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泗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广播电视局、县文物局) > 建议提案办理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阅读人次:  
【字体:

关于对泗县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143号建议的答复

发表时间:2022-08-02 10:50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泗县文化和旅游局(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字体:

尊敬的马瑛等代表,您好

提出的《关于多方协作,打好乡村旅游牌的建议》收悉,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安排相关科室人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泗县以建设“四大文旅片区”为抓手,扎实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了大运河、蟠龙山、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石龙湖田园综合体等三区一线多点旅游发展聚集区。乡村旅游发展综合效益显著。完成了以小宋梨园为代表的重点旅游村乡村旅游“八个一”项目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泗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奖励暂行办法》、《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旅游民宿发展实施方案》支持我县乡村旅游发展文件。通过“以休闲娱乐为核心,以特色观光为补充,以重点项目为支撑,以便捷交通为载体”,泗县乡村休闲旅游业不断发展。根据你提出的建议我局下一步计划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认真做好旅游发展规划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泗县以全域理念为引领,强化“全县一盘棋”,按照“集点、连线、汇面”的要求,与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签定战略合作协议,为我县旅游发展提供规划编制和智力支持。开展了泗县“十四五”文化旅游产业课题研究和规划起草工作。召开了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大会,成立了泗县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泗县虹运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出台了《泗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泗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奖励暂行办法》等支持文化旅游发展文件盘活、优化、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理顺文化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推动泗县文化旅游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使我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大融合。

二、创新旅游产品,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条

一是加强文旅融合。加大对泗县文化、史料的挖掘、搜集、整理,结合泗州戏、泗州琴书、泗州大鼓等泗县独有的艺术形式,创作一批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节目,打造一批既有看头、又有说头、更能参与体验的旅游项目,讲好泗县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彰显运河文化、皖东北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

二是打造特色节庆。依托镇特色产业,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美食节庆活动,如墩集草莓节、长沟西红柿节、丁湖螃蟹节等,让游客在活动中品尝美食、享受生活。依托乡村田园风光,组织开展马拉松、自行车、划龙舟等体育活动。

三是注重互动体验。加快石龙湖湿地科普馆、蟠龙山地质科普馆建设,通过3D影像、AI体验、互动游戏、有奖竞答等方式,将科普与旅游相结合;在乡村旅游点、农家乐,增加农事体验项目,开展田间游戏;在景区以现场制作、VR视频、游客互动等方式展示药物布鞋等传统手工技艺和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促进特色产品销售,延长产业链。

三、点线面结合,辐射带动发展

一是聚力推进“四大文旅片区”建设,抓好重点突破。着力提升四大文旅片区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打造旅游样板,引领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加快旅游导览系统、交通指引标识系统、景区公厕、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特产商店等配套建设,在石龙湖湿地等游览起始点无法重叠的景区,在相邻的景区(如石龙湖田园综合体、石龙湖湿地)间,配套公共交通工具,提升基础服务能力。

二是打造精品旅游路线,串点成线、穿线成面。以泗县特色文化名片为核心,结合重点景区分布,有机衔接整合不同的旅游景点,高水准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精品路线。串联隋唐大运河遗址、运河小镇、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运河人家、泗县博物馆,打造大运河文化之旅。串联屏山地震台、蟠龙山地质公园、石龙湖湿地公园,打造科普研学之旅。分别串联四大文旅片区周边零散景点,编排富有特色的旅游路线,打造片区周边半日游、四大片区一日游或两日游精品路线,推出言简意赅、能够充分展现泗县旅游品牌内核的宣传口号和地域美食菜单、旅游商品目录、旅游宣传单,划界限,共同串联精品旅游路线,推动客源互送,合作共赢。

四、强化政策引领,补齐发展短板

一是强化人才支撑。鼓励文化、艺术、农技界专业人员, 将乡村资源与创意相结合,开发形式多样的创意产品。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增强服务技能,确保每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有导游员和讲解员,讲述好乡村故事。选择一批素质、专业过硬的旅游从业人士,定向联系、指导重点乡村旅游项目。从跨县区的文旅企业管理层、高等院校文旅专业教师中选聘外部专家,群策群力,为泗县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智库保障。

二是培育、引进市场主体。优化“四大文旅片区”专项招商扶持政策,积极引进大型旅游企业。通过政策资金扶持一批中小微企业,支持民俗经营者、农家乐经营者和手工艺品经营者在内的创客发展,培育本地中小乡村旅游企业,引导社会资本更多进入乡村旅游领域,培育乡村旅游龙头企业。

三是激发市场活力。完善旅游市场奖补政策,对推广泗县旅游路线,组织周边居民来泗游、本地居民家乡游、学生研学游的企业(含基地、营地、旅行社)分层次给予优惠和奖励,充分调动旅游市场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创建特色旅游品牌。深化与周边地市的联动合作,打破行政区划。

下一步,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为依据,依托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紧紧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以全域旅游理念为指引,以打造面向长三角的康养休闲文化旅游基地和“安徽省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积极构筑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做好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擦亮“水韵泗州、运河名城”城市名片,推进四大文旅片区特色发展、错位互补、协调联动,构建全域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全力建设

“水韵泗州·运河名城”

办理类别:B类

    联系电话:0557-7022436

 

 

                       泗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8月1日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关于对泗县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143号建议的答复