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泗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 政策法规 > 部门文件
阅读人次:  
【字体:

泗县2025年科学施肥增效工作方案

发表时间:2025-05-27 10:41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泗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字体:

关于印发泗县2025年科学施肥增效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相关单位:

经研究,现将《泗县2025科学施肥增效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中共泗县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526  

 

 

 

 


泗县2025科学施肥增效工作方案

 

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科学施肥增效工作的通知》(皖农办土函〔202537号)和安徽省土壤肥料总站关于做好2025年大豆根瘤菌菌剂接种有关工作的通知》(皖农土函〔20255号)要求,制定2025年我县科学施肥增效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服务支撑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为重点,遵循精、调、改、替、管技术路径,夯实田间试验、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化肥利用率测算等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推广应用智能化施肥专家系统,选择大豆主产区接种根瘤菌菌剂,粮油作物坚持控总量、优结构、提单产,经济作物坚持增有机、重平衡、提品质,促进施肥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提高化肥利用率,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巩固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开展肥料效应、化肥利用率等田间试验8个,农户施肥调查280户,推广应用大豆根瘤菌菌剂5.208万亩(任务安排附后)。推广应用智能化施肥专家系统,制定发布县域主要农作物肥料配方和推荐施肥方案,引导农企对接,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成果落地。开展科学施肥宣传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做好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选取有代表性的田块,布设小麦、玉米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委托相关科研教学单位承担田间试验分析任务,鼓励开展长期定点监测。加强肥料施用、田间管理、样品采集、测产分析等全环节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保证田间试验质量。严把数据质量关,时报送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数据。

(二)强化根瘤菌菌剂质量监管聚焦大豆单作,统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通过拌种、包衣或喷施等方式,在主产区推广使用根瘤菌等微生物菌剂。在去年经验基础上及时做好产品筛选与供求对接,及早将工作任务落实到实施主体、具体地块。同时要加强根瘤菌菌剂质量监督,认真核对生产企业肥料登记证信息,在接种前对中标企业的菌剂开展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实施接种工作。

(三)开展农户施肥情况调查。综合考虑作物类型、种植制度、施肥主体等因素,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为主,兼顾小农户等种植主体,科学合理安排农户施肥情况调查点位。创新数据采集方式,通过施肥监测通小程序(二维码附后),开展农户施肥情况和肥料使用效果调查监测。结合全国肥料节水专业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施肥水平、施肥结构、施肥种类、施肥方式等情况,形成施肥情况调查报告。

(四)推进智能精准施肥服务。在春耕、三夏、秋冬种关键农时,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深入挖掘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制定发布本地区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鼓励农户推广应用智能化施肥推荐系统(如NE等系统,二维码见附件3),探索开展整村整乡“统测、统配、统供、统施”科学施肥服务,加快批量化高效分析测试和无人机诊断变量施肥等智能化信息化精准施肥技术装备应用,提升科学施肥先进技术到位率。

)强化科学施肥成效评价。全面总结测土配方施肥实施以来工作历程、技术进步、推广经验、应用成效,深入总结“十四五”科学施肥增效工作进展,科学评估测土配方施肥对作物产量品质、土壤肥力、肥料利用效率的贡献,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同时,进一步加强肥料效应监测评价,监测土壤养分、施肥效果、产量水平变化,用可靠数据评价科学施肥成效。

)深入推进化肥施用定额制。根据《泗县主要作物化肥施用定额制工作方案(试行)》要求,继续探索开展化肥施用定额制,进一步优化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方案,服务指导科学施肥。

四、资金用途

2025年申请中央财政科学施肥增效资金49万元,其中用于肥效试验与技术服务、农户调查与有关评价取土化验、宣传培训配方研制与发布等基础工作费用24万元;用于大豆接种根瘤菌菌剂补助25万元。

五、进度安排

120255月制定工作实施方案

220256-10月安排肥料试验、推广应用根瘤菌菌剂;开展宣传培训、农户调查等基础工作

3202512月做好年度总结并开展绩效评价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县级科学施肥增效工作推进领导作用,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直有关部门、各镇(街道办)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技术专家指导小组,划片包干做好指导服务。

(二)规范资金使用。县财政局强化资金使用监管,加强绩效考核,保障资金用途规范。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根瘤菌采购与监督指导有关镇落实任务,定期在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中填报进展情况。镇要采用适当方式公示根瘤菌发放情况,统计上报到户清册,做好示范区(户)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三)加强效果监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开展不同产品类型、接种方式、化肥和菌剂配比等田间试验,进一步摸清本区域大豆根瘤菌菌剂接种技术参数,持续优化技术方案。在大豆生长中期和收获期等关键农时,组织开展结瘤促根调查、田间测产、减肥增效和增产增收效果评估。

(四)加强科普宣传。深入开展科学认识化肥专题宣传活动,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宣传科学施肥成效,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继续开展百县千乡万户科学施肥培训行动,强化推广、科研、教学、协会、企业等力量联动互动,采取田间讲堂、室内教学、视频直播等形式开展技术培训。

(五)强化督促检查。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制,实行月调度工作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对任务落实不到位的主体进行重点督导。关镇620前报送大豆接种根瘤菌示范任务到户清册(见附件4),各镇、街道825日完成夏作物(小麦)施肥情况调查、1115日完成秋作物施肥情况调查,1120日完成测土配方技术推广面积汇总上报。县农业农村局加强施肥情况调查、田间试验等数据填报审核,并按时上报年度工作总结和绩效自评报告。

联系人:杨秋实;电话:05577012868;邮箱:sxtfz@sina.com

 

附件1.2025科学施肥增效任务安排表

2.施肥监测通二维码

3.推荐施肥专家系统二维码

4.大豆接种根瘤菌示范任务到户信息

5.大豆根瘤菌接种及配套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附件1

2025年科学施肥增效任务安排表

序号

镇、街道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万亩次)

农户调查(户)

大豆根瘤菌接种任务面积(万亩)

1

草庙镇

6

8

 

2

黑塔镇

37

28

1

3

刘圩镇

15

16

1

4

山头镇

24

20

0.5

5

草沟镇

37

24

 

6

大路口镇

14

10

 

7

大杨镇

17

18

1

8

大庄镇

15

18

 

9

丁湖镇

29

22

 

10

墩集镇

13

18

 

11

黄圩镇

16

20

0.708

12

泗城镇

9

8

 

13

屏山镇

26

24

0.5

14

瓦坊镇

18

14

0.5

15

长沟镇

23

22

 

16

虹城街道

5

6

 

17

泗水街道

1

2

 

18

运河街道

3

2

 

19

合计

308

280

5.208

说明:长沟镇“农户调查”调查蔬菜种植户4户,泗城镇“农户调查”调查蔬菜种植户2户。


附件2

施肥监测通二维码

 

 

 

 

 

 

 

 

 

 

 

 

附件3

 

 

推荐施肥专家系统二维码

 

 

 

 

 

 

 

 

 

 

 

 

附件4

大豆接种根瘤菌示范任务到户信息

 

序号

接种地点(镇、村)

农户姓名

联系电话

接种面积(亩)

备注:主体名称

 

 

 

 

 

 

 

 

 

 

 

 

 

 

 

 

 

 

 

 

 

 

 

 

 

 

 

 

 

 

 

 

 

 

 

 

 

 

 

 

 

 

 

 

 

 

 

 

 

 

 

 

 

 

 

 

 

 

 

 

 

 

 

 

 

 

 

 

 

 

 

 

 

 

 

 

 

 

 

 

 

 

 

 

 

 

 

 

 

 

 

 

 

 

 

 

 

 

 

 

 

 

 

 

 

 

 

 

 

 

 

 

 

 

 

 

 

 

 

 

 

 

 

 

 

 

 

附件5

大豆根瘤菌接种及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根瘤菌是能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进行生物固氮的一类革兰氏阴性杆菌。在大豆种植中,通过接种根瘤菌及科学合理施肥,能够增强根瘤菌共生固氮能力,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培肥地力。

一、根瘤菌菌剂要求

根瘤菌菌剂产品适宜范围为大豆,产品质量符合《农用微生物菌剂》(GB 20287-2006)要求,在保质期内、包装完好。优先选用有效活菌数高、已在当地开展过田间试验示范且效果较好的根瘤菌菌剂。

根瘤菌菌剂产品应贮存在室内阴凉、干燥、通风处,适宜温度为4~25℃。菌剂开瓶前应轻轻摇动,开瓶后立即使用,一次用完。稀释菌剂时不能使用含有氯气的自来水。

二、接种方式

根瘤菌接种方式主要有拌种、喷洒、种子包衣。可直接或使用已完成种衣剂包衣的种子进行根瘤菌接种作业。

(一)拌种

适用于现拌现用的种植方式。

1.拌种剂量及时间

根据播种量和产品说明书确定根瘤菌菌剂用量。应在大豆播种前12小时内进行根瘤菌拌种作业。

2.拌种器械

根据播种量和当地生产条件,使用干净的盆、桶、袋子等容器或拌种机械进行拌种。拌种容器或机械进行过农药种衣剂作业的,应使用清水洗3次以上。

3.拌种作业

拌种地点应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将适量根瘤菌菌剂与大豆种子混合,轻轻搅拌至所有种子表面都附着根瘤菌菌剂,待种子阴干后播种。拌种时应避免碰破种皮。

4.注意事项

尽量避免根瘤菌菌剂与农药一同拌种。必要时,根瘤菌菌剂可与杀虫剂或杀真菌剂配合拌种,但不能与除草剂、杀细菌剂配合拌种。拌种作业时应先拌药剂,晾干后再拌根瘤菌菌剂,避免将药剂与根瘤菌菌剂混合拌种。

(二)喷洒

播种时将根瘤菌液喷洒在大豆种子表面及周围土壤,适用于使用带喷施设备播种机具的种植方式。

1.菌液配制

根据播种量和产品说明书确定根瘤菌菌剂用量,根据喷施面积、设备喷施效率确定用水量。使用自来水配制菌液时,提前将自来水接入容器静置1-2天。将根瘤菌菌剂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喷洒菌液应现用现配。

2.喷洒设备

喷洒设备主要包括储存容器、压力控制、菌液喷洒等部件。如果使用过抑菌或灭菌作用药剂,应用清水将容器、管路和喷头清洗3次以上。

3.喷洒作业

作业前应检查储存容器、压力部件、控制部件、喷头和接口等,保证喷洒设备正常运行。喷洒时,作业人员应注意观察喷头是否堵塞、各接口是否有滴漏现象,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三)种子包衣

适用于提前对大豆种子进行包衣操作的种植方式。

1.包衣保护剂要求

根瘤菌菌剂可与杀虫剂或杀真菌剂包衣,但不能与除草剂、杀细菌剂一同包衣。根瘤菌菌剂应与包衣保护剂混合后再进行包衣。包衣保护剂所用材料应对根瘤菌、大豆植株、人畜和环境无毒无害,不造成大豆种子粘连、播种不匀等问题。与种衣剂一起进行包衣时,能起到隔离根瘤菌与种衣剂的作用,有效降低种衣剂对根瘤菌活性的影响。包衣2个月后每粒大豆种子根瘤菌存活数量应不低于 1×104个。

2.包衣作业

与种衣剂一起进行包衣时,应先进行种衣剂包衣,待晾干后再进行包衣保护剂和根瘤菌菌剂包衣,按包衣保护剂产品说明书操作,将稀释过的包衣保护剂溶液与根瘤菌菌剂混合,充分振荡制成混合液。种子用量不超过5公斤时,可将大豆种子放入干净塑料袋中,加入适量混合液,吹气并扎紧塑料袋口,反复摇匀(不少于1分钟)。种子用量大时,使用其他大容量容器或包衣机,用工具混合均匀,确保包衣种子表面有足够的根瘤菌。

3.晾干及存储

将包衣种子在阴凉处摊平晾干,避免曝晒,在通风干燥环境条件下储存,储存温度不超过4℃。包衣作业完成后2个月内进行播种。

三、科学施肥建议

()合理施用化肥。大豆接种根瘤菌菌剂一般可减少10%-20%氮肥用量,磷钾肥正常施用。低肥力地块,50%氮肥作基肥或种肥,保证幼苗在根瘤形成前有足够氮素营养,另50%氮肥在开花或鼓粒期追施。中等以上肥力地块,可施用缓控释肥作基肥或种肥,后期不追肥。也可前期不施氮肥,在开花或鼓粒期追施。磷肥和钾肥作基肥或种肥可一次性全部施入。

(二)增施有机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增施有机肥,推荐每亩施用农家肥1000-2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150-300公斤。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1%的地块适当增加用量。有机肥作基肥施用,翻地或耙地时施入土层,或采用种肥同播施用。

(三)配施微量元素。

1.钼肥。钼肥拌种施用时,使用0.05%0.1%的钼酸铵或钼酸钠溶液与根瘤菌菌剂混合后,再进行拌种,阴干后播种;叶面喷施时,使用浓度为0.2%钼酸铵溶液,在大豆花期时进行喷施,每次喷溶液40-50公斤/亩。

2.硼肥。硼肥基施施用时,用0.5公斤/亩硼砂,与有机肥充分拌匀,均匀撒施后翻耕入土;拌种施用时,使用0.1%硼酸溶液与根瘤菌菌剂混合后,再进行拌种,阴干后播种;叶面喷施时,硼酸配制成0.2%的溶液,在大豆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1次,每次喷溶液40-50公斤/亩。

3.铁肥。铁肥使用0.2%的硫酸亚铁溶液,在植株新叶出现发黄时喷施,一般喷洒2次,每次喷溶液40-50公斤/亩。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泗县2025年科学施肥增效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