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泗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76号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
关于对泗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代表第76号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
卢清云等11名代表:
您们提出的 “关于 “创新”泗城镇园艺博览园的建议”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保持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大力建设泗州园艺博览园。
泗州农艺博览园始建于2008年,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园区核心面积5000亩,辐射面积20000亩,项目总投资2亿元。园区内省、市级龙头企业8家,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2家,省、市级家庭农场12家,省、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省名优产品4个,获得无公害、绿色产品认证8个产品。园区年度产值3.5亿元,创业创新企业28家,吸纳农村劳动力2800人,人均年收入3.8万元。
以“园区+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进行运作,突出“现代、生态、科技、节约”的理念,泗城镇博览园在运营过程中,大力带动泗县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城市人居环境的提升,形成泗县新的旅游景观品牌。
一、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走“三产”融合之路,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经济,建成千亩葡萄自采园、千亩油桃任领园、千亩薰衣草园、百亩玫瑰园、百亩向日葵园、百亩格桑花园、百亩荷花园,办起省级五星级农家乐,利用“租金+股金+薪金”模式带动周边300户贫困户,让贫困户三次获益,实现企业与贫困户的共赢,并通过实施宣传动员、技能培训、职业介绍、扶持创业等举措,确保就业扶贫落地见效,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有挣钱的机会,带动了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立足资源优势,实施“现代农业+”工程。立足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现代农业,推进园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和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一是“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围绕粮食、果蔬、畜牧、林业等优势产业,发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综合体优势,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扩建提升豆语香有限公司、小杂粮包装公司、金狮冷冻公司、典梅冷库等,全面服务农产品深加工及蔬菜保鲜、冷藏。大力开展外出招商活动,引进果蔬类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来满足园区的发展需求。二是“现代农业+”服务业。引导城市信息服务等优势服务业向园区延伸,推进农业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民营化,构建大三农互联网生态圈。三是“现代农业+”电子商务。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大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力度。目前。泗城镇现代农业物流中心(农贸大市场):占地289亩,投资3.7亿元兴建,分两期实施。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主要分农贸市场区和拆迁安置区,农贸区占11万平方米,安置区占9万平方米。四是“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坚持“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理念,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提升慧佳、碧云山庄农家乐。
三、打造生态环境,创新宜居小镇。生态宜居,护好绿色“生命线”。建成山青水绿、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农村才更有吸引力、农民才更有归属感、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园区辐射的泗城镇彭铺中心村,在拆除78个旱厕、92处养殖圈舍、178间危破房屋后,高标准规划、高品位建设,从农村传统院落基本单元出发,随方就圆改造48套、新建72套,因势生成组团,再由组团变成村庄,既有浙南特色,又有皖北风情,克服了“兵营式”千村一面的现象。建成日处理31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一座、120平方米的公共卫生间两个、水冲式厕所120个。把2000余平方米的废水塘改造为绿化、喷泉、八角亭为一体的休闲公园,整个村庄俨然成为一个旅游景区,在全省美丽乡村年度考核中一跃成为皖北28个县区第一名。结合稳步推进“三大革命”工作,在园区的福山区,目前,累计出动干群3000余人,动用机械车辆500多台,整治乱堆乱放2000余处,清运垃圾1500余吨,拆除猪圈、旱厕800多个,完成改厕400多户。清理沟塘17600多米,实现胡陈村许曹、梁庄、大吴周庄、三湾新农村等多个村庄整改绿化,在县级考核检查中分别取得22次第一和3次第二的好成绩,年终考核位居全县第一。进一步完善清洁工程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共计173人的专职保洁员队伍,全面落实“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处理模式,做到“全天候、全覆盖”保洁。2018年,泗城镇将精心打造建设古汴新村,使这个古村落无论从风格、产业,完全融入到泗州园艺博览园中,成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农旅小镇、农旅小镇,让市民到村里有看头、有听头、有玩头、有买头、有吃头,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四、制定可行方案,项目拉动园区发展。一是认真落实争取国家和省有关现代农业和农村改革的相关政策措施,积极主动争取国家和省有关试点试验等。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和操作方案。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二是广泛宣传发动、精心组织,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和较为浓厚的舆论氛围。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注意预防风险,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三是进一步依托生态、资源和比较优势,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园区快速发展为平台,围绕主导产业深谋项目,加强招商平台建设,围绕项目抓招商,高位承接,龙头带动,板块对接,集群发展,力争在大项目、大招商上实现新突破,不断强化农业现代化的项目支撑。
五、加强组织建设,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整合相关涉农部门,加强对园区建设的统筹领导,抽调专人,集中办公,专班跟进,负责具体推进与协调等工作。建立工作任务分解、责任落实、督查和考核机制,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分解任务,明确牵头单位、协办单位和具体承办人工作职责,完成时限。建立效果跟踪评价制度,将园区建设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泗县农业委员会
联系电话:7022869
二0一八年三月十二日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