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工作规划】泗县财政局2022年上半年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县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经济形势新变化,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切实兜牢“三保”底线,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为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是增收节支保障“三保”。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减税降费和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主动作为,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切实强化收入征管。认真贯彻落实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的若干举措的通知》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切实削减低效无效支出,集中财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2022年1-6月份,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1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44.5%,同比下降11.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3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32.9%,同比下降33.9%,占一般预算收入的46.4%;非税收入完成3.84亿元,完成预算的64.2%,同比增长24.2%,占一般预算收入的53.6%。1-6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7.0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8.5%,同比增长24.9%。
二是优化服务支持发展。按照“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进一步优化财政服务,今年以来,累计兑现涉企奖补资金0.87亿元。配合相关部门积极为企业申请制造强省建设等涉企项目资金0.07亿元,及时做好资金拨付及监管工作,以财政责任担当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认真落实促进市场主体提质扩量增效意见,有序做好县属国有企业(投资公司)和相关单位国有产权房屋免收租金工作,今年以来,共计免收租金0.13亿元,惠及302户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切实减轻了中小企业经营压力。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活动,1-6月份,新增担保业务8.24亿元,在保余额14.39亿元,为63户企业提供续贷过桥资金3.04亿元,提升了企业融资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
三是民生为先增进福祉。投入17.94亿元着力推进20项民生实事和10项暖民心行动,解决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强化社会保障力度,今年以来,累计拨付困难群众社会救助资金1.63亿元、疫情防控资金0.33亿元、就业资金0.11亿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0.11亿元、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0.08亿元、拥军优抚资金0.26元、小额创业担保贷款贴息0.02亿元。大力宣传推广安徽财政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二维码,让农民群众通过手机扫码随时随地了解惠农政策信息及惠农补贴发放情况,提升惠农补贴政策的知晓率和资金发放的透明度。
四是加大投入强化保障。今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乡村振兴资金5.43亿元,其中:衔接资金2.89亿元、整合涉农资金1.8亿元、一般债券资金0.58亿元、当涂县对口帮扶资金0.153亿元。规范资金管理,保证乡村振兴资金安全高效使用。用好用足小额信贷惠农政策,帮助农户发展产业经营,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新增发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325户、0.13亿元。
五是规范管理依法理财。严格预算绩效管理,规范绩效目标设定和绩效评价过程,评价考核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今年以来,共计审批到期租赁资产57处,其中:公开竞租17处、协议租赁40处。牵头制定《泗县县属国有企业运营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县属国有企业运营管理,促进县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发展。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切实提升办理实效和办理质量。
二、2022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全县财政系统面对多种压力,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以扎实的行动和务实的作风推动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财政收入方面:我县经济基础较弱,工业企业规模小、支柱税源少,财政收入总量不大且税收收入占比较低,收入的总量和质量亟待提高。受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全县财政收入增长放缓。近期实施的小微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也给县级财政收入带来一定的影响。财政支出方面:今年全县“三保”支出预算占综合财力比重为75%,另外民生工程配套、乡村振兴、农村环境治理等刚性支出持续增长,加上政府债务到期偿还及隐性债务化解等支出事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一是加强财政预期管理。结合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疫情变化,坚持组织收入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有机统一,努力提高收入质量,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应减尽减。加强对各项税源变化分析监测,及时全面掌握税源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不断提高组织收入水平。
二是全力加强财源建设。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高效兑现各项涉企优惠政策。优化财政金融服务,及时解决企业融资难题。通过加大财政金融支持,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减少企业经营压力,夯实地方财源增长基础。
三是提升依法理财水平。规范县本级追加(调剂)支出审核拨付流程,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加大存量资金清理盘活力度,对超过规定使用期限的结转结余资金,一律按规定收回预算,统筹用于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
四是抓好预算编制工作。严格落实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贯彻零基预算改革要求,全面、系统梳理各部门基础信息和项目储备,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坚持量入为出,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五是加强财政风险防控。强化财政库款管理,严格财政支出次序,科学组织调度资金,优先保障“三保”等重点刚性支出。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格落实政府性债务限额管理要求,稳妥有序化解政府存量债务。
六是抓好财政监督检查。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认真组织开展“小金库”专项整治、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预决算信息公开检查、惠民惠农“一卡通”专项核查等各项执法检查,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
七是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强资金统筹,保障20项民生实事和10项暖民心行动落地见效,不断提升民生福祉。继续做好乡村振兴资金监管和绩效评价工作,保证资金和项目落实落地,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