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泗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广播电视局、县文物局) > 回应关切 > 主动回应
阅读人次:  
【字体:

文化活乡村火——安徽泗县打好文化振兴“组合拳”深入推进文明乡风建设

发表时间:2022-02-17 15:45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泗县文化和旅游局(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字体:
 
    建在群众身边的公共文化设施让百姓出门就能感受到“文化味”;活跃在村文化广场上的泗州戏、皮影戏等非遗展演,点亮了群众的日常生活;开到家门口的文明“大篷车”,刹住了村民红白宴上的“比阔风”……现如今,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不断打出的文化振兴“组合拳”,让农村日益成为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文化之乡、精神家园。
建好主阵地
文娱活动有亮点

     在泗县博物馆,春节期间推出的“迎虎年 庆新春”系列活动聚足了人气。博物馆负责人张莹说:“我们针对各个年龄阶段人群的需求,推出电影放映、舞蹈、大型古装戏、豫剧戏歌、男女生独唱等不同的节目,把丰富的文化大餐‘端’到百姓身边,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公共文化设施带给他们的便利。”
     近年来,泗县持续推进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县城公共文化场馆集聚区,建成图书馆(国家一级馆)等10余处公共文化场馆,形成了泗县独具特色的公共文化集聚区,实现了城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全覆盖。
     1月28日,在泗县草沟镇综合文化站院内,一年一度的“农民体育运动会”开幕了。孟彩红是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也是现场“裁判”之一,她对举办这样的“运动会”非常赞成:“以前农闲时,群众不是聚在一起打牌,就是聚在一起拉闲呱、喝闲酒。自从建起了综合文化站,积极发展农民体育运动,满足了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更高的追求。现在,咱们农村人的日子真是唱着过、跳着过、笑着过!”
     近年来,泗县高标准打造镇综合文化站,全县建成15个镇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了省级一级综合文化站标准,为基层群众求知、娱乐提供了丰富便捷的平台;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一村一品”建设,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68个,覆盖率100%。

打好“非遗牌”
文化传承有自信

     作为秦氏皮影戏的第五代传人,演了61年皮影戏的秦德华感触最深的就是爱看皮影的观众越来越多,参与的群体也越来越广。现如今,秦德华的皮影戏不仅演给村里的乡亲看,还登上了上海、北京的舞台。
     近年来,泗县致力于文化传承人的发掘和培养,充分发挥12家文化协会文化人才“蓄水池”作用,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交流会,加强戏曲、书画、文化、艺术等方面人才交流学习,选拔培育39名省级乡村文化带头人,组织认定167名县级非遗传承人。
     发祥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泗县的泗州戏,原名“拉魂腔”,与徽剧、庐剧、黄梅戏齐名,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近年来,泗县制定“戏曲泗州”目标,支持泗州戏艺术的保护、传承、推广、交流,与中国戏曲学院合作,依托县泗州戏演艺有限公司,建立泗州戏培训基地,每年支持资金50万元。
     安徽省泗县泗州戏演艺有限公司负责人朱亚洲说,从2006年开始,泗县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泗州戏)文化艺术节,有效促进了泗州戏的传承与发展,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下,文艺创造也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2019年,泗州戏《红色催款单》入选省文旅厅2019年度戏曲创作孵化计划。
培育好风尚
文明乡风有活力


     泗县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作为重塑社会风气、建设文明乡风的重要抓手,带动广大群众“精气神”焕然一新,使他们致富路上有“干劲”,支持政府工作有“亲劲”。
     “吃饱不忘灾年景、穿暖不忘冬雪寒,浪费可耻节约荣、党和政府率先行,新风尚送文明、公筷使用光盘行……”近日,在泗县泗城镇彭铺社区举办的一场喜宴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志愿者梁贤地,用百姓爱听的语言,把“制止餐饮浪费,倡树文明新风”内容编成快板说唱方式,唱给大家听。社区还在全县率先设立移风易俗“文明号”,即利用两辆闲置的大巴车,作为群众举办红白喜宴的主要场所,在潜移默化中缩小了办宴的规模。不久前,彭铺社区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泗县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评议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吸纳德高望重、热心公益的乡贤、“五老人员”参加,引导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完善村规民约和泗县乡风文明十八条,为村民提供旗帜鲜明的价值导向和道德遵循。以政策宣传和典型示范为引导,通过举办移风易俗集体婚礼等活动,使广大群众树立正确文明的婚姻观,深入推进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和文明乡风建设。
     泗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戴安君说,乡村振兴不仅是物质上的丰富,更应该有精神上的充实,在“破”与“立”间听民意、汇民智、正民行,让健康的文化产品走进农民心坎,丰富百姓生活,重塑乡村文化,让群众告别陋习、拥抱文明、消灭“精神贫困”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吴昊 单珊)

转自中国县域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