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情报】及时防治烟粉虱!
烟粉虱属半翅目粉虱科,又叫小白蛾子,是世界范围发生的重大农业害虫,有“超级害虫”之称。该虫繁殖力强、世代周期短,受晴热雨少天气影响,近期在我县大豆、甘薯、蔬菜等作物上烟粉虱为害逐渐加重,危害面积逐步扩大。在田农作物长势较好、枝繁叶茂、食源丰富,作物密度偏大、普遍偏施氮肥、田间郁闭;而且8、9月份气候条件有利于该害虫发生发展、传播蔓延,该虫重发时随处可见,经常会粘在头发和衣服上,还入口迷眼。烟粉虱对人体没有直接危害,老人、幼儿等敏感人群可以采取戴口罩等方式稍加防护,不必恐慌。
一、发生情况及危害特点
据我站8月11-12日田间调查,我县大豆田烟粉虱发生较普遍,虫田率100%。百株三叶虫量一般为50-220头,局部重发田块可达1000-2800头,目前田间大多以成虫为主,加之大豆田烟粉虱发生普遍,自身增殖速度快,且世代重叠明显,随着田外寄主虫源不断迁入,叠加当前有利的气象条件,大豆田烟粉虱重发风险较高。
烟粉虱可直接刺吸植物汁液,使植株弱小;若虫和成虫分泌的蜜露,可诱发植株产生煤污病,严重影响光合作用;还传播植物病毒。若不及时防控,不仅威胁大豆等在田作物安全生长造成产量损失,还会于 9 月下旬陆续迁入附近城市,影响人们正常出行。近几年,烟粉虱在我县发生日趋严重,温室等保护地栽培模式的推广和普及,为烟粉虱的发生提供了条件。主要为害农作物、蔬菜、花卉、果树和绿化植物,造成植物衰弱、干枯,它是许多蔬菜病毒病的重要传毒介体,其食性杂、繁殖快、生活周期短、产卵量多、发生量大,迁移性强、为害时间长、抗药性强,给防治工作造成很大难度。全县各地要高度重视大豆田烟粉虱统防统治工作,要加强监测调查,及时开展防控指导,控制其扩散。
二、防治意见
烟粉虱具有寄主广泛,体被蜡质,世代重叠,繁殖速度快,传播扩散途径多,对化学农药极易产生抗性等特点,防治困难较大,因而必须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治理措施。
(一)农业防治。温室或棚室内,在栽培作物前要彻底杀虫,严密把关,选用无虫苗,防止将烟粉虱带入保护地内。结合农事操作,随时去除植株下部衰老叶片,并带出保护地外销毁。有条件的农户在通风口用 50目以上的防虫网,即可预防棚内的粉虱在施药时逃逸,又可防止棚外的迁飞进来危害。在露地,换茬时要做好清洁田园工作,在保护地周围地块应避免种植烟粉虱喜食的作物。另外注意安排茬口、合理布局,在温室、大棚内,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等不要混栽,有条件的可与烟粉虱不喜的芹菜、韭菜、蒜、蒜黄等间套种,以防粉虱传播蔓延。
(二)物理防治。烟粉虱具有强烈的趋黄特性,可悬挂设置黄板诱杀成虫。每亩设置30-40块,置于植株同等高度。7-10天更新黄板等。
(三)生物防治。通过释放丽蚜小蜂、瓢虫、蝽类等有效天敌,并配合使用高效、低毒、对天敌较安全的杀虫剂,有效地控制烟粉虱的大发生。此外,使用白僵菌也可防治烟粉虱。
(四)化学防治。在早晨或傍晚开展化学防治,可选用阿维菌素+螺虫酯、螺虫·吡丙醚、联苯·噻虫嗪、吡蚜·螺虫酯、螺虫乙酯·烯啶虫胺、噻嗪酮·甲维盐、氟啶虫胺腈、呋虫胺、螺虫乙酯·氟啶虫酰胺等叶面喷施。喷药时应着重喷施叶背面,喷匀喷透。建议有条件区域开展统防统治,确保防治成效。
三、注意事项
高温时段不要施药作业,施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施药操作规程,要进行二次稀释,施药期间,不吃食物,不吸烟,不喝水,施药结束,注意带走农药包装物,清洗药桶等。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病虫情报】及时防治烟粉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