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泗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阅读人次:  
【字体:

关于对政协泗县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号提案的答复

发表时间:2024-04-16 16:58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泗县农业农村局
【字体:

康攀影、周璞、郝猛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近年来,我县立足发展实际,紧盯瓶颈短板,积极主动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乡村振兴成果显著。一是经营性收入总量大幅提升。2018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总量2155.2万元,2019年收入总量2686万元,2020年收入总量4190万元,2021年收入总量6836.6万元,2022年收入总量8886.5万元,较2018年增长312.3%,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突破亿元大关,达1.28亿元。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2018年12.83万元,2019年15.99万元,2020年24.94万元,2021年40.69万元,2022年增长至52.9万元,2023年达76.2万元。二是集体经济强村比重不断提高。2018年全县强村数为1个,占比0.6%,2019年16个占比9.5%,2020年23个,占比13.7%,2021年37个,占比22%,2022年强村数为68个,占比40.5%,2023年强村数达117个,占比达69.6%。三是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特色产业布局逐步优化,山芋粉丝、农作物秸秆等主导产业地位日益突出,食用菌、花卉苗木、稻蟹共养等一批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2018-2023年泗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数据一览表

年份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收入总量(万元)

2155.2

2686

4190

6836.6

8886.5

12808

村均收入(万元)

12.83

15.99

24.94

40.69

52.9

68.86

强村数量(个)

1

16

23

37

68

117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建引领,凝集发展合力。

1.强化高位推动。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县级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农业农村局等13家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揽全县发展大局。每年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调度会推进工作落实。建立县领导联镇包村制度,县四大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乡镇,实现121个重点扶持村包保全覆盖。

2.强化责任落实。构建县级全面负责、乡镇抓组织实施、村级抓具体落实的分级负责工作机制,明确“县委组织部抓统筹协调,县农业农村局抓项目推进,县财政局抓资金整合,其他部门密切配合”的责任分工。将年度目标任务精准分解至镇、村,任务完成情况统一纳入乡镇党委书记、村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和选派第一书记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倒逼干部找路子、跑项目、促发展。

3.强化组织带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完善“村党组织+党员+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创办、领办合作社245个,建立“双培双带”示范基地173个,培育2400余名党员成为“带富先锋”“致富先锋”,帮助2.1万名群众致富增收,形成了“党员引领群众干,一个带起一大片”的生动局面。

(二)突出资源撬动,深度挖掘发展潜力。

1.壮大资产促增收。发挥光伏电站、扶贫工厂、农机装备、秸秆收储中心等资产稳定增收作用,夯实村级发展基础。按照“集中建设、分户受益”的原则,建设178个光伏电站,共投入资金4.76亿元、发电收益6029万元。建成扶贫工厂140个,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入驻,为村集体年均增收270万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次。

2.开发资源促增收。结合“一户一块田”试点,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充分开发利用闲置土地、林下空地、“四荒四边”等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建设金丝绞瓜、特色山芋、薄壳山核桃、花卉苗木、优质果蔬、水产养殖等6个万亩基地。整合资金1025万元支持建设25个示范村发展庭院经济,打造绿色增收“新引擎”。

(三)推进产业联动,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

1.做强主导产业。发挥乡村特色自然资源、特色农产品富民增收的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实施“一村一策”,重点支持山芋粉丝、金丝绞瓜、苗木花卉等优势产业做强做大,逐步形成产业拉动、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大庄镇曙光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观光采摘,打造千亩生态梨园,延长梨产业链,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52万元。

2.发展特色产业。利用人居环境整治开发出的闲置土地,发展庭院经济。精选玫瑰花、金银花、藏红花等特色品种,采取村集体和农户共同经营的模式,全面推进“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鱼塘、小藕塘”五小新型田园经济建设。目前,全县庭院经济面积达1.4亩,帮助村级增收450万元。刘圩镇潼南村利用河滩地、房前屋后空隙等土地资源种植玫瑰花760亩,玫瑰花产业年产值达65万元,纯利润15万元,小小玫瑰花变成了潜力巨大的“致富花”。

3.做强秸秆产业。立足全县丰富的秸秆资源和强劲的市场需求,制定出台《泗县大力发展农作物秸秆产业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三年行动计划》,整合各类涉农资金5000万元发展秸秆产业,优选33个“秸秆产业促增收三年行动”试点村,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41个,配置新型农机设备400余台,2022年完成标准化秸秆离田作业35万亩,帮助村级增收800余万元。

(四)加强乡村人才培训,强化村级干部培育。

一是培训农业产业发展带头人。制定《泗县2023年度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工作方案》。2023年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526人。择优扶持 100 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和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150名生产能手和农村经纪人等优秀生产经营人才。开展“头雁”项目培育,按要求遴选组织8名“头雁”参加省级培训,做好“头雁”参加培训相关服务工作;落实联系包保、走访调研。二是培训高素质农民。出台《泗县 2023 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进一步整合教育、农业、人社、科技等部门资源,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强化分类指导,今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300人。公开遴选安徽清晓方塘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肥海轩职业培训学校、泗县技工学校 3 家单位作为我县高素质农民培育机构,分别培训经营管理型人员100人,专业生产型100人,技能服务型100人。三是加快返乡创业创新人才的培育。我局利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三品一标”认证,重点在优质麦、草莓、蔬菜、食用菌等领域,对返乡创新创业的人才进行培训,面粉加工企业有5家达到省级龙头企业,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对种植大球盖菇、羊肚菌等珍稀食用菌主体培训达50人次,并建立食用菌产业园一所,宏源食用菌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四是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和职称评审。通过近年来我县选拔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等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来分析,具备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按照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人才选拔,并逐级推荐到省、市人社部门进行认定,获评乡村振兴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37人。并组织他们参加省级2023年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5期共15人,参加市级“前言数字技术推动乡村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10人。

最后感谢您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您对我们的工作继续关注和监督。

办复类别:A 类

联系单位:泗县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055770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