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第十一届泗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5号提案的答复
李庆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粮食单产提升助力江淮粮仓建设的建议》提案已收悉,针对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粮食单产提升、保障粮食安全的部署要求,全力落实落细提单产工作举措,千方百计助力江淮粮仓建设:
一、加强农机农艺深度融合
为提高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我局联合农机局重点开展了农机装备优化、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化技术推广、农业机械科技创新等提升行动,大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动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县域农机制造企业,加强与邓氏机械有限公司、伟达农机具有限公司等本地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合作,强化技术集成配套,大力研发适合本地作物、土壤、栽培技术等要素配套的农用机械,为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确保农机农艺深度融合。
二、整合人才力量,加强技术推广
1、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我县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项目,把全县农业系统、农机系统、畜牧系统的专家及技术人员全部纳入技术推广队伍,从农业乡土专家、种养能手、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骨干以及高素质农民中选拔一批乡村振兴初、中、高级人才,形成一支阵容大、素质高、相对稳定的农技推广队伍。
2、发布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为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每年都遴选发布全县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组织开展示范推广和宣传培训,促进新品种、新技术进村入户,为保障粮食单产提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强化项目建设,助力单产提升。通过小麦、玉米、大豆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绿色种养循环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小麦赤霉病防控、农业防灾减灾等项目实施,大力推广应用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和高效间作套种、种养循环和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以及今年正在实施的大豆单产提升项目等,有力保障了我县粮食稳产增产、提高单产。
4、强化技术指导,提升管理水平。结合农情,我局适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作物苗情、墒情、灾情和病虫草情监测调查,做好田管技术指导服务。每年组织开展各类专题技术培训班、现场观摩会50余场次,印发田管技术、施肥技术、灾害防范、病虫综合防治等明白纸3万余份。通过宣传指导,有效地减轻了农业灾害的损失,从而提升了单产。
三、加强种业振兴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我县作为粮食生产大县,主要粮食作物种子产业发展深度决定了我县粮食单产提升的高度,按照我县农作物种业发展实施方案,目前我局正在开展以下工作。
1、开展种子经营备案专项整治。指导种子经营户完成种子引进备案、销售台账工作,强化市场监管,堵偏门、开正门,杜绝假劣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流入市场,切实保障农民切身利益。
2、培育、引进我县种业专业人才。通过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深度合作,委托培养我县种业专业人才。
3、依托皖垦种业、隆平高科等种业企业,对拟将在我县境内推广的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新品种及时收集登记编号,在县农科所进行新品种集中试验,筛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优质高产新品种,做好新老品种的更替推介。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谢谢!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