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奋力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安徽
近年来,省委依法治省办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郑栅洁书记“抓重点、出亮点、见实效、走在前”的要求,以推动法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目标引领,全面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一体推进法治安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面依法治省实践取得重大进展,全国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获评数量位居全国第二,2022年全国工商联“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中安徽省法治环境评价结果位居全国第3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省委依法治省办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推深做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贯通起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系列活动,推动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机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深化法治工作部门全战线、全覆盖培训轮训,持续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示范宣讲活动和“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军营、进网络。
二是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创新法治政府建设手法、步法和打法,综合运用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法治建设责任考核、市县法治建设督察和法治安徽建设中期评估等手段,深入实施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府院联动”“府检联动”机制建设,巩固拓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行政机关履行给付义务清查等工作成效,探索建立公共政策“免申即享”审查机制,建立健全违法行政行为预防和及时纠正长效机制。在全省政府系统开展依法行政能力提升行动,健全法治政府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群众满意度调查评估,切实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三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认真贯彻省委“新春第一会”精神,推动《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重点立法项目制定出台,推进长三角区域立法协同,推动形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全面落实我省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健全完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度机制,巩固“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法治环境全国前列水平。出台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行政处罚的指导意见,联合沪苏浙在农业农村等领域推行免罚清单制度。推深做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现全面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全覆盖。深化“万所联万会”“法律服务进万企”等活动,加快法治民企建设,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惠企政策资金“一键送达”机制,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是大力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扎实开展好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普法专项行动,积极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建设模范守法家庭,切实提高基层普法工作精准性、实效性。组织开展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市(县、区)创建活动,着力推动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提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高调解专业化水平,打造“一站式”安徽特色解纷体系。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与诉讼服务、社会服务等领域工作对接机制,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与科技创新手段深度融合,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实施2023年度“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适时推进法律援助地方性法规修改,深入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让法治温度直达社会神经末梢。
五是切实压紧压实法治建设责任。加强各级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建设,更好发挥对本地区法治建设牵头抓总、统筹谋划、督促落实职能作用。完善法治督察工作机制,紧盯做实市县法治建设督察问题整改,强化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加强对重大法治问题督察。充分发挥“关键少数”述法质效,推动省市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全覆盖,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述法考核评价具体标准和结果运用工作程序。健全基层法治建设领导体制机制,制定关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市、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意见,规范乡镇(街道)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省政府去年出台了《安徽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力争用3年时间推动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今年作为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省政府系统谋划开展依法行政能力提升行动,用更高的标准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推动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一是强化制度供给。认真落实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和省政府规章制定计划,完成《安徽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等立法项目,建成全省统一的政策文件库,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和备案审查机制,实现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统一公开查询。
二是优化行政执法。持续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化市场监管、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建立全省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健全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常态化、机制化开展违法行政行为整治,拓宽并落实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清单制度。
三是深化依法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加强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有效衔接。持续推进“府院联动”“府检联动”机制建设,巩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成果,推动实现法院生效判决执行率、行政复议决定履行率100%。
四是实化督察创建。全力做好全国第三批和全省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选树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典型。研究制定重大法治事件督察启动实施办法等,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述法考核评价具体标准和结果运用工作程序,确保市、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年终述法率1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新的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委“新春第一会”精神,坚持不懈落实“一改两为”工作要求,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环节综合施策,为各类市场主体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营造更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是在争先进位上下功夫。加快制定出台《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重点立法项目,动态调整我省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重点行动,健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度机制,季度开展“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督查、通报、调度,实行清单化管理、目标化推进、闭环式运行,一视同仁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待遇,力争我省在“2023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法治环境水平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二是在恪守诚信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动,建设公共政策兑现平台和行政协议“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推动全流程再造,分类实现公共政策“免申即享”,政策供给“一键直达”。建立整治“新官不理旧账”长效机制,全面清零涉党政机关未结执行案件,着力解决“政策不延续、承诺不兑现、行为不合法”等政务失信甚至违法行为。
三是在惠企纾困上下功夫。依托“安徽十大新兴产业法律服务团”,常态化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活动,组织实施“法治体检”,健全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助力公共政策兑现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精准高效法律服务。扎实推进法治民企建设,选树全省“百佳法治民企”先进典型,落实民营企业公司律师试点、公司律师参与企业合规管理等举措,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
四是在对标对表上下功夫。认真落实国家及我省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高对接沪苏浙等先发地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加强行政立法、综合执法、法律服务、平安建设等领域合作协同,探索建立长三角“一网通办”法治服务平台,强化“跨省通办”法治联合保障,建立健全区域统一的包容审慎监管制度,协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