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泗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 本级政策解读 > 负责人解读
阅读人次:  
【字体:

《关于印发<2022年泗县“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方案>的通知》文字解读

发表时间:2022-03-12 11:49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泗县农业农村局
【字体:

一、起草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部署,把“虫口夺粮”作为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围绕重点区域、重大病虫,加密监测预警、强化统防统治、推进绿色防控、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及时应急处置,切实打好防控攻坚战,坚决遏制重大病虫害暴发危害,提高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覆盖率,减少病虫危害损失和化学农药使用量。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一)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生产重要指示精神,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二)贯彻国务院关于做好春耕生产指示精神。

(三)结合省委、省政府提出“两强一增”文件要求。

三、起草过程

(一)参照省、市文件要求和具体措施。

(二)结合我县今年气象因素和病虫发生基数等

(三)综合我县历年病虫发生规律。

四、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两增两减”行动,力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具体目标:确保小麦、玉米重大病虫害达标区域防治处置率达到90%,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3%,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7%,科学用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农药利用率达到41.5%,全力推进粮食绿色生产,全面推动农药减量增效。

五、主要内容

(一)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

根据专家会商,预计2022年全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700万亩次,防控任务艰巨。

1、小麦重大病虫害。预计小麦病虫害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400万亩次。其中,赤霉病偏重发生,自然发生面积约150万亩;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70万亩;锈病(条锈病、叶锈)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30万亩次;蚜虫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50万亩。

2、玉米重大病虫害。预计玉米病虫害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90万亩次。其中:草地贪夜蛾 :夏玉米上轻发生;玉米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70万亩次;棉铃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90万亩次;玉米蚜虫轻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玉米南方锈病大发生,发生面积约60万亩;玉米其它叶部病害(弯孢叶斑病、小斑病、褐斑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60万亩次。

3、大豆重大病虫害。预计大豆病虫总体中等发生,主要病虫为大豆根腐病、霜霉病、拟茎点种腐病、大豆食心虫、地下害虫、烟粉虱、等,发生面积约30万亩次。

4、水稻重大病虫害。预计水稻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40万亩次。其中:稻飞虱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约5万亩次;二化螟总体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约3万亩次;纹枯病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约10万亩;稻瘟病、稻曲病在感病品种上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分别约为4万亩、8万亩。

(二)技术路线

突出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实行“一虫一策、一病一方”,分类指导、协同治理。

1、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突出抓好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蚜虫“三病一虫”防控。小麦赤霉病:突出预防为主,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不动摇,全面落实预防控制措施,小麦齐穗见花期(见花打药)开展第一次预防,视天气情况开展第二次预防。选择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持效性较好且对锈病、白粉病有兼治作用的药剂,药剂选择要兼顾对赤霉病防效和降低生物毒素双重作用。要优先选用丙硫菌唑、氰烯菌酯、氟唑菌酰羟胺等高效药剂及其复配制剂,注重轮换用药、科学用药,提高预防控制效果,降低呕吐毒素污染风险。小麦条锈病:加强监测预警,对拔节-孕穗期出现的条锈病发病中心或条锈病、白粉病发生较重的田块,要立即围歼防治,控制其蔓延。小麦纹枯病:突出抓好返青后期至拔节初期达标防治。小麦蚜虫:结合穗期病害防治,实施总体达标防治。注意保护利用天敌,重点保护好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蚜茧蜂、草蛉等优势种天敌。

2、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突出抓好草地贪夜蛾、玉米螟、南方锈病“两虫一病”防控,突出抓好大喇叭口期用药防治,同时兼顾玉米叶部病害、粘虫等。草地贪夜蛾:加强监测预警,科学用药防控。强化灯诱性诱诱杀成虫、生物防治控制卵和低龄幼虫、科学用药控危害措施,层层阻截,压低虫源。玉米螟:实施综合防控。大力推行秸秆粉碎还田、生物防治和大喇叭口期科学防治等措施。南方锈病:预防为主。加强监测预警,一旦发现流行势头,立即结合常年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实施的“一防双减”、“一喷多效”等,喷施药剂预防,严控大面积流行危害。

3、大豆重大病虫害防控。突出抓好大豆食心虫、地下害虫、烟粉虱、大豆根腐病“三虫一病”防控,突出抓好播种期的药剂拌种,开花结荚期用药防治,同时兼顾甜菜夜蛾、蚜虫、霜霉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可结合田间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诱杀金龟子、蝼蛄、棉铃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害虫成虫;田间悬挂黄板诱杀烟粉虱。

4、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突出抓好水稻“两迁”害虫、二化螟、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三虫三病”防控。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推广生态控制、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措施。稻飞虱重点“压前控后”、严防穗期突发成灾,稻纵卷叶螟严格达标防治、重点保护“上三叶”(功能叶)。二化螟:推行绿色防控和适时用药。大力推广栽培避螟、灌水灭蛹、诱杀成虫压低发生基数,抓住卵孵盛期和低龄幼虫期选用高效低风险农药防治,减少蛀茎危害,重点防治早稻大田、单季稻秧田和冬闲田早中稻,二代重点防治单季稻田,三代重点防治双季晚稻、迟熟单季稻。稻瘟病:重在预防、严控流行。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措施,狠抓叶瘟初发阶段和破口抽穗期预防,严防大面积流行。稻曲病:狠抓适期药剂预防,严防大面积流行。纹枯病:抓好关键时期防控。常发重发区突出抓好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防控,遏制病害水平扩展增加病株、垂直扩展加重危害。  

5、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采用玉米带与大豆带复合种植,既充分发挥高位作物玉米的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大豆受光空间,实现玉米带和大豆带年际间地内轮作,又适于机播、机管、机收等机械化作业,在同一地块实现大豆玉米和谐共生、一季双收。大豆品种应选择产量高、耐荫抗倒,有限或亚有限结荚型习性的品种;玉米品种应为紧凑型、半紧凑型品种。一般玉米带种植2-4行、大豆带种植2-6行,通过调控作物的株行距,实现玉米与当地清种密度基本相当、大豆达到当地清种密度的70%以上。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将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按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政府主导、属地负责等相关规定,层层压实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及早安排部署,强化督促指导,确保“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顺利开展。

(二)强化体系建设。落实农业农村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农人发〔2022〕1号)有关要求,按照“县有机构乡有人”的目标,加强基层植保体系建设,配齐配强专业人员,确保病虫害监测防控活有人干、事有人管。

(三)强化指导服务。及时印发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防控方案和指导意见,层层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防控关键时期组派精干力量深入生产一线,举办现场培训,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开展病虫害防治,确保防控技术落到实处。

(四)强化资金支持。根据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和防控实际,争取及早安排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助资金,支持开展相关病虫害监测和防控工作。   

(五)强化宣传引导。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控信息报送,做到对上有信息、对外有声音、对下有通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大力宣传各地病虫害防控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工作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七、下一步工作

(一)制定行动方案。3月初制定印发《2022年泗县“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方案》,结合工作实际,明确目标任务、技术路线和工作要求,细化制定具体实施方案。3月上旬分别报市站(szszbz@163.com)、省站(邮箱:ahbcfz@163.com)。

(二)及时动员部署。4月中旬、8月上旬、9月分别召开全县小麦赤霉病防控现场会、玉米重大病虫防控现场会及绿色防控现场会。分阶段、分作物、分区域安排部署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

(三)准确会商趋势。根据作物生育进程分别于3月下旬、4月上旬、7月中旬组织专家召开全县小麦赤霉病、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夏秋季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全面准确分析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形势,为防控决策提供依据。

(四)严格信息报送。在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严格按照部、省要求及时报送重大病虫害防治信息,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同时执行新发突发重大病虫害当天即报制度,及时掌握发生防治动态。

(五)加强调研指导。4月和8月,建立分片包干联系制度,分别组派工作组,采取日常联系和关键时期现场指导相结合形式,及时调度夏粮、秋粮重大病虫发生和防控进展,督促并协助各地落实防控措施。同时,适时开展绿色防控和安全用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防控巡回指导和专项调研,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解读人联系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庆松

联系电话:0557-7022869

通讯地址: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