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泗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 建议提案办理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阅读人次:  
【字体:

关于对泗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59号建议的答复

发表时间:2025-04-15 16:00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泗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字体:

屏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我县是农业大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促进农村增收、农民富裕的关键因素,为此,我县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据统计,2011年-2018年,除水利部门外,原农委、国土、财政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类项目53个,项目涉及15个乡镇、120个行政村,全县耕地面积197万亩,项目治理面积110.85万亩,累计投入项目资金7.79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2.904亿元,省市县财政配套4.802亿元,社会投资0.085亿元(主要是农民自筹)项目建设重点是加强项目区内中小沟治理(大中小河流治理、水利骨干工程是水利部门职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和道路、林业等工程建设,有效改善了项目区排灌条件、田间生产交通状况等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当前农业农村局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

2019年国家机构改革高标准农田建设职能整合后,泗县农业农村局充分认识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履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职能,安排利用好中央和省市县财政资金,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1、2019年度建成高标准农田16万亩,投资2.43亿元,项目涉及草沟、丁湖、泗城、屏山、黄圩、黑塔、瓦坊7个乡镇24个行政村,项目建成后,基本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

2、2020年度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8万亩,投资1.204亿元,涉及山头、墩集、长沟3个乡镇7个行政村,项目建设完成;

3、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计划建设14万亩,投资3.15亿元,涉及屏山、大庄、大杨、丁湖4个乡镇20个行政村,项目建设已完成。

4、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计划建设14万亩,投资3.15亿元,涉及黑塔、草沟、丁湖、瓦坊、大杨、墩集6个乡镇20个行政村,项目建设已完成。

5、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计划建设7万亩(其中,新建1万亩,改造提升6万亩),投资1.75亿元,涉及草沟、黑塔、草庙、大路口、黄圩、屏山、虹城街道7个镇街道9个行政村,项目建设已完成.

6、2024年度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任务5万亩,投资1.38亿元,涉及刘圩、大路口、瓦坊、大庄、4个镇8个行政村,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

当前主要做法:

1、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明确工作方向。已编制完成《泗县2021-203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泗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按年度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2、五大措施综合运用,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通过水利、农业、道路、林业和科技推广五大措施综合运用,对水土田林路、沟渠桥涵闸井合理设计,对大中小沟进行清淤整治,对老旧损毁的工程进行修复,田间工程全面配套,着力解决农田路不通、水难排、旱难灌等问题,打造“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格局,达到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建设目标。

3、推进“四个结合”,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

立足资金优势,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增强贫困村脱贫后的发展潜力依托土地资源优势,与耕地占补平衡相结合通过废坑塘整治,拓展耕地补充途经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统筹推进村庄沟塘污水整治和绿化、美化,增强蓄水灌溉功能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规模经营水平。

4、按照《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安徽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田沟渠、灌溉井修复整治和平原涝区治理排查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农建函〔2024〕870号)文件精神,我县已完成农田沟渠网络摸底调查工作,全面摸清包括农田沟渠,灌溉井,堰坝、塘堰坝、引排水涵闸、排水沟、灌排站等设施问题类型。着重排查排涝工程设计是否合理,农田沟渠是否畅通,需清淤、疏通农田沟渠长度,农田灌溉井及其它工程数量、位置、设施设备运行及管护情况,运行机制、管护制度是否完备落实。下一步将按照方案要求分阶段进行整治。

5、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理办法(试行)》(农建发【2021】1号)、《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监管的意见》(皖农建【2024】40号)、《宿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管理及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监管,做到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质检单位、农民监督员“五位一体”质量控制,保证工程质量。

    三、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管护情况

根据安徽省农业厅《安徽省农田建设工程管护规定》(皖农建[2019]157号),建管并重,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基本原则制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管护办法和管护方案,明确了管护主体;项目乡镇和项目村成立了管护领导小组,建立了管护组织,制定了管护措施工程建成验收后及时移交给乡镇督促和引导项目乡镇和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加强项目工程管护,明确管护责任,以确保管护措施落实好、工程管护见成效

四、目前还存在的问题

1、仍有部分地区未实施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设施不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无法发挥应有的功效;

2、早期高标准农田实施地区因投资标准低,建设时间长,农田基础设施需要改造提升;

3、大部分地区农田灌溉方式落后,高效节水灌溉推广面积不大;

4、存在工程使用效率低、工程管护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的问题。

五、今后高标准农田建设打算

1、针对上述问题,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年度重点工作,积极履行本部门的工作职能,按照国家和省市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我县将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尽快实现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

2、在项目设计上合理规划灌排系统,全面加强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为乡镇振兴打造坚实的农田设施平台。在充分征求、尊重广大农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在项目乡镇的积极配合下,坚持“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的水资源利用原则,合理设计高效节水灌溉,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确保项目建设科学、实用。

3、按照政策要求,加快对早期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进行改造提升。

4、要加强工程管护资金配套。要探索新的工程管护办法,对树木、设备、机井、电站等产权或经营权进行拍卖,建立工程管护资金专户。同时县财政年度预算要加强工程管护资金配套,确保工程损毁有钱修,有人修,从人力上、资金上和制度上加强对项目工程管护的保障。

5、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项目乡镇工程管护的检查与指导,督促项目乡镇将工程管护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工程长效发挥。

感谢您对我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关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