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招生简章
一、招生人数。
2025年计划招收1152人。其中,农机手技能提升专题班200人,新型经营主体数字化技能应用能力提升专题班100人,乡土文化能人专题班652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200人。
二、招生对象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身心健康,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具有服务奉献精神。
(二)正在从事或有意愿从事农业农村领域生产、经营、服务的农民和返乡人员,主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乡村振兴骨干人员。
(三)本年度参加培育的农民,确因人才培养需要的,可在次年参加不同主题或同一主题更高层级的培训。
三、培训内容
(一)农机手技能提升专题班:面向专业农机手、农机大户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带头人,围绕粮油作物高质量机播(含水稻机械化移栽)、高效飞防植保、机收减损、农机抗灾救灾、低空经济场景应用和农机安全生产等内容培训。
(二)新型经营主体数字化技能应用能力提升专题班:面向粮油等农产品和乡村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及社会化服务主体,重点遴选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产业资源优势明显、经济增值效益显著、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且紧密带动农户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含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中对农业数字化应用有需求的人员,围绕智慧农业技术装备应用、生产经营数字化管理及服务、农产品品牌打造等内容培训。
(三)乡土文化能人专题班:面向具有文化艺术特长、长期扎根乡村的农民文化骨干和具有农文旅融合发展基础的相关主体从业者,共开设乡村文化表演达人研修班、乡村文化传播达人研修班、乡风文明带头人研修班等7个班级。1.乡村文化表演达人研修班:计划招生150人,围绕文艺理论、反映乡村题材村歌、村舞创作及表演等内容培训。2.乡村文化传播达人研修班:计划招生100人,围绕乡村文化创意传播与IP打造、乡村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等内容培训。3.乡风文明带头人研修班:计划招生80人,围绕乡风文明与传统文化传承、移风易俗与矛盾纠纷调解、六尺巷文化赋能乡村治理等内容培训。4.乡村文艺创作达人研修班:计划招生72人,围绕反映乡村题材的小说、诗歌、剧本、大鼓书、三句半、相声、剧本、农民画创作等内容培训。5.民宿经营管理研修班:计划招生50人,围绕乡村资源开发、乡宿品牌打造、“乡宿+”场景体验创新案例分析等内容培训。6.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运营达人研修班:计划招生50人,围绕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理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运营等内容培训。7.乡村工匠专题班:计划招生150人,围绕传统技艺作品创造设计及思路拓展、乡村工匠品牌打造选优配强与宣传推广、乡村产业振兴与乡村工匠培训有机结合路径分析等内容培训。学员由农业农村厅业务处室指导培育机构遴选确定。
(四)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重点面向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者,有较好产业基础并有意开办家庭农场的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骨干等人员,围绕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配套、小麦大豆玉米油菜提单产、畜牧标准化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农产品加工储藏营销、农文旅融合、乡村休闲场景打造、智能化农机应用场景、稻渔新模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乡村建设、乡村运营能力等内容培训。
四、培育形式
采取课堂教学(包括线上线下)、实践教学、观摩交流等形式,对学员开展多维度的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式培育。通过技术指导、政策推介、发展帮扶等形式开展持续的长期跟踪服务。
五、时间安排
专题班学制为1年,总学时不少于120个学时;现代青年农场主学制为2年,总学时不少于176个学时。可结合农时季节分段完成。跟踪服务时长不超过1年,次数不少于2次。
六、经费保障
本次培训所有费用及学员往返公共交通费等由培育机构承担。
七、报名录取
(一)学员报名。各市农业农村局积极组织推荐,准确推送招生简章,学员自主报名。线上报名方式:学员须通过官方发布的报名二维码扫码报名(下图)。报名时间:2025年8月29日——9月19日,逾期不予受理。
(二)资格审核。报名结束后,各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对报名学员身份信息、重复参训情况及其他基础条件予以初审,择优排序推荐。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各培育机构,组织专家对推荐学员进行复核。
(三)录取确定。按照“择优录取、统筹调剂”的原则,由省农业农村厅确定录取名单。学员可登录线上报名系统,在“我的报名”中查询录取结果。报名咨询电话:0551—63434535。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2025年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