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二O一七年防洪预案
目 录
一、概况
(一)地形地貌和行政概况
(二)气候及降水
(三)水利工程
二、洪水特性和现有防洪标准
(一)历史洪水情况
(二)现有防洪标准及防洪特征水位
(三)洪水风险分析
三、防护对象及防汛任务
(一)防护对象
(二)防汛任务
四、防御洪水对策与实施方案
(一)防御标准以内洪水方案
(二)防御超标准洪水方案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防汛指挥机构
(二)建立防汛抗洪岗位责任制
(三)及时准确掌握雨情、水情
(四)搞好防汛通讯
(五)筹集防汛经费和防汛抢险物资
(六)组建防汛抢险队伍
(七)搞好交通运输工作
一、概况
(一)地形地貌和行政概况
我县位于安徽省最东北部,处于北纬33°16'~33°46',东经117°37'~118°11',属淮北平原,地面广阔、平坦,地面高程23.50~17.20m, 总的地形趋势是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自然坡降为1/7500~1/10000。 全县辖15个乡镇、一个经济开发区和泗涂产业园b,174个行政村,1902个自然村,总人口 95.4万人,总面积1787KM2,其中山丘面积48KM2,岗地114KM2,河洼地485KM2,平原坡地1140KM2。
(二)气候及降水
我县处于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的边缘,是南北冷暖空气交汇的过渡地带,季风气候比较明显,降雨不仅年际变化大(相差3倍左右), 而且年内时空分布也明显不均,汛期降水占全年降水70%左右,时间分布在6 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是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时段, 非汛期降水仅为年降水的30%左右,又是全年发生干旱的主要时段。
(三)水利工程
1、河道、大沟:全县有排水河道11条, 全长 380.9KM,排水大沟62条、长441.96KM,经过长期治理,初步理清了水系,搭起了防洪排涝骨架,排涝标准一般达3~5年一遇,防洪标准达5~10年一遇。
2、堤防:全县现有堤防总长度508KM,保护人口88.46万人, 保护耕地 130 万亩, 其中主要河道堤防长度382KM,保护人口68.75万人,保护耕地78.2万亩。
3、涵闸:我县共有涵闸118座,其中大型涵闸2座(1000m3/秒以上)、中型涵闸11座(100~1000m3/ 秒)、小型涵闸53座(10~100m3/秒)、微型涵闸52座( 1 ~10m3/秒)。 这些涵闸在以前的防洪排涝和蓄水抗旱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因老化炭化和年久失修,大部分涵闸带病运行,有的甚至已经报废,效益逐渐衰减。
4、水库:全县有水库14座,均属小(二)型水库,总库容247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41万立方米,灌溉面积0.45万亩。影响下游村庄、重要交通干线的水库3座。这些水库在过去的防洪、灌溉工作中发挥过巨大作用,截至2013年已全部除险加固,正常发挥效益。
二、洪水特性和现有防洪标准
(一)历史洪水情况
建国以来,我县出现过9次(1954、1963 、 1965 、1982、1996、1998、2003、2005、2007)特大洪水,洪水位达到或超过设计洪水位。这些洪水都是暴雨形成,属于暴雨型洪水,危害较严重。又因我县处于全市各行洪河道下游,暴雨过后,客水来量大,抢占河道,造成内涝成灾,淹没范围大,损失惨重。
(二)现有防洪标准及防洪特征水位
全县11条行洪河道防洪能力一般可达3~5 年一遇,主要河道5~10年一遇,重点河道达10~20年一遇。 由于长期没有治理,堤防遭受不同程度的自然损坏和人为的破坏,险工险段多,防洪能力大大降低。
对防汛重点工程特征水位的要求:新汴河保证出现1982洪水位21.4米时不出问题,新濉河枯河闸上水位达到20.02米时确保不出现问题,其它河道均应保证在历史上已经出现过的大洪水不出问题,若是出现了超历史洪水,也要千方百计确保安全。
(三)洪水风险分析
根据我县现有堤防标准的防洪能力和历史洪水淹没情况,洪涝灾害经常发生的地域是老濉河沿岸和唐沱河、石梁河沿岸以及沱湖岸边。如果出现全县性的特大暴雨(50年一遇),除新汴河外,濉河有溃堤的可能。溃堤后,洪水下泄,其它河道也有浸溢的可能。初步估算,全县淹没的范围将有120万亩耕地受淹,与1954年大致相同, 因此我们的防汛重点放在新汴河、新濉河、老濉河、唐沱河。
三、防护对象及防汛任务
(一)防护对象
泗城是我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人口14.5万人, 地面高程19.10米, 属新汴河和新濉河保护范围,是重点防护对象,另外还有各乡镇政府驻地,工矿企业,境内104国道,新汴河泗五大桥和新濉河八里桥等重要公路桥和大中型涵闸。
(二)防汛任务
由于我县处于新汴河、新濉河等重要行洪河道下游,客水来量大,而且河道排洪防洪标准较低,因此防汛任务十分艰巨。为减轻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一要保证重点河道堤防搞好除险加固,确保度汛安全;二要确保大中型涵闸正常运行;三要及时掌握本县及周边地区的雨情水情,搞好洪水调度;四要建立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分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五是要抓好水库的除险加固;六是各乡镇要抓好自己的其它防汛重点。
四、防御洪水对策与实施方案
(一)防御标准以内洪水方案
1、设防水位。当河道水位达到堤脚时,由所在乡(镇)村负责巡堤检查,抢险物资集中到险段和重要工程附近,以备抢险之用。新濉河枯河闸上设防水位18.5米,汛控水位17.5米,超过该水位即开闸放水,新汴河泗五大桥设防水位19.0米。
2、警戒水位。当出现警戒水位时,一线防汛人员日夜在堤上巡查,做好抢险准备工作。新濉河枯河闸警戒水位19.5米。新汴河泗五大桥警戒水位19.7米。
3、保证水位(设计防洪水位),当达到该水位时,所有民工全部到堤,日夜坚守,堆好预备土及抢险物资,以备抢险。堤防出现缺口,由所在乡镇政府组成堵口领导小组,由水利部门负责技术指导,统一由县防汛指挥部指挥调度。新濉河枯河闸保证水位20米, 新汴河泗五大桥保证水位21.7米。
(二)防御超标准洪水方案
我县重点防洪河道是新濉河和新汴河。新濉河在我县境内长42.5公里,控制面积196平方公里,保护耕地15 万亩,保护人口12万人,经过治理,基本达到五年一遇除涝,二十年一遇防洪。新汴河在我县境内长37.5公里,保护人口20万人,保护耕地40万亩,目前已达到五年一遇除涝,二十年一遇防洪,五十年一遇校核。
按目前条件制定这两条河道的超标准防洪方案。新濉河在保证二十年一遇洪水确保安全度汛;2020年防洪标准达五十年一遇。新汴河保证二十年(1982年型洪水)一遇洪水安全度汛,争取五十年一遇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2015年达到五十年一遇洪水确保度汛安全。
为确保安全度汛,现采取以下工程措施进行防洪调度。
新濉河:枯河闸上水位达到20.0米时,闸门全部最大开启,水位仍继续上涨,大堤有可能出现险情时,这时可以考虑将濉河沿岸涵洞打开,有控制性的分洪放入堤内河沟,缓解洪水对堤防安全的威胁。
新汴河:当新汴河泗五大桥洪水位到22. 5 米(超过1982年洪水位),沿河四座闸已经全部最大开启而水位仍上涨,上游再启用张树闸分洪入濉河,如洪水仍继续上涨,启用船闸增加泄洪能力,达到全断面泄洪,如水位仍上涨,有选择地开启新汴河两岸的涵洞,适当向堤内河、沟、洼地有控制性排放少量的洪水。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防汛指挥机构
防汛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县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行政一把手任指挥长,县领导实行防汛分工负责制,包乡镇、包重点工程。各乡镇也成立相应的机构,加强对防汛工作的领导。
(二)建立防汛抗洪岗位责任制
为切实搞好防汛抗洪工作,要建立各级防汛抗洪岗位责任制,哪个岗位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个岗位负责人的责任,对玩忽职守违抗命令造成损失者,按党纪、政纪、法纪从严处理。
(三)及时准确掌握雨情、水情
及时准确掌握雨情、水情是搞好科学调度的重要依据。除掌握本县的雨情、水情外,还要掌握新汴河、新濉河上游及周边地区的雨情和天气情况,为我县防洪调度及时提供资料,进行科学调度。
(四)搞好防汛通讯
搞好防汛通讯是为及时了解雨情、水情,及时决策,做到快速反映的重要手段,目前采用直拨电话、传真机、计算机防汛网络等通讯设施,保证信息及时畅通。
(五)筹集防汛经费和防汛抢险物资
防汛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拨付一定的资金用于购买防汛物资和病险涵闸的维修;采取国家、集体和群众结合的办法,即群众每户2~3个编织袋和1~2根木棒,以村为单位集中;乡镇集体、企业准备圆钉铁丝,县防指准备草袋、编织袋、木材、毛竹、砂石料等存放在指挥部仓库协议单位,根据水情运往险段。
(六)组建防汛抢险队伍
充分发挥县级防汛应急抢险队和民兵防汛抢险突击队的作用,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尤其是新汴河、新濉河防汛重点河道,沿河乡镇也组建防汛抢险突击队。在紧急情况下调动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进行抗洪抢险。
(七)搞好交通运输工作
防汛期间的交通运输工具,除县防汛指挥部的车辆,交通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的车辆,县防指酌情统一调用。
泗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二0一七年四月二十五日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泗县二O一七年防洪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