对承接养老机构的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建设初期可享受一次性建设补贴、消防改造补贴,在运营中可享受床位补贴、等级评定补贴、责任保险补贴,以此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
四、加大农村老人社会救助力度
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农村老人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加强基本生活救助保障,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落实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为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人及时提供精准居家上门服务。为符合条件的农村残疾老年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发放高龄补贴等。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泗县民政局
联系电话:0557-7022491
泗县民政局
2023年4月14日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