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泗县司法局 > 本级政策解读 > 负责人解读
阅读人次:  
【字体:

关于《泗县2022年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施方案》的文字解读

发表时间:2022-04-19 10:03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泗县司法局
【字体: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法律援助工作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有利于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使公民不论经济条件好坏、社会地位高低都能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提出,推进法律援助立法工作,提高法治化水平。近年来,许多全国人大代表也提出议案和建议,希望加快法律援助立法,进一步推动法律援助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援助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对于更好地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2年3月底起草,主要参考了市司法局、市财政局《2022年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既符合《法律援助法》的总体要求,又紧密结合泗县工作实际,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各部门意见。内容包含主要任务、实施内容、资金保障、实施程序等7项内容,并于2022年4月印发实施。

四、工作目标

2022年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主要目标是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提供必要的、符合标准的法律援助和法律帮助。扎实开展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提升法律案件质量及服务。计划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84件。

五、主要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15〕37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皖办发〔2016〕13号)及中共宿州市委办公室、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宿办发〔2016〕31号)规定,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高质量完成2022年度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增强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创新举措

为确保2022年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强化工作开展,一是健全日常监管机制项目实施单位全程实行按月上报、季度通报和重点督促制度,实施单位每月报送民生工程项目执行情况及相关数据,市司法局汇总、分析各地项目执行情况,重点监督各地案件审批、案件办结、经费投入、经费支出情况。对项目进展存在问题的县进行及时指导督促,并按季度形成全市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全省通报二是健全质量监管机制严格按照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项目规定的事项范围、援助对象等内容,严格受理审查制度,规范接待、受理、审查、指派等行为,确保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体获得法律援助。严格执行司法部和省司法厅制定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以案卷评查为主,辅之以旁听庭审、回访受援人、优秀案例评选等措施,从案前案中案后强化质量管理,推进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是健全资金监管机制法律援助资金实行分级管理,市、县(区)法律援助中心应设法律援助独立项目帐并单列科目,建立独立账簿,如实记载法律援助收入、支出明细,单独核算和反映法律援助资金使用情况,确保专款专用四是健全考核验收机制以实施效果为核心,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民生工程考核验收机制。加强社情民意调查,收集社会公众对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满意度。完善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绩效考核办法及指标,向社会公开考核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七、保障措施

一是完善政策机制。按照按照中办发〔2015〕37号、皖办发〔2016〕13号、宿办发〔2016〕31号文件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办法》(司规〔2020〕6号)的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工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切实加强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总结近年来法律援助工作经验,落实目标任务,制定具体措施,并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不断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二是优化实施机制。司法行政机关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细化、实化监督措施,确保所有案件符合质量标准。法律援助机构在做好案件办理工作的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和特殊群体,开展公共法律知识宣传,提供法律咨询解答,提供必要法律帮助。财政部门认真做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资金的拨付和资金使用的监督工作,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公检法等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自身职责,支持法律援助工作,形成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合力。三是创新宣传引导机制。全县要加大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形成宣传阵势,营造良好氛围。要大力开展新闻媒体宣传工作,积极运用本地媒体、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特别是民生工程网站刊播法律援助公益广告,宣传法律援助政策规定和典型案例,展示法律援助工作成效。要面向基层困难群体,充分运用多种形式灵活宣传法律援助的条件和范围、申请渠道及联系电话,提升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知晓率、满意度。

政策解读联系人:泗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 刘海珍

联系电话:0557-7020148

通讯地址: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楼 泗县法律援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