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2019年泗县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
县农技推广中心、各乡镇(开发区)农经站、委属各场站: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进一步提升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现根据我县农业生产实际,遴选出符合绿色增产、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等要求的2019年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现予以推介发布。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大推介发布的新品种、新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加大推广应用力度。落实示范推广主体,加强示范展示和推广应用,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泗县农业委员会
2019年1月2日
附:2019年泗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一、主导品种
(一)玉米品种(8个)
隆平206、华农138、蠡玉88、陕科6号、NK718、裕丰303、庐玉9105、全玉1233。
(二)大豆品种 (6个)
齐黄34、临豆10号、中黄37、皖豆33、科豆1号、皖豆28。
(三)山芋品种(5个)
商薯19、徐薯28、苏薯16号、烟薯25、徐紫8号。
二、主推技术
(一)春山芋高产栽培技术
山芋种植要以脱毒山芋为主。因为山芋脱毒解决了山芋品种退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差等问题,具有增产幅度大、品质好、淀粉含量高、食用品种含糖量提高、抗性强等优点,增产效果显著。其主要栽培措施如下:
1、选用良种
我县山芋主要用于打粉,制作粉丝,也有少量用于鲜食。根据山芋的栽培目的和用途,选择适合我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品种。加工型的宜选用出粉率高的商薯19、徐薯28、改良徐薯18等脱毒品种,目前我县主导品种为商薯19;鲜食型的宜选用含糖量较高的苏薯16号、烟薯25或徐紫8号等脱毒品种。
2、精心育苗
(1)苗床选择。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土质肥沃、3~5年未种过山芋的地块作苗床,育苗前耕翻、耙平、整细,做成长3.0~4.0米、宽1.2米的畦面。一般春薯的每亩用种量50~75公斤。
(2)育苗时间和方法。时间安排在3月上中旬。排种前先在床底上垫一层猪牛栏粪,作为酿热物。再铺上一层20~25厘米厚的表土。选择表皮光滑,大小适中(125~200克)、无病、无伤、无冷害的薯种进行排种。排种前,晒种4—6小时,再用20%的阿维•辛硫磷或30%阿维•毒死蜱 800~1000倍加50%多菌灵可湿粉剂500~800倍液浸种5~10分钟进行消毒,捞出晾干后排种,并做到头朝上、尾朝下、背朝上、腹朝下,种薯在苗床内上齐下不齐;每平方米排种量为22.5~25公斤。排种后浇透水,再覆盖2~3厘米厚的表土,以种薯不外露为宜,最后平铺微膜,再搭拱棚,盖上薄膜,以双膜覆盖保温。
(3)苗床管理。薯芽出土后,揭去平铺膜。如温度过高,中午将苗床塑料薄膜两端揭开通风,傍晚封闭。当温度稳定在20℃时,将薄膜全部揭开,剪苗前需先炼苗7天左右,剪苗时应采取高剪苗方式,保留基部1节~2节(腋芽),以防止苗床土传病菌通过秧苗带到田间。苗床可多次高剪苗增加采苗量。在剪苗两茬后结合浇水施肥。如苗床苗长度达到25厘米,还不能栽入大田时,需要将苗剪下扦插“假植”,增加扩繁系数,以避免浪费。
3、大田栽植与管理
(1)深耕松土,科学施肥。春茬地最好在冬前进行深耕冻垡,耕作深度25~30厘米,打破犁底层,改提高土壤通透性,改良土壤,改善山芋生长环境,促进山芋生长。选用优质有机肥、配方肥、缓释肥、生物肥等新型肥料,减少和替代传统化学肥料,以提高山芋产量和品质。脱毒山芋生长势强,应注意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我县一般每亩底施含量三个15的氮磷钾复合肥45~50公斤,或尿素12.5~15公斤,过磷酸钙50~60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最好施用硫酸钾型复合肥,不施用氯化钾型复合肥,防止造成山芋品质下降。
(2)起垄栽植,合理密植。当前最适合我县整地做垄的方式就是使用山芋起垄机做垄,采用深沟高垄单行栽植,插植密度不宜过疏,也不宜太密,密了光合作用就比较弱,植株就长不好,太疏了不仅浪费土壤也使红薯生长受到影响。一般垄宽90~100厘米,垄高40~45厘米,株距17~20厘米,种植密度每亩3500~4000株。
(3)适期早栽,保证栽植质量。适期早栽可充分利用光能和延长生长时间,实现增产增收。在4月20日左右、地温超过16℃时栽植,栽插前要浸苗防病虫,一般用50%甲基托布津和20%阿维·辛硫磷混合液浸苗下部6~10厘米,时间约10分钟,随浸随栽插,对于防治茎线虫病、黑斑病和地下害虫都有良好效果。栽植方法上要做到浅栽、斜插,不要直插。苗长约20~30厘米,栽植深度5~6厘米,埋土节数约为3~4节,这样能保证结薯条件基本一致,结薯多而均匀,易获得高产。要带水栽插,时间最好选在“冷尾暖头”。
(4)加强田间管理。
①、及时查苗补苗。为确保全苗,栽后4~5天应及时查苗,发现缺苗及时采壮苗补苗。
②、浇缓苗水,施促苗肥。栽苗后,如遇干旱,及时浇一次缓苗水,有利于成活和齐苗。结合浇水追施苗肥,同时要兼顾小株多追,中株少追,大株不追,以促苗期长势一致,平衡增产。
③、早中耕,勤中耕。在封垄前锄地2~3遍,以灭杂草,防旱保墒,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及块根形成和膨大。
④、防止中期徒长。首先采取提蔓不翻蔓的措施,控制茎蔓徒长;对土地肥沃、茎叶旺长地块,可结合拔草提蔓2次,但8月底后要停止提蔓。其次开展化学调控,每亩用15%多效唑50克兑水40公斤喷施,对疯长田,可增加用量和化控次数。同时要应用好山芋膨大素进行叶面喷施,每亩用10克膨大素,兑水20~3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以增强茎、叶光合作用,夺取山芋高产。
⑤、防早衰。对后期脱肥田块要进行叶面喷肥,一般每亩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75公斤,7天后再喷一次,缺氮田块可在溶液中加入0.5公斤尿素喷施。
⑥、防治病虫害。坚持达标防治和适时适量用药,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提升绿色防控水平,切实减少生物灾害损失。苗期应及时防治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结合中耕用40%辛硫磷乳剂2公斤,拌细干土20公斤均匀撒施,可触杀土内或土表地下害虫,甘薯生长中期,可用菊酯类药物防治食叶害虫。
4、适时收获
山芋的块根是无性营养体,没有明显的成熟标准和收获期,但收获的早晚对山芋产量、贮藏、加工利用都有密切关系,收获过早会降低产量,收获过晚会受低温冷害的影响。当气温下降到15℃时,薯块增重就不明显了,此时即可收获,我县山芋一般在霜降前后到10月底收获为宜。
(二)春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是一种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与露地花生相比,能够增温保墒,增加产量,提早成熟,增加效益。
1、选用良种:为了充分发挥地膜的增产潜力,提高种植效益,品种应选择增产潜力大,商品性好的高产中晚熟品种。如花育19、中花8号、花育25、豫花15、花育29、商花4号等品种。若想提早上市,可选用早熟或中熟品种,如花育22、鲁资101和白沙1016等。
2、晒果和选种:播种前将荚果晒2~3天,提高种子的生活力,促进种子的萌发。剥壳前对留种的荚果进行筛选,选用饱满的荚果作种。花生剥壳不宜过早,以免降低发芽能力。因此,花生的剥壳时间离播种期越近越好,以播种前10~15天为宜。剥壳后对种子进行粒选分级,首先将秕粒、小粒、破碎粒、感染病虫害和霉变粒拣出,选择种仁大而整齐、籽粒饱满、色泽好,没有机械损伤的大粒作种,小粒一般不做种用。发芽率偏低的种子要适当增加播种量。
3、药剂拌种(包衣)或土壤处理:通过药剂拌种(包衣)或土壤处理,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为花生优质高产打好基础。一是药剂拌种(包衣)。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或70%吡虫啉湿拌种剂或30%毒死蜱微胶囊剂进行拌种(包衣)。二是土壤处理。可用5%毒死蜱颗粒剂颗粒剂2~3公斤,拌细土25公斤制成毒土,均匀撒于地面,随后翻入土中。
4、施足底肥、深耕整地:在花生播种前一次施足底肥,底肥要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配施适量速效氮肥。每亩应施土杂肥3方,尿素10~12.5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硫酸钾或氯化钾15公斤;或45%专用优质复合肥50公斤。土杂肥应深施、早施,化肥起垄做畦时集中施。地膜花生生育期间不揭膜,也不中耕除草,因此整地质量要求高,要做到精细整地。应在冬季或春季深耕25~30厘米,并结合早春耕地将地面耙平耢细,清除残余根茬、砖块等杂物。同时,保证覆膜花生田沟沟相通、畦垄相连,旱能浇,涝能排。
5、起垄做畦:播前4~6天起垄做畦,畦面呈龟背形,有利于排水。一般以85~90厘米为一畦,畦高10~12厘米,畦面宽55~60厘米,畦沟宽25~30厘米。起垄标准是“面平埂直无坑洼,墒足土碎无坷垃”。
6、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当气温稳定在12℃以上,膜下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5℃以上时进行播种,我县地膜春花生适宜播期为4月中旬。播种时要做到足墒播种。一般采用先播种后覆膜方式进行。一畦播两行,两行间距30~35厘米,穴距15~17厘米,花生行外侧距畦的边缘不少于10厘米。每亩播种9000~10000穴,每穴2粒,播种深度3~5厘米为宜。
7、化除与覆膜:播种后,每亩用50%乙草胺除草剂100~150克兑水40公斤均匀喷洒,而后覆膜;地膜宽度以85~90厘米,厚度以0.005~0.008毫米为宜,每亩用量4.5~5公斤。人工覆膜时一定要拉直拉紧,四周用土压严实;机械覆膜时要保证覆膜质量。如膜有破洞用土压严,防大风揭膜,以加速提高地温,促使早出苗、出全苗。
8、加强田管
(1)破膜放苗,清棵蹲苗。一般播种后10~15天花生会陆续出苗,在子叶出土并张开时,或子叶未出土但可见真叶时,要用手指或刀片正对幼苗处将地膜开一个十字形小口,引苗出膜,然后在开孔处用细土封严膜口,以防跑墒。开孔放苗宜早不宜晚,尤其要防止阳光强时导致膜内高温,造成烧苗。花生齐苗后,要及早进行清棵蹲苗,用小锄或者手工将幼苗周围的土扒开,使花生的两片子叶露出地面,抠出膜下侧枝,不要损伤子叶。
(2)水分管理。苗期水分宜少,土壤适当缺墒可促进根系深扎和幼苗矮壮,严重干旱时应小水润灌;花针期土壤宜较湿,有利于果针下扎膨大;结荚期土壤宜润,既满足荚果发育需要,又防止水分过多引起茎叶徒长和烂果。当水分不足时,应及时浇水;如雨天水分过多,应及时清沟排水,严防渍害。
(3)病虫害防治。整个生育期注意防治各种病虫害。一般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克,兑水30~40公斤喷雾防治蚜虫。始花后10~15天防治叶斑病和茎基腐病,一般每亩用70%甲基托布津或32%乙蒜•酮20~30毫升兑水30~40公斤喷雾。下针期和结荚期防治蛴螬,在7月上中旬~8月初每亩用40%的甲基异柳磷200~300毫升兑水50公斤地面喷雾,或亩用3%的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1.5公斤拌细土撒施,可有效地控制地下害虫为害。
9、适期收获:当花生植株地上部停止生长,下部叶脱落,顶部叶转黄,地下部大多数荚果网纹清晰,充实饱满,果壳硬而薄,种皮呈品种固有颜色时,即可及时收获。应选晴天收获,避免雨天收获。
(三)夏玉米精量直播晚收高产栽培技术
1、播前准备
(1)品种选择:选用通过国审或省审的耐密、抗倒、适应性强、熟期适宜、高产潜力大的夏玉米新品种,如隆平206、华农138、蠡玉88、陕科6号、NK718、裕丰303、庐玉9105、全玉1233等。
(2)精选种子:选择纯度高、发芽率高、活力强、大小均匀、适宜单粒精量播种的优质种子,要求种子纯度应不小于98%,种子发芽率应不小于95%,净度应不小于98%,含水量应不大于13%。所选种子应进行种衣剂包衣。
(3)秸秆处理:小麦采用带秸秆切碎和抛撒功能的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秸秆留茬高度应不大于15厘米,切碎长度应不大于10厘米,切断长度合格率应不小于95%,抛撒均匀率应不小于80%,漏切率应不大于1.5%。
(4)播种机选择:选用单粒精播玉米播种机械,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
2、播种期
(1)播种时间:“春争日、夏争时”。小麦收获后要及时播种玉米,争取6月15日前,最迟不能超过6月20日完成播种。播种时田间相对含水量应为70%~75%,若墒情不足,可先播种后尽早浇“蒙头水”。
(2)播种方式:采用单粒精量播种机免耕贴茬精量播种,行距60 厘米,播深3厘米~5 厘米。要求匀速播种,播种机行走速度应控制在5km/h左右,避免漏播、重播或镇压轮打滑。
(3)种植密度:耐密的紧凑型籽粒玉米在一般每亩留苗4500~5000株,松散的大穗型玉米每亩留苗3800~4000株,高产田密度可适当提高。
(4)种肥:采用带有施肥装置的播种机施用种肥,亩施45%(15-15-15)的三元复合肥40—50公斤加硫酸锌1—1.5公斤。
氮肥(尿素20—25公斤)可于小喇叭口期前后通过机械开沟侧深施至10厘米左右。花粒期可根据植株长势适量补施氮肥。种肥还可使用玉米专用肥或缓控释肥等。种肥要侧深施,与种子分开,防止烧种和烧苗。
3、苗期
(1)适时防治病虫草害。播后苗前,结合土壤封闭除草喷洒杀虫杀卵剂,杀灭麦茬上的二点委夜蛾、灰飞虱、蓟马等残留害虫。或在玉米3~5叶期,杂草2~5叶期,选用有效成分为烟嘧磺隆、莠去津等除草剂进行苗后除草。密切注意玉米螟发生和为害动态,加强防治。
(2)遇涝及时排水:苗期如遇涝渍天气,应及时排水,防止芽涝。
4、穗期
(1)拔除小弱病株:小喇叭口到大喇叭口期之间,应及时拔除小、弱、病株,提高植株整齐度。
(2)追施穗肥:同期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在距植株10 cm~15厘米利用耘耕施肥机开沟深施,施肥深度应为10 厘米左右。
(3)防旱防涝:孕穗至灌浆期如遇旱应及时灌溉,尤其要防止“卡脖旱”。若遭遇渍涝,则及时排水。
(4)防治病虫害: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间,应注意防治玉米螟等玉米中后期多种病虫害,减少后期穗虫基数,减轻病害流行程度。
5、花粒期
(1)施花粒肥:花后15~20天,可酌情亩增施尿素8~10公斤,要结合浇水或降雨前追施,以提高肥效。
(2)防旱及高温热害:玉米开花灌浆期如遇旱应及时灌溉补墒,以增强玉米抗高温能力,防止“卡脖子旱”及高温热害。还可采取根外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抗旱保水剂和微量元素肥料。如芸苔素内酯、庄福星、旱地龙等,并加入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以增强植株对高温的抗性,降低水分消耗、增强根系吸收活力,促进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有效缓解高温干旱的危害。在玉米进入抽雄吐丝期时如仍是高温天气,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结实率。
6、坚持完熟收获,确保高产优质
根据籽粒灌浆进程和乳线分布情况适期晚收,改变过去“苞叶变黄、籽粒变硬即可收获”为“苞叶干枯、黑层形成、乳线消失”收获。收后及时晾晒,以防霉变。青贮玉米最适收获期为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以籽粒乳线位置作为判别标准,乳线处于1/2至1/3时收获,收获后及时进行青贮。
(四)夏大豆免耕覆秸高产栽培技术
其核心内容为“侧深施肥、精量播种、封闭除草、秸秆覆盖”。即一次作业完成“侧向抛秸、侧深施肥、精量播种、覆土镇压、封闭除草、秸秆覆盖”等六大环节,全程机械化,无须灭茬,省去旋耕、间苗等环节,大幅度减少人力、物力与机械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由于播后田间均匀覆盖麦秸,土壤雨后不板结,保墒能力得到提高,大豆出苗整齐,均匀、生长茁壮。该技术在解决小麦秸秆禁烧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大豆免耕精量播种,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技术要点:
1、选种。选用高产、优质、耐除草剂大豆品种,如齐黄34、临豆10号、中黄37、皖豆33、科豆1号、皖豆28等。精选种子,保证种子发芽率,确定适宜的播种量。亩留苗1.6~1.8万株,百粒重20克发芽率正常的种子,亩播量5-6公斤。
2、适期早播。麦收后抓紧抢种,一般6月上中旬为播种适期,宜早不宜晚,墒不足可浇水造墒播种。
3、采用适宜的播种方式和方法。采用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在不对麦秸、麦茬进行处理的前提下,直接进行播种。播种机前部为一个横向拨草装置,在拖拉机牵引播种机前行的过程中,将播种带上的全部秸秆和部分麦茬横向向左边拨出,紧接着进行侧深施肥和精量播种;等播种机回头播种下一行时,将拨出的秸秆均匀地覆盖在已经播种完毕的播种带上。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覆秸一次完成。一般行距40厘米,播种深度为3-5厘米。
4、施肥:播种时亩施45%的三元复合肥15公斤或磷酸二铵15公斤另加氯化钾10公斤。也可在分枝期结合中耕培土施肥。花荚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克、硼酸100克加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
5、杂草控制:一是播种后出苗前用都尔、乙草胺等化学除草剂封闭土表。二是出苗后用高效盖草能(禾本科杂草)、虎威(阔叶杂草)进行防治。
6、注意对蛴螬的防治。秸秆还田以后,蛴螬发生危害有加重的趋势。播前亩用100-150克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拌种,即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五)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等一整套的科学施肥方法。要针对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类型,根据土壤化验结果,提出不同施肥配方,推广应用配方肥。同时改变施肥方式,促进施肥方法由撒施向深施、条施、穴施、水肥耦合方向发展,减少肥料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推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根据病虫害发生趋势,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实行适期防治。开展统防统治,减少农药用量,提高防治效果。重点抓好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种子药剂拌种或包衣、化学除草、化学调控以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突出抓好小麦后期“一喷三防”和玉米、大豆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引导广大农民转变病虫害防控方式,使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组织机防队广泛开展统防统治,实现农药减量控害。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