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泗县人社局2025年第一季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同步 | 数据未出 |
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注重本土人才培育,支持环保工程学校创建省A类中等职业学校、泗县技工学校建设高水平专业集群,推行订单式、学徒制、“教学工厂”等人才培养模式,新建校企合作基地6个,新增技能人才600人 | 1.泗县技工学校按照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与认定,第一季度培养初级技能人才600人、培养中级技能人才750人、培养高技能人才309人。 2.泗县技工学校推进与安羿智能企业的“厂中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选派1名专业实习指导老师常驻企业,全程跟踪指导实训教学。 3.泗县技工学校继续深化“订单式”培养模式,推进与高坚机械等企业联合制定高级工订单班培养计划,争取第二季度签约2家以上企业,定向输送技能人才。 4.泗县技工学校已加快校企合作基地建设,重点对接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争取6月底前新建3个校企合作基地,全年累计达6个。 |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健全项目联农带农机制,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2600余人次,促进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致富 | 一是围绕先进制造业,依托“泗州焊工”省级特色劳务品牌,开展焊工、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电工等工种培训142人;二是围绕康养托育,通过协议班、订单班等精准培训模式,开展养老护理员、健康照护师、育婴员等工种培训394人;三是围绕特色小吃,开展中式面点师、中式烹调师、徽菜师傅等特色风味小吃培训157人,新增徽菜师傅75人;四是围绕新业态,开展电子商务师、直播销售员、互联网营销师等工种培训115人;五是围绕乡村振兴,面向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创业意愿的脱贫户、监测户开展培训74人;六是开展“点菜式”培训,实施“槐树花计划”技能提升行动,春节期间开展技能提升培训300人。 |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拓展就地就近就业渠道,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以上 | 一是加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发放宣传单页20000余份,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170.795万元,惠及588人,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260个,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34.8万元,发放一次性就业补贴3.3万元;二是深化创业平台建设,优化创业服务质量。2月底开展返乡创业“总经理”特训营活动,各镇街道110名企业负责人参加培训活动,邀请创业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和成功创业者作为讲师,为返乡创业者提供面对面的培训和指导。通过专业的培训课程,帮助返乡创业者掌握创业技巧,提升管理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3月份邀请6家银行、21家企业,联合开展“政银企”对接会,缓解企业创业资金需求;三是加强就业服务下沉基层,“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力度,将“就业超市”与“快聘”APP相融合,有效促进就地就近就业,截止目前“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平台累计访问量已达785884人次,日均访问量约717人次以上。入驻平台的经营实体1500户,平台累计注册求职者达11634人,当前在招聘岗位数1053个,促成就业5237人;四是2025年第一季度,以促进灵活就业、优化零工服务为目标,围绕供需对接、扩大宣传,推动零工市场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截止到目前发布岗位1000多条,为6000多位求职者提供岗位信息指导,落实700多位灵活就业者到自己意向岗位。 |
落实渐进式退休改革 | 一是持续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做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宣传解释工作。二是突出“自愿”“弹性”原则,允许职工依据自身状况,在政策范围内选择“向前弹”和“向后弹”,1-3月,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按改革前退休年龄申请退休4人,按改革后退休年龄申请退休31人,企业参保职工按改革前退休年龄申请退休188人,按改革后退休年龄申请退休25人;三是贯彻落实《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对各单位具体经办人员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指导,目前,各单位均已严格按《暂行办法》规定流程办理退休申报、审核,实现政策平稳过渡。 |
持续做好养老、社会救助等工作,实施全民参保,加强基金监管,不断筑牢织密社会保障网 | 一是组织各经办机构参加观看警示片、剖析典型案例,深入剖析社保基金领域违法违规案件的发生原因、特点及危害,以案释纪、以案说法、以案促改,警示全体工作人员引以为戒,筑牢思想防线。二是按照时限完成下达的任务,严格审核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度,疑点数据及时处理,及时完成数据和材料汇总。 |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