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解读】副局长许安如同志对泗县2025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实施方案的问答解读
解读人:泗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许安如
问:本次试点工作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许安如:核心目标是“花钱买机制”,通过整县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培育壮大社会化服务主体,建立“种养+服务一体化”的长效机制。2025年计划创建10万亩示范面积,提升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问:试点实施的重点区域和主体有哪些?
许安如:重点区域以草沟、丁湖、大杨等镇为主,覆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实施主体包括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企业、合作社等)、大型养殖场(如牧原、新联)、有机肥生产企业,养殖企业不纳入补贴范围。
问:资金补助如何分配?申报条件是什么?
许安如:补助范围:基础工作**(75万元):用于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监管平台建设等。社会化服务补奖(825万元):按堆肥、沼液、商品有机肥还田量补贴,如堆肥还田粮食作物100元/亩。商品有机肥使用补贴(100万元):重点支持特色产业园区,亩用150公斤以上且减施化肥5%。申报条件:主体需具备营业执照、固定堆肥场所,年处理粪肥≥300吨,还田面积粮食作物≥200亩或经济作物≥50亩。
问:如何确保粪肥质量安全和科学施用?
许安如:质量监管:严格执行《有机肥料》(NY/T 525-2021)标准,加强重金属、抗生素等有害物质检测,未经充分发酵的粪肥不得还田。
技术规范:堆肥需高温腐熟15天以上,沼液需稀释后施用,商品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县专家指导组将全程提供技术包保服务。
问:项目实施有哪些保障措施?
许安如:组织保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农村局牵头,多部门协同推进。考核管理:建立动态考核制度,对主体服务能力、台账真实性等定期评估,不合格主体将调整退出。资金监管**:委托第三方审计验收,公示无异议后拨付资金,严防虚报冒领。
问:农户如何参与并受益?
许安如:参与方式:种植户可与社会化服务主体签订粪肥还田协议,或通过镇街申报商品有机肥补贴。直接效益**:降低化肥使用成本,改善土壤地力,提升作物品质。示范区将优先获得技术培训和补贴支持。
最后本方案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全程监管,打通种养循环堵点,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各主体需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如6月15日前完成申报)落实任务,共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解读日期:2025年5月30日;具体政策解读请咨询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站,麻建东,联系方式:0557-7023447)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