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泗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 建议提案办理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阅读人次:  
【字体:

关于对泗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63号建议的答复

发表时间:2025-04-15 16:05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泗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字体:

尊敬的刘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整合项目资金建设和美乡村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泗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按照点上示范、点面结合、全域推进的工作思路,统筹规划,立足优势,彰显特色,强力推进,用绣花功夫打造彰显徽风皖韵具有皖北田园风光的和美乡村。

一、发展成效

2013年以来,我县累计投入和美乡村建设各类资金15亿元,其中2024年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700余万元,2025年计划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500万元,建成省级中心村99个、市县自主建设中心村和美丽宜居村庄144个;在建省级中心村5个、精品示范村4个。泗县连续多年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泗城镇彭铺中心村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大庄镇曙光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大庄镇曙光村、屏山镇老山村列入全省首批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刘圩镇秦场村、墩集镇石梁河村列入全省第二批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

一是因地制宜,突出和美乡村“特色美”。一方面规划出特色。坚持一村一方案,因村制宜制定每个村的规划方案,实施差异化指导,凸显个性化设计,坚持个性化塑造。在规划设计中综合考虑各中心村发展现状、人文历史、产业发展和旅游开发等因素,最大程度保持原有村庄布局和建筑。另一方面建设出特色。在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不做简单地复制,更不能千篇一律,而是深挖文化底蕴,保持原始风貌,留住乡风民俗,努力打造和美乡村的品牌和特色。

二是发展产业,带动和美乡村“内生美”。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种植、养殖产业专业村,打牢强村富民根基。比如:大庄镇和谐行政村回庄中心村,因地制宜发展大青豆产业。2023年全村种植大青豆约3000亩,年产值约750万元。大庄镇和谐村入选第十五批省级一村一品(大青豆)示范村。另一方面坚持农文旅融合,发挥乡村自然生态好的优势,全力打造以进农家院、吃农家饭、摘农家果、住农家房、享农家乐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休闲项目。比如:大庄镇曙光村精品示范村紧盯现代农业和梨园旅游业发展,高标准建设具有浓厚乡村旅游元素的游客接待中心、生态文化主题公园、泗县民俗馆、停车站、特色农家客栈等项目,通过举办小宋梨花节打造小宋梨文化,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年接待游客达40万人次,成为皖北地区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三是美化环境,打造和美乡村“形象美”。生活垃圾治理方面。建立了户集-村收-保洁公司转运-县集中处理完整的垃圾处理系统,一体化推进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河沟渠塘疏浚清淤方面。定期开展河沟渠塘疏浚清淤工作,和美乡村中心村基本达到了沟河渠塘坡岸及水面无杂草枯枝、无积存垃圾、无白色污染、无明显漂浮物等标准,水质得到明显提升。改厕治污方面。旱厕全面拆除,实现户用卫生厕所进院入室,确保村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从根本上改善了村内居民卫生如厕条件和习惯。庭院环境整治方面。和美乡村中心村组建以公益性岗位和乡贤志愿者为主力的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对村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无功能建筑、断壁残垣、废弃畜禽圈舍、废弃厕所等进行集中清理拆除,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茶园、小竹园、小花园等五小园,组织开展户内庭院环境整治提升,美化村庄庭院环境。公共环境整治提升方面。按照绿化要达标,庭院需美化总要求,在广场、路边、河边、房前屋后等场所广泛种植柳树、梧桐、枣树、石榴树等,确保通村主干道、村内主干道以及河渠汪塘绿化率达90%以上,提升村庄绿化水平,保持田园风光。

四是弘扬新风,实现和美乡村“内涵美”。着眼于提升农民群众素质。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破除农村陋习,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农村精神风貌。着眼于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文化设施配置水平,全县15个镇级综合文化站达到省级一级站标准,187个村、社区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镇村中心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着眼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广泛开展送戏下乡、送书下乡、周末大舞台等农村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大地欢歌大地情深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着眼于逐步引入现代文明生活理念。开展好家风好家训主题活动,讲好家风故事,传播治家格言,营造和美乡村文明和谐新风尚。共青团、妇联等群体组织发挥优势,广泛开展争创美丽庭院小手拉大手星级文明户评选等特色主题活动,弘扬尊老爱幼、和家睦邻、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

五是长效管护,共享和美家园“持久美”。一方面巩固提升五清一改、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等整治建设成果。另一方面健全长效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实现和美乡村管护常态化。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和农村新乡贤作用,完善《村规民约》等约束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建立健全村民自建自管等行之有效的和美乡村卫生保洁、公共设施维护等长效机制,为和美乡村建设保鲜注入不竭动力。

二、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尽管我县和美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正如您建议中提到的“当前县、镇、村三级虽然倾力投入打造,但毕竟财力有限,建设资金投入与和美乡村建设的需要不匹配,造成和美乡村建设进展缓慢、成色不足。”下一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突出产业振兴,抓好特色产业发展。通过积极盘活集体资产、开展服务创收、扶持农村电商、加大土地流转等举措,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工服务业、乡村物流、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扶持一村一品现代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二是突出生态宜居,抓好乡村建设。深挖历史、文化和自然等资源内涵着力彰显乡村建筑特色、文化特色和产业方面的亮点。着力实施绿色生态村庄建设,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抓好农村五清一改,积极开展垃圾集中处理、户厕改造和生活污水处理等工作,不断提升乡村面貌。

三是突出乡风文明,抓好乡村治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村委会、村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乡贤等自治组织作用,充分征求乡贤、五老人员和群众代表的意见,积极调动群众参与规划、参加劳动、共享成果,依靠群众力量建设美丽家园。继续扎实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家庭道德模范泗洲好人”“好婆媳、好夫妻、好邻居、好妯娌等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营造崇德向善的道德文化氛围。

四是突出责任落实,抓好长效管护。健全和美乡村长效管护机制,落实镇村管护主体责任,压实管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实现制度管人。引导群众投资投劳,鼓励社会资金参与,财政资金予以支持,确保管护资金有保障。加大管护工作的监管力度,严格考核奖惩,提高管护质量,实现和美乡村长治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