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泗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3号建议的答复
2023年12月,在全省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现场会上做经验交流;民生工程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先进集体。今年年初组织泗州焊工劳务品牌参加2024年“春风行动”现场推进活动劳务品牌成果展。
一、坚持就业优先,多措并举稳就业。一是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延续降低失业保险政策,落实各项稳岗扩就业等政策,更好释放政策红利。二是通过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发放援企稳岗补贴等措施,落实和完善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等就业补贴政策,用政策红利,稳住就业岗位。三是在政策制定执行考核时,将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作为主要目标,综合评估其对就业环境、就业岗位、失业风险的影响,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高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四是建立重点企业“包保”责任制,对全县100家重点企业及“四上”企业用工做好常态化用工服务,建立“一企一策”台账动态监测,定期进行分析,掌握企业用工变化和用工需求,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
二、以创业带就业,拓宽就业渠道。一是大力实施能人回乡创业工程。制定了《泗县能人回乡创业工程实施方案》,录制“能人回乡创业故事汇”,强化典型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人力资源交易中心,成功备案省级众创空间。二是通过开展创业特训营、创业培训、服务企业专家团活动、周六创业课堂等创业服务活动,提升创业能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三是利用村级帮扶工厂,立足镇村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小型手工业、农副产品、服装缝纫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机会,以产业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目前,我县有帮扶车间7个,村级帮扶工厂67个,在厂务工人数875人,带动脱贫劳动力110人,当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30.8万元。四是优化人才就业创业政策。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政策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出台政策,返乡人员首次到园区规上工业企业就业的,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或企业技术骨干人员按照每月1000元给予住房、生活补助,最高可享受三年。
三、创新服务形式,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常态化做好2+N系列招聘活动,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宣传就业岗位信息及招聘活动,通过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就业指导等措施,优化就业服务。二是创新“三公里”就业圈服务,持续优化“社区就业超市”服务模式,创新“充分就业网格化”,开展以社区书记为网格长、社区网格员对辖区内小区进行“一对一”包保的网格化就业服务管理模式,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常态化开展社区书记“码”上就业直播带岗活动,促进“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三是强化政策培训。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招聘过程中的虚假、欺诈现象。引导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的措施,依法协商确定有利于照顾婴幼儿的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方式。
四、保障重点群体,兜牢民生底线。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优化脱贫劳动力交通补贴政策,全面推广以免报直发的方式发放交通补贴。二是实施“槐树花”技能提升培训,增强重点群体就业能力,提高工资收入,促进高质量就业,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据我县重点产业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三是通过“四进一促”等活动线上线下开展企业送岗位、送政策进村入户,把岗位送到家门口,保障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需求,对于就业确实困难人员,规范用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牢牢兜住就业底线,多举措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四是擦亮“泗州焊工”品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高位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掌握熟练技能的焊工,并持续在创品牌、强服务和全方位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内容。
下一步,我县推深做实就业促进行动,常态化开展码上就业,村社区书记走进直播间活动等活动,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建设,三公里就业圈全县社区全覆盖,助力居民就近就地就业,持续开展创业安徽泗县行动,实施能人回乡创业工程,积极申报省级行业性人才市场,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更高质量的充分就业。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